-
1、阅读理解:
若x满足(30 -x)(x-20)=16, 求(30 -x) 2+(x-20) 2的值.
解:设30-x=a,х-20=b,
则(30-x)(x-20)=ab=16,
a+b= (30-x) + (x-20) =10,
(30-x) 2+ (x-20) 2=a2+b2= (a+b) 2-2ab=102-2×16=68
(1)、【类比探究】若x满足(80-x)(x-50)=300. 求(80-x)2+(x-50)2的值;(2)、【联系拓展】若x满足(2025-x)(2020-x)=5, 则(2025-x)2+(2020-x)2=;(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1,BC=14,点E、F是BC、CD上的点,且BE=DF=x,分别以FC、CE为边在长方形ABCD外侧作正方形CFGH和正方形CEMN,若长方形CEPF的面积为150平方单位,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多少平方单位? -
2、在一场比赛中,龟和免从同一个起点出发,乌龟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兔子比乌龟晚出发;兔子在第一次追上乌龟时,觉得自己胜利在望,停下休息了几分钟;但兔子又害怕输给乌龟,休息之后便加快速度追赶乌龟,最终二者同时到达终点,比赛过程中龟兔之间的距离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乌龟的速度为米/分,兔子在休息后的速度为米/分,比赛全程米;(2)、骄傲的兔子在离开起点米时停下休息,休息了分;(3)、请解释图中点A的实际意义:(4)、若兔子中途不休息,一直以休息前的速度参与比赛,将比乌龟早到达终点多少分钟?
-
3、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直线m与网格中竖直的线重合.(1)、作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其中A的对称点为A',B的对称点为B',C的对称点为C');(2)、△ABC的面积为.(3)、点P是直线m上的动点,则PB+PC的最小值是.
-
4、如图,在△ABC中,AB =AC,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连AD,DE.AD = DE. ∠1 = ∠2.(1)、求证: △ABD≌△DCE;(2)、若AE= 2,BD=3, 求CD的长.
-
5、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 .
-
6、(1)、.(2)、
-
7、如图,△ABC中,AB=AC,点D为CA延长线上一点,DH⊥BC于点H,点F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交CB的延长线于点E,点E是DF的中点,若BH=2,BE=2BH,则BC=.
-
8、乐乐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运算程序:任意写出一个三位数(三位数字相同的除外),重新排列各位数字,使其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得到差.重复这个过程··…以579开始,按照此程序运算6次后得到的数是.
-
9、如图,长方形ABCD中,点E为AD上一点,连接CE,将长方形ABCD沿着直线CE折叠,点D恰好落在AB的中点F上,点G为CF的中点,点P为线段CE上的动点,连接PF、PG,若AE=a、ED=b、AF=c,则PF+PG的最小值是( )A、a+b B、b+2c C、a+b+2c D、a+c-b
-
10、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10cm,另一边长4cm,它的第三边长为( )A、4cm B、10cm C、6cm D、4cm或 10cm
-
11、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6个白球,若干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在0.4附近,则袋中红球的个数是( )A、3 B、5 C、9 D、10
-
1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13、一种花瓣的花粉颗粒直径约为0.00000124m,将数据0.0000012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 B、 C、 D、
-
14、 的值是( )A、 B、 C、 D、
-
15、 “图形的变化”是初中几何的重要模块之一,为更好地研究图形在某种变换下具有怎样的性质,某校七年级数学小组设计如下探究活动并提出问题:
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当点D在BC上时,如图1,BD和CF的数量关系为 , 位置关系为;(2)、当点D运动到BC延长线上时(图2),以上两种关系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3)、在(2)的条件下,若AB=AC=1,连接AE,BE,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BE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
16、为确保首届“深圳市坪山区环城百公里自行车挑战赛”顺利举行,充分展示坪山魅力,我区串联坪山核心地标,展现“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城市形象、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制定了详尽的比赛方案。你作为坪山区志愿者团队一员,也参与了活动组织与策划。
此类比赛一般分为精英组和大众组,其中精英组是竞赛类,追求完赛速度;大众组则重视比赛体验,均速相对较慢。比赛沿路设置补给点,严格交通管制并配备收容车,以保证每一辆车安全到达终点。
素材一:
收容车在起点等待比赛开始1小时后发车,以固定速度v(km/h)行驶,在比赛结束时行驶了7个小时,恰好抵达终点(赛程共100km)。选手被收容车追赶上时,收容车会强制接走落后选手。
收容车调度模型:
(1)收容车行驶速度为 ▲ 。收容车行驶时间t(h)与行驶距离s(km)的关系式为 ▲ 。
(2)某选手速度为v=12km/h时,收容车需在距起点多远处接走他?
素材二:组委会监测到精英组第一集团的速度变化如下图:
精英组冲奖分析:
(1)估算骑行50km所需时间(提示:分段计算时间并求和)。
(2)若最后10kn保持匀速冲刺,冲刺速度为 ▲ km/h时,选手刚好能和2小时20分的赛会纪录持平。
-
17、如图、在△ABC中,延长AB,在射线AB的延长线上截取DE=AB。
任务1:实践与操作:
①如图1,请用无刻度直尺与圆规作△DEF与△ABC全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②你作的△DEF与△ABC全等的依据是 ▲ (SSS、SAS、AAS、ASA)
任务2:猜想与证明:如图2,△DEF≌△ABC,AG平分∠CAB,DG平分∠ADF,
试猜想∠G= ▲
②请你求出∠G的度数。
-
18、如图,BE⊥AE,CF⊥AE,垂足分别为E、F,且D是BC的中点,已知DE=3,求DF的长度.
解: ∵BE⊥AE,CF⊥AE
∴∠CFD=∠E=90°
∴D为BC中点
∴ ▲
在△CDF和△BDE中
( )
∴△CDF≌△BDE( )
∴DF=DE=3( )
-
1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网格的边长是1,△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交点的三角形),(1)、请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求出△ABC的面积;(3)、试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不写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
-
20、 x(3y-x)+y(2x-y)+(x-y)2 , 其中x=3,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