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6.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6.3 三角形的中位线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6.2.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用对角线的关系判定平行四边形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6.2.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用边的关系判定平行四边形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时2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时1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5.4分式方程课时2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5.4 分式方程课时1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5.3 分式的加减法 课时2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5.3 分式的加减法 课时1
-
1、 解不等式组:
-
2、 计算: .
-
3、 如图,在中, , , . 动点 , 分别在边 , 上,且 , 以为边作等边 , 使点始终在的内部或边上.当的面积最大时,的长为 .
-
4、 如图,过原点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 , 两点,则的值为 .
-
5、 如图,为的直径, , , 则的度数为 .
-
6、 草莓熟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劳动实践,帮助果农采摘草莓.小康和小悦采摘的时长相同,采摘结束后,小康采摘的草莓比小悦多 . 已知小康平均每小时采摘 , 小悦平均每小时采摘 , 小康采摘的时长是小时.
-
7、 生活中常按图①的方式砌墙,小华模仿这样的方式,用全等的矩形按规律设计图案,如图②,第1个图案用了3个矩形,第2个图案用了5个矩形,第3个图案用了7个矩形,……则第10个图案需要用矩形的个数为 .
-
8、 满足的整数可以是(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数即可).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分别位于轴两侧,则下列关于该函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象的开口向下 B、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 C、函数的最小值小于 D、当时,
-
10、 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为的中点,点在上, , 则的面积为( )A、10 B、8 C、5 D、4
-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 , 的直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经过的点的坐标可以是( )A、 B、 C、 D、
-
12、 如图,在中, , , 为边上的中线, , 则图中与互余的角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13、 计算的结果为( )A、 B、 C、 D、
-
14、 如图,点在直线上,平分 . 若 , 则的度数为( )A、 B、 C、 D、
-
15、 上马石是古人上下马的工具,形状如图①.它可以看作图②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A、
B、
C、
D、
-
16、 计算:( )A、1 B、 C、9 D、
-
17、 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和点 , 与轴相交于点 , 是抛物线的顶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的横坐标为 .(1)、求的值;(2)、如图1,若点在对称轴左侧,过点作对称轴的垂线,垂足为 , 求的值;(3)、定义:抛物线上两点M , N之间的部分叫做抛物线弧(含端点和).过 , 分别作轴的垂线 , 过抛物线弧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作轴的垂线 , 直线与围成的矩形叫做抛物线弧的特征矩形.若点在第四象限,记抛物线弧的特征矩形的周长为 .
①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②过点作轴,交抛物线于点 , 点与点不重合.记抛物线弧的特征矩形的周长为 . 若 , 直接写出的长.
-
18、 在中, , 将绕点旋转得到 , 点的对应点落在边上,连接 .(1)、如图1,求证:;(2)、如图2,当时,求的长;(3)、如图3,过点作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 过点作的平行线交于点G , 与交于点 .
①求证:;
②当时,直接写出的值.
-
19、 某商店销售A , B两种水果.A水果标价14元/千克,B水果标价18元/千克.(1)、小明陪妈妈在这家商店按标价买了A , B两种水果共3千克,合计付款46元.这两种水果各买了多少千克?(2)、妈妈让小明再到这家商店买两种水果,要求B水果比A水果多买1千克,合计付款不超过50元.设小明买A水果千克.
①若这两种水果按标价出售,求的取值范围;
②小明到这家商店后,发现两种水果正在进行优惠活动:A水果打七五折;一次购买B水果不超过1千克不优惠,超过1千克后,超过1千克的部分打七五折.(注:“打七五折”指按标价的出售.)若小明合计付款48元,求的值.
-
20、 如图,是的外接圆, . 过点作 , 垂足为 , 交于点 , 交于点 . 过点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2)、若 , 求的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