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试卷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乡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乡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第六中学、屯庄营中学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镇中学、冶陶镇中学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① , 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②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
(选自曾衍东《鹿亦有知》)
[注]①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拜天地的仪式。②固:坚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意暇甚 暇:
(2)狼亦黠矣 黠:
(3)其家户外皆山 皆: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 B、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 C、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 D、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是夜鹿去,遂不归。
(4)、【甲】【乙】两文中的狼和鹿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
2、下面两首古代诗歌,都是作者身处异乡时所作。小爱同学想通过探究诗歌中的景(物)来把握情感,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客①中行
李白
兰陵②美酒郁金③香,
玉碗盛来琥珀④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①客:指旅居他乡。②兰陵:地名,今山东省。③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后酒呈金黄色。④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
(1)、根据诗歌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天净沙·秋思》
《客中行》
诗人境遇
在天涯
旅居他乡
典型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典型景(物)的特点
气味芳香,色泽晶莹,珍奇美好
(2)、同为异乡人,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却有所不同:《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客中行》表达了作者 -
3、诗文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先贤的教诲,读诗文可以修养身心。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以“夕阳西下,”勾勒出游子的漂泊之苦;《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 ”用笛声唤醒了“征人”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中“ ? ”蕴含着王湾浓浓的羁旅乡愁。《诫子书》中“ , ”告诫我们过度享乐和急躁将会产生不利影响;《论语》中“ , ”则告诉我们兴趣爱好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
4、“大雪”节气后不久,我市迎来今冬第一场大雪。同学们寒雪日在网上或交流学习体会或分享班级学习活动安排。阅读同学们的网络交流发言,完成下面小题。
【一】
今日窗外大雪纷纷扬扬,正如《咏雪》中谢道韫所说的“______”。白雪给人澄澈、空灵之感,人们称它“六出”“玉尘”“飞花”“雨冻”。鲁迅先生说雪是“雨的精魂”。这让我想起小鲁迅雪天人迹罕至的百草园中捕鸟的情景。【二】
《论语》中虽然没写到雪,但我认为孔子有着雪一样素洁的品格。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施济众,仁者爱人。这与那些对人对事(mò)不关心,麻木不(rén),甚至为争名夺利而不顾廉耻的做法是 ① 的。每想到此,我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② 。由孔子想到自己,我就写了副对联:雪中叹仲尼,齐家治国创立无边功业;

灯下观论语,______。
【三】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李白笔下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是 ③ 先生《济南的冬天》里的雪。这样写雪太妙了!我也写几句,展现我的想象:雪落在枝头,开出朵朵梨花;雪落在______,______。【四】
李白有次路过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当时正值大雪纷飞,王姓县丞设宴招待他。这是他们初次见面的谈话。王县丞:久仰兄长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白:哪里哪里,贤弟①______(谬赞/称赞)了。
王县丞:大兄谦虚了,贤弟②______(拜读/指正)过您写的《峨眉山月歌》,心里佩服得很啊,还望不吝赐教。
李白:过奖过奖,③______(拙作/大作)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之处,敬请一笑了之。
(1)、用正楷字默写【一】中横线处的内容。(2)、对【一】中加点字读音和【二】中按拼音写汉字,判断有误的—项是( )A、“澄澈”中的“澄”应读作chéng。 B、“人迹罕至”中的“罕”应读作hǎn。 C、“(mò)不关心”指对人对事冷淡,毫不关心,应写作“莫不关心”。 D、“麻木不(rén)”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应写作“麻木不仁”。(3)、在【二】的①②处依次填入成语,全都正确的—项是( )A、①截然不同 ②恍然大悟 B、①截然不同 ②油然而生 C、①各得其所 ②恍然大悟 D、①各得其所 ②油然而生(4)、将【二】中的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项是( )雪中叹仲尼,齐家治国创立无边功业;灯下观论语,______。
A、学生时代珍惜有限年华 B、修身立志读书汲取精华 C、学生时代读书汲取精华 D、修身立志珍惜有限年华(5)、【三】中③处应填的作者是。(6)、根据语境,仿照前一句补写出【三】中描写雪的句子。(7)、【四】中,李白和王县丞的对话,请你根据所学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横线上。①②③ -
5、《骆驼祥子》中,虎妞死后、祥子虽然失去了生活信心的和目标。但还想与小福子一起,通过自己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祥子彻底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
6、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①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选自《三国志》)
注:①太祖:曹冲的父亲曹操。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 矜:矜持 B、但微颔之 颔:点头 C、则校可知矣 校:同“较”,比较 D、太祖悦 悦:高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而刻其水痕所至 B、何陋之有 置象大船之上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密布字印 D、以我酌油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的笑,既有尴尬,又有解嘲。 B、乙文写曹冲年纪虽小,但凭借自己的智慧做到了成人都没有做到的事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C、甲文卖油翁以不卑不亢的沉稳,充满智慧的应对,征服了陈尧咨,一场冲突瞬间烟消云散,最后以“康肃笑而遣之”结束。 D、两篇短文都阐述了怎样做事的道理,侧重点却不一样,甲文强调智慧的作用,乙文体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4)、翻译句子。(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 刘禹锡①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②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注】①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州任刺史。他非常喜爱民歌《竹枝词》,于是写了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②縠文,是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一、二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写了瀼西之景。 B、“江上朱楼新雨晴”中的“朱楼”一语双关,既指朱红色楼,也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 C、“瀼西春水縠文生”中的一个“生”字,写出了和风送暖,瀼西春水泛起细微的波纹。 D、诗歌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全诗有声有色,动静配合。(2)、“桥东桥西好杨柳”中的“好”字用得妙在何处? -
8、沙家浜的芦苇
许冬林
①《诗经》里写芦苇,写得风雅婉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象着那画面:满河满溪的芦苇,青碧茫茫,绿叶上的露水已凝成薄霜,秋色渐深,晨气微凉得叫人忧伤。那个美好的女子,还在秋水的那一边呀,一春一夏的时光汤汤过去,都还未能抵达她的身旁,惟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芦苇渲染成了一场相思的薄凉底色。
②其实,不是芦苇有那么风雅,那么儿女情长,而是我们的先民风雅。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让后人嫉恨,即使忧伤,也忧伤得那么婆娑有姿。即便是一段幽暗的情怀,也能被那些草木衬得生出明丽的绿光来。
③来到了沙家浜,来到了阿庆嫂的茶馆里,隔窗看那些芦苇,就全然是另一种气象了。
④沙家浜的芦苇大气磅礴、莽莽苍苍,是大手笔、大写意,是千军万马奔腾的绿。芦苇在水里,芦苇在岸上,芦苇在湖中的岛上,芦苇在林荫小道的两旁。凭依木桥,放眼望,湖水泱泱,满目是五月的浓碧,不知道是芦苇将湖水揽在了臂弯里,还是湖水拥芦苇在怀抱。这真是芦苇的部落!
⑤正是初夏。看花花已落,赏果果还未成,这样的寥落时节,却是芦苇最好的时候。在沙家浜,在芦苇最好的年华里赶来与它相遇,这是幸事。它们亭亭如修竹,俊逸如世外雅士。微微摇曳的叶子像修长的绿色手臂,轻轻抚摩白色的飞鸟、狭长的流云和青灰的天空。它们又和飞鸟流云以及天空融在一起,融成水底琥珀一般的倒影。我们在芦苇丛里穿越,拂面的是芦苇的风,呼吸的是芦苇赠予的空气。夹杂着浓郁草本植物气息的空气,使我们一时间忘了路途、失了方向,却也闲闲淡淡地不着急。沙家浜半日,怎么想,都觉着过得奢侈。
⑥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这里以芦苇为喻,突出人之脆弱,可见芦苇也是脆弱的。我想,从某根芦苇个体来说,确乎脆弱,即便长到竹木的高度,可触摸天空,到底还是一根苇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难经风霜的命运。
⑦但沙家浜的芦苇又是顽强的。千万根芦苇在水泊,那就是敢于改天换地的英雄好汉啊!狂风经过,芦苇在水面掀起汹涌绿浪;风雨之后,芦苇又一根根挺起笔直的脊梁。即使被砍伐、被火烧,来年春风一唤,一根根又从泥土之下举起尖尖的绿戟。
⑧京剧《沙家浜》里那位机智、勇敢的阿庆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芦苇荡掩护了新四军。谁会想到,这样清水绿芦的好地方,竟是与敌斗智斗勇的战场!那些临水生长的一根根苇草,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都生了胆气与豪气,成了一个个杀敌除寇守卫家园的战士。是啊,一根芦苇是渺小脆弱的,千万根芦苇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阵势,就有了战斗的力量。千万根芦苇密密生长,就长成了芦苇的海,就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气象,就展现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的芦苇,书写的不是《诗经》里小儿女的小情调,而是一种关乎民族大义的大境界。
⑨个体融入群体,水珠融入大海,才会焕发永不消亡的生命力。在面对着眼前那一片苍茫无边的芦苇之海时,我想,生命短促如朝露,也许惟有将倏忽之间的生命融入一桩热爱的事业中去,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生命才会呈现一种恒久而辽阔的魅力。
⑩在沙家浜,真想做一根葱碧无花的五月芦苇,亭亭而立,静静生长。至于此后的荣枯与浮沉,就交给江湖上的风雨和日月来安排吧。
(1)、《诗经》里的芦苇和沙家浜的芦苇各有怎样的特点?(2)、结合语境,依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词句。①即使被砍伐,被火烧,来年春风一唤,一根根又从泥土之下举起尖尖的绿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让后人嫉恨,即使忧伤,也忧伤得那么婆娑有姿。(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分析一种即可)。 -
9、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 。
(2) , 凭君传语报平安。
(3)《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4)月,成了情感的载体,诗人常借明月表达思念之情。请写出和“月”有关的连续两句诗。 , 。
-
10、“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初一年级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我来设计】本次活动分为三个小项目,第一项:“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请你设计第二、三项。
第二项:
第三项:
(2)、【我来宣传】活动的宣传展板上有这样两句话,请你仿照划线句再写一句。爱国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爱国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爱国是。
-
1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B、这款智能教学评价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搜集、分析学生的检测数据。 C、科幻衍生产品不仅是科学传播的有力方式,也是科幻文化的物质载体。 D、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能够培养孩子的心灵和品格。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海伦大峡谷有着天然石化石,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却也别具匠心。 B、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 , 别有一番风味。 C、村干部因地制宜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D、置身坤宁宫,满眼的珠光宝气 , 你可以去想象历代后宫繁华奢侈的生活。
-
13、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酒肆 溃退 僵绳 诚皇诚恐 B、妯里 佃农 躁热 锋芒必露 C、咆哮 盾形 枯燥 广袤无银 D、杀戮 吹嘘 侏儒 震耳欲聋
-
1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憎恶(zēnɡ) 玉黍(shǔ) 群蚁排衙(yá) B、破绽(dìnɡ) 诘问(jí) 酣然入梦(hān) C、军帖(tiē) 呜咽(yàn) 正襟危坐(jīn) D、镐头(ɡǎo) 迭起(dié) 妇孺皆知(rǔ)
-
15、写作。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温暖:团结有爱的班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有受的社会是温暖的……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500字左右。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光美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⑪“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⑫“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⑬“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⑭“您是说,用爱吗?”
⑮“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⑯“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⑰“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⑱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⑲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⑳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1)、细读全文,题目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4)、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5)、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鼠的困惑
主人钓了几条鱼儿放在厨房的水桶里。
鱼儿在水桶里唉声叹气:“唉,只怪蚯蚓太可恨,我上了蚯蚓的当。”
一只老鼠爬出洞来觅食,路过水桶时正好听见了鱼儿的话,于是便对鱼儿教导开了:“朋友,你此言差矣,都怪你自己太馋.太贪婪了。若你不吞吃蚯蚓钓饵,你怎么会被钓上岸来呢?”老鼠东走西蹿,转悠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食物,饥肠辘辘地朝洞里走去,路过墙角时发现地上有一条死鱼。老鼠一见,欣喜若狂:哇!多肥的一条鱼儿,这回可该我美餐一顿了。老鼠刚要吃鱼时,转而一想,甲____刚才我教导鱼儿不该被诱饵所骗,现在自己若是上当,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老鼠昂首从鱼儿跟前走过。可是它刚走过一两步,突然又停住了脚步,心想:乙____鱼儿不愿遭受油炸之苦,想逃活命,于是便从水桶里蹦跳出来,老鼠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正确,便毫不犹豫地反身叼住了鱼儿,快步向洞里奔去。老鼠回到洞里后,三口两口就把鱼儿吃了个一干二净。不一会儿,老鼠肚里疼痛难忍,四肢抽搐,七窍流血。直到这时,老鼠才知道鱼儿确实是主人为诱杀它所设下的毒饵。它心中充满了困惑,其实道理自己都懂,怎么事到临头就糊涂了呢?
(1)、根据词义,把加点字换一种说法。觅食:
若是:
此言差矣:
欣喜若狂:
(2)、文中“困惑”的意思是( )。A、不知道该怎么办。 B、感觉疑惑,不知道为什么。(3)、把下面两句话填入甲、乙处,将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这不是诱饵。
②这是不是骗我的诱饵?
甲:
乙:
(4)、文中“直到这时”是指( )A、老鼠叼起鱼。 B、老鼠把鱼吃了个一干二净。 C、老鼠四肢抽搐,七窍流血。(5)、老鼠心中的困惑是什么?(6)、文章最后一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18、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 ,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 , 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④其侄曰:“汝⑥胡不早问,致余⑦忘之。”
【注释】①流象:同象,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像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话:责骂,⑥汝:你,①胡:为什么 ⑦余:我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
A.优点多的 B.常容易(发生某事) C.喜爱 D.表示赞许
②执所书问曰( )
A.坚持 B.拿着 C.捉住 D.凭证,单据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
19、京剧脸谱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有讲究。红脸表现忠贞、英勇,多为正面角色;黑脸表现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多含贬义;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下面人物依次对应的脸谱应该是( )
关羽 曹操 张飞
A、蓝脸 白脸 黑脸 B、红脸 白脸 黑脸 C、红脸 白脸 红脸 D、白脸 黑脸 红脸 -
20、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拟人) B、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反问) C、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引用) D、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