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温州育英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初中学校TZ-8共同体 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1、根据要求写作。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带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鹏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称衡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节选自张潮《幽梦影》,有删改)
张潮在《幽梦影》中列举的“物”以“人”为知己的例子,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自己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⑶不得抄袭。
-
2、学校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会,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表明你的观点。
-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乡 戏
①在老家,每到正月初五,村里年长的人就会与村主任商量,邀请黄梅戏班子来村里唱大戏。这是村里的大事,也是村民们奔走相告的喜事。
②我老家的家门口,由于地方宽敞,方便搭建戏台,每次都是首选地点。开戏三天前,村里几个管事的便召集人马,把戏台稳妥地搭好。一切准备就绪后,村主任就会租用一辆大卡车,亲自带人前往安庆接戏班 子过来。戏班子不仅人员众多,最主要是道具也多,不用大卡车是不行的。
③戏班子来了以后,必须要安排住宿吃饭,一般一户村民家里要安 排演员两到三人,今年你家,明年他家,轮着来。好多年了,村民们接待戏班子的演员们就像接待自家亲成一样,安排吃住都细心周到得很。
④我家里每次都有演员入住。我们小孩子最有好奇心,对演员和他们的服装道具,都会问个不停,比如问姐姐的脸部是如何化妆的,水袖里面真的可以藏东西吗,大刀长矛会不会伤人,等等。他们很有耐心,给我们慢慢解释,我们每次都听得似懂非懂。
⑤我最佩服的是他们的嗓音,唱旦角的____,唱小生的____唱丑角的____。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天天不亮,他们就起身去门外练习,吊嗓子,练唱腔,丝毫不含糊。
⑥待到正式开戏那天,台下老老少少早已自带板凳坐好等待了。每天演出的节目,戏班的领班都会用一块小黑板拿粉笔书写好,悬挂在舞台一角,很醒目。一般老看戏的,都会对要开场的戏中内容了如指掌,便 刷透给没看过的人,刷透和被剧透的人,都是一脸的满足。
⑦琴师的各种乐器,助阵的锣鼓家伙一响,帷幕缓缓拉开,戏就正式开始了,原本一片嘈杂的台下顿时安静下来。记得名戏《郑小娇》是十足 的哭戏,大部分的心酸苦楚,都被演员的泪水表达出来了,到最痛处,郑小娇落难时,台上泪水涟涟,台下也是哽咽一片。戏班的领班最精明,每次演哭戏时,他会提一个空篮子,在台下穿梭,说落难人需要救助,请父 老乡亲出钱出力,帮助主人公脱离苦海。村民们心善,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一元不嫌少,十元不嫌多。装钱的篮子,每次都会有不小的收获。大家入戏很深,根本没把给钱当回事,一会儿又投入到戏中人物命运当中去了。
⑧一场戏往往要半天的时光,村民们跟着戏里角色,把世上的忠奸、善恶、美丑,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⑨村里人不光对戏里人物感兴趣,还对戏外演员们之间的故事津津乐道。比如说两个女演员明明有矛盾,但是在戏里一个当妈一个做女儿,还必须像模像样地在台上亲热地喊着。记得有两个年轻男演员为了争夺一个女演员的青睐,台下暗自较劲,台上也互不相让。有场武戏,本来两人刀光剑影,应该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可是演正派一方的男演员不依不饶,硬把反派一方遇到后台,最后没了退路的反派失足跌落在后台。观众们以为是戏中安排,谁知那个演员后被紧急送入乡里医院,头部受伤缝了数针。
⑩看戏也是看人生,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就是这个道理。如今手机流行,电影电视普及,好多人已经不屑端端正正坐在那里看戏了。但我还是觉得,在老家露天看戏依然是一场视觉盛宴,它与浓浓的年味儿连在一起,显得那么朴实且滋味醇厚。
(1)、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短语,正确的一组是( )A、温柔婉转 活泼可爱 清亮飘逸 B、清亮飘逸 活泼可爱 温柔婉转 C、活泼可爱 温柔婉转 清亮飘逸 D、温柔婉转 清亮飘逸 活泼可爱(2)、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搭戏台,请戏班子→→→→怀念乡戏
(3)、文中写到演员演到“郑小娇落难时,台上泪水涟涟,台下也是哽咽一片”,仅仅是演员的表演才能高吗?(4)、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①一切准备就绪后,村主任就会租用一辆大卡车,亲自带人前往安庆 接戏班子过来。(从词语运用角度)
②但我还是觉得,在老家露天看戏依然是一场视觉盛宴……(从修辞手法角度)
(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①你知道手机中的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芯片的主要原材料——硅要经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处理才能变成芯片。而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前道工艺的每一层都需要用光刻机进行图形转移套刻曝光。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母机,也是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②顾名思义,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光刻机的应用,从火星探测器等大国重器到电脑CPU、LED灯等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直写式三类。
④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它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所需要的图形。这种光刻机具有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接近接触式光刻是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⑤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它采用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细小的结构。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目前,很多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⑥与上面两种采用“复制”工作模式不同的光刻机是直写式光刻机。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掩模版的加工。
⑦一直以来,光刻机都在追求更高的信息容量。高分辨力、大面积、三维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光刻机应运而生。
(有删改)
材料二
①近几年,“芯片危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什么会出现芯片危机?主要原因之一是芯片制造太难,而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因此芯片制造之难,实则是光刻机制造之难。
②光刻机以“光”为刀进行雕刻,精度极高。以光刻机领域的主流设备投影式光刻机为例,目前的7nm(纳米)精度,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再者,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0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
③光刻机不仅制造技术壁垒高,还是全球集中度最高的产业。目前,全球仅有极少数企业具备量产投影式光刻机的能力。荷兰一家公司就独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精度在7nm及以下的投影式光刻机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由于产能有限,每年也只能生产20余台。物以稀“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眈眈,谁“抢”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
(摘编自《芯片制造为什么这么难》)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刻机以“光”为媒介,可在待加工表面刻画出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图形。 B、材料一第④段加点的“相对”起限制作用,旨在说明与投影式、直写式光刻机相比,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结构简单。 C、直写式光刻机加工精度极高而工作效率极低,适用范围窄于“复制”型光刻机。 D、两则材料第①段都突出了光刻机对芯片制造的重要意义及光刻机制造之难。(2)、请简要梳理材料一写作思路。(3)、材料二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材料一的第⑤段和材料二的第②③段在说明投影式光刻机时各有侧重,为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 , 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 ,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③ ,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④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辩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斗折蛇行
②凄神寒骨③东还会稽
④是夕,天宇开霁(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两文都是记游散文,都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你结合两篇作品内容具体分析。(5)、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多共同特点。请结合两文画横线的语句,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 -
6、诗歌鉴赏。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古代盛酒的器具,酒杯。
(1)、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为全诗营造了令人陶醉的环境氛围,其中的“香”字既是描写柳花微妙的香味,写出了春之气息,又是 ,还暗指了。(2)、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请简析全诗是如何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的。 -
7、【这里经典常读·名著阅读】(1)、《经典常谈》语言艺术赏析
经典语段
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①乐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整个儿。
②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别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份儿。
③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
④著作越过越多,流传也越过越广。
“儿化词”如“一整个儿”和“份儿”这些词增加了①。
通俗化的表达如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读来亲切随意,不至于有学术文字的冰冷感。
(2)、根据“常谈”一词的意思以及上表朱自清先生写此书的语言特点,谈谈你对书名《经典常谈》的理解 -
8、 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八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践行低碳行动,建设低碳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仿照已有项目,再设计两个契合本次活动主题的项目。
项目一:“爱心搬运”低碳运动
项目二:“低碳科普”微云课堂
项目三:
项目四:
(2)、班级公告栏上张贴着“全国低碳日”的标识,(如图)请你找出标识设计的任意一处亮点,并简要评析。 -
9、 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也许才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①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
②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
③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B、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兴起了儿童厨具购买热潮,一些网店里,有的儿童厨具甚至月销量超过4万件左右。 C、2023年5月27日,“强国复兴有我”甘肃校园课本剧优秀作品展演在兰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活动。 D、通过在全市开展“法治进校园,培苗护成长”活动,使我市青少年法治意识得以提升。
-
11、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亢(kàng)奋 羁(jī)绊 两栖(qī) 戛(gā)然而止 B、糜(méi)子 褶(zhě)皱 追溯(sù) 神色怅惘(wǎng) C、眼眶(kuāng) 闭塞(sè) 斡(wò)旋 草长莺(yīng)飞 D、家眷(juàn) 束(shù)缚 冗(róng)杂 销(xiāo)声匿迹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931年5月1日,枝叶婆suō ①的凤凰树绽开着一朵朵火红的花。 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今琼海市阳江镇成立。 【甲】 的琼崖大地上,【丙】____,____ ,____, ____。
时光飞逝,当人们再次提起红色娘子军时,无不不为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感叹。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转战五个县,创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文魁岭保卫战”等辉煌战绩,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乙】的一笔。红色娘子军精神是黑夜里驱逐黑暗的曙② 光,是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灯塔,是征途上鼓舞士气的战歌,鼓舞着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选项)①(A嗦 B.娑)
②(A shǔ B. zhǔ)(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选项)【甲】(A风起云涌 B.风生水起)
【乙】(A光彩照人 B.浓墨重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烽火中开启了红色娘子军光荣历史
②百名女战士头戴八角帽③臂缠白布缝制的“女子军”袖章
④腰挎椰壳水壶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之思》结尾写道: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
读完这句话,同学们深有感触。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坚定的信念;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美好的憧憬……你读出了什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表达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⑤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甜意充盈的夜晚
周华诚
①诗人悄无声息地走路,悄无声息地进屋。掩上门,还得闩上。说话也低声静气,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
②写作前,我特意打电话问母亲,做米爆糖的夜晚,为什么那么神秘?
③母亲说,没有啊。那么晚,你们都睡了。
④我们确实都睡了,挨不住。灶膛里大块柴熊熊燃烧,人暖得睁不开眼。一只猫,蜷在灶后猫耳洞里,舒适地打着鼾。
⑤次日清晨我们醒来,一列一列米爆糖,早就整齐地躺在案板上,散发着好看的光泽。
⑥有米爆糖的冬天,令人感到心满意足。
⑦可我仍不罢休。我问母亲,制米爆糖的夜晚,是不是有什么禁忌?
⑧母亲说,没有什么禁忌啊。
⑨制米爆糖的夜,空气是甜滋滋的。父亲早早买了白糖,以及麦芽汁——我们叫糖娘。母亲早早炒好了米花。晒干的大米,在铁锅里与细沙同炒,米粒爆开,如怒放的花,一朵一朵,纷纷扬扬,在黑色的背景里,那么好看。
⑩现在,要用糖,那甜黏之物,把一切散落的、纷扬的、一个一个汉字一般的米花,凝结成句子、诗篇、文章;凝结出秩序、队伍、大地。
⑪真的,糖,就是灵感。
⑫糖娘就是灵感之娘。
⑬这样一想,我就知道了制米爆糖的夜晚为什么静悄悄的。灵感是一种敏感的东西,稍稍的慌张,一点点牵强,十秒钟游离,都可以轻易地将它赶跑。
⑭所以,制米爆糖的师傅,是十二月行走在村庄的诗人,身上带着甜味的诗人。
⑮米爆糖师傅在村庄里为数不多,他们掌握的秘密是一般人无法知晓的。他们入夜行走,披星戴月(有时披雪戴花),穿越黝黑的田野、冗长的木桥,穿越零星的狗吠、高远的鸦声,走三四里路,去某一户人家。
⑯人在灶前坐下,熊熊灶火用温暖裹挟了他。他捏一支烟,随手从灶膛抽出一块柴火,点燃。
⑰好了,一个被甜意充盈的夜晚就此开始。糖在锅里,糖娘在锅里,这些东西被搅动起来,夜也就被搅动起来。当米花与糖搅到一定程度(具体到什么程度,由掌勺的诗人决定),就被迅速取出,热气腾腾地,倒进木案上那个“口”字形木架子间。穿上新鞋的人,站上案板去踩。踩那些米爆糖,直到它非常坚实(一篇好的文章,文字与文字之间也是具有这样稳定的结构:一字不易,密不可分)。然后动刀,先切成条,再切成片。嚓嚓嚓嚓,嚓嚓嚓嚓。
⑱门是关紧的,风都吹不进。这让诗人感到踏实。有一次,在搅动一锅甜意的时候,门突然打开,一阵冷风吹进来,诗人心中一紧,手里一沉,锅里嘟噜嘟噜冒泡的糖液立时收了下去,熄了,干了。
⑲他说,有什么东西来过。
⑳有了“东西”来过,那一锅米爆糖再也无法凝结。松松散散,像一堆突然从树上掉落的叶子,像一篇被写坏了的文章(一个不喜欢的人的电话就轻易地打扰了写作进程),令人灰心。
㉑明白了,这就是制米爆糖的“禁忌”:忌外人串门,忌随便开门,忌高声谈笑。
㉒我离开村庄很多年,这样制米爆糖的夜晚也久违了。听母亲说,村庄里大家都不做米爆糖了。原因能想到——现在大家不缺吃的了,想吃什么,随时可以进城买到。
㉓母亲说,现在城里就有当街做米爆糖的,就在街边,大白天的,一锅一锅做,不也做得好好的吗?哪有什么禁忌。
㉔我却觉得,生活其实需要一点儿仪式感。
㉕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变得缺少趣味?
㉖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些门关得紧紧的、悄无声息的、甜意充盈的夜晚。
(1)、本文一暗一明两条线索。暗线上贯穿全文的事件是:文章的创作。明线上贯穿全文的事件是:。(阅读全文后填空)(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3)、第㉓段描写的现在制作米爆糖的场景,与过去的制作场景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这种写作手法。(4)、请你结合文章多处写到的“关门”细节,理解文末划线句的深层含义。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徐彦成市木
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 , 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殖,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
如是三往,颇获其利。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间 一 岁 复 诣 之 村 落 如 故 了 无 所 见。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彦成因延入舟中 ②少年甚愧焉,将去
③明日乃往 ④彦成大市珍玩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
②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
(4)、徐彦成为什么会一再得到少年的帮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
16、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节选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将情表达清楚就可以,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2)、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的形式。 -
17、阅读下面的漫画《落叶》,按要求做题。(1)、简要介绍这幅画的内容。(2)、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
1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2)、子曰:“不愤不启,。”(《论语》)(3)、子曰:“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4)、子夏曰:“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5)、子曰:“为政以德,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6)、不义而富且贵,。(《论语》)(7)、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8)、蒹葭萋萋,。(《诗经·蒹葭》)(9)、 , 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10)、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C、本诗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2)、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发达 来此绝境/绝处逢生 B、落英缤纷/五彩缤纷 伐竹取道/道听途说 C、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D、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社会的形象体现。 C、“诣太守,说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渔人因发现桃花源兴奋愉悦的心情。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3)、你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4)、第③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谈谈桃源中人为什么“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