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性学习。
新华社1月5日电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自4月1日起,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中国天眼”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开放运行。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之初,即确立了“中国天眼”将按国际惯例逐步开放的原则,以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效能,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做出贡献。
(1)、请给上述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2)、请以“中国天眼”为描述对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请用楷书将下列诗句工整抄写在方格内,注意字形端正、结构匀称、无涂改。书写要求:标点符号占一格,诗句居中对齐。千钧探秘苍穹眼
百尺穿云中国心
-
2、古诗文默写。(1)、 , 行止依林阻。(《梁甫行(曹植)》)(2)、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 , 。(4)、《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俯仰观察两种视角,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 , 。
-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B、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随着东坡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使眉山热爱文学的人越来越多。 D、碧波粼粼,水鸟嬉戏,两岸柳树成行,岸坡灌木丛生,宛如一幅美丽的交响乐。
-
4、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 ,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B、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C、这件由老师傅耗费三年心血打造的象牙雕刻摆件,无论是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还是人物眉眼的细微神情,都处理得栩栩如生、巧妙绝伦 , 让人不禁感叹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D、他出身贫寒,却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敏锐的商业嗅觉,白手起家 , 从最初的一个小摊位做起,历经十年风雨,终于建立起了如今这家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集团公司。
-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桥墩 抵赖 章显 震耳欲聋 B、仲裁 分咐 铭记 惟妙惟肖 C、潇洒 浩瀚 警惕 惊心动魄 D、杀戳 遁形 磅礴 深恶痛疾
-
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记载(zǎi)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残损(sǔn) 翘首(qiáo) 匿名(lì) 摧枯拉朽(xiǔ) D、凌空(lín) 由衷(zhōnɡ)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
7、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双手送出快乐,自己也会接收到快乐。传递善良的人,善良会淘洗他,清澈的人会更加清澈,温暖的人会更加温暖。传递爱的人,爱也会回馈他,让他的爱更加宽广深厚。 礼物悦人,思维醒人,爱能益人。无论是赠送还是接收,当然都值得欣喜。
请以“赠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②不少于 600 字。
-
8、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节选部分,回答小题。
①他在食堂里辛辛苦苦地干了两年。这两年里,他看到的只有厨房和洗刷间。在地下室的大厨房里,工作异常繁忙,干活的有二十多个人。十个堂信从餐室到厨房来回奔忙着。
②他的工钱从八个卢布涨到十个卢布。两年来他长高了,身体也结实了。这期间, 他经受了许多苦难。在厨房打下手,烟熏火燎地干了半年。那个有权有势的厨子头不喜欢这个犟孩子,常常给他几个耳光。要不是因为保尔干起活来有用不完的力气,他们早就把他赶走了。保尔干的活比谁都多,从来不知道疲劳。
③在食堂最忙的时候,他脚不沾地地跑来跑去,一会儿端着托盘,一步跨四五级楼梯,下到厨房去,一会儿又从厨房跑上来。
④每天夜里,当食堂的两个餐室消停下来的时候,堂倌们就聚在下面厨房的储藏室里“娱乐”。他不止一次看见台面上堆着一沓沓钞票。他们有这么多钱,他并不感到惊讶。他知道, 他们每个人当一天一宿班, 能捞到三四十个卢布的外快, 收一次小费就是一个卢布、半个卢布的。有了钱就逍遥享受。
⑤他非常憎恶他们。“这帮该死的混蛋!” 他心里想。“像阿尔焦姆这样的头等钳工, 一个月才挣四十八个卢布,我累死累活才挣十个卢布;可是他们一天一宿就捞这么多钱, 凭什么?也就是把莱端上去,把空盘子撤下来。有了钱就喝尽赌光。”
⑥他认为,他们跟那些老板是一路货色,都是他的冤家对头。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 他在(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2)、从以上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 主人公具有 和的特点。(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保尔从童年到参加红军主要经历了哪些事? 请至少写出三件。 -
9、现代文阅读《永葆“作之不止”的奋进姿态》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小题
永葆“作之不止”的奋进姿态
华金良
①明代学者杨梦衮有言:“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地。”意思是说,世上的事,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做,才能走向成功;如果停下来不做,就会陷入“画地为牢”的困境,永远达不到目的。这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书写精彩人生, 就要永葆“作之不止”的奋进姿态。
②“作之不止”是做事之要、成功之道。它不仅是对“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做事原则的认同,还表现为一种笃行不怠的实干作风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纵观古今,无论个人还是团队、小家还是国家,无论修身还是做事、 为学还是练技,唯有“作之不止”,方有所成。“作之不止”者不胜枚举。黄大发带领村民苦战 36 年,修建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林俊德隐姓埋名 50 多年,扎根戈壁大漠搞核爆炸研究,在“大国重器”的研制上取得重大进展;南仁东带着 300 多幅卫星遥感图,艰难跋涉于中国西南大山,对比了 1000 多个洼地,终于找到了安顿“天眼”的最佳位置……他们都因“作之不止”而实现梦想、成就事业,也用一个个生动事例诠释了“作之不止”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时代价值。
③做到“作之不止”,须方向正确。方向正确,事半功倍;方向不对,功夫白费。 我们讲的“作之不止”,不是任性妄为、盲目蛮干,也不是低效率的简单重复、周而复始,而是要激发工作、学习的热情,精心筹划和设计行动的方向以及达成目标的路径、 方法, 谋定而后动。习近平主席指出, “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 不违背规律, 不盲目蛮干”。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既要有“作之不止”的态度,更要把前进的大方向搞正确,绝不能盲目蛮干、走一步看一步,这样才能确保举必有功、行有所成。
④做到“作之不止”,当不畏挫折。言之易,行之难。“作之不止”不仅要吃苦耐劳,舍得付出辛苦和汗水,而且要意志坚定,不惧困难和挫折,顶得住压力,经得起失败,扛得住打击。袁隆平经过无数次挫折才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屠呦呦在经历 190 次失败后才提取出青蒿素……他们靠着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坚忍和顽强,在“作之不止” 中“踏平坎坷成大道”,迎来事业和人生的辉煌。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我们要想在追求事业有成的征途上行稳致远,就要做好迎战各种艰难困苦的思想准备,坚定“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决心,在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中,不低头、 不气馁、不短志,披荆斩棘、爬坡过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到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所以,想要行稳致远,就要做好迎战各种艰难困苦的思想准备,坚定决心,勇往直前,不畏惧任何挑战。
⑤在充满挑战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青少年要以“作之不止”的精气神坚持到底,锤炼持之以恒的韧劲,在“追风赶月莫停留”中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收获 “平芜尽处是春山”的成功。
(选自《解放军报》2024 年 3 月 4 日,有删改)
(1)、阅读选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2)、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3)、阅读选文第④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首先提出观点 “⑴ ” ;接着具体阐述这一观点;再列举⑵的事例来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⑶
(4)、同学们搜集了下列两则材料, 你认为哪一则更适合作为第②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材料一 被誉为 “战麻斗士” 的李桓英,是著名的麻风病防治专家。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她思维灵活,敢于创新,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短程联合化疗研究。
材料二 被誉为 “海牛之父” 的万步炎,在艰苦环境中工作,毫不却步。他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上度过, 一干就是 30 年, 最终带领团队研制“海牛Ⅱ号”钻机, 在 2000 多米的海底成功下钻 231 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欧阳修《醉翁亭记》,课文略。
【乙】熙宁①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②来守襄阳。明年,因亭③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传其名也。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选自欧阳修《岘山亭记》,有删改)
①熙宁:宋神宗年号。②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主要掌管皇室的膳食。③亭:这里指岘 (xiàn) 山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B、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C、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D、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2)、根据提示,解释【乙】文中加点的词。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广而新之
联系语境: 联系上下文语句意思推断
⑴新: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查阅词典: 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称名;③名声名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⑵名: (填文字)
乃来以记属于予
关联教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⑶属: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② 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4)、【甲】【乙】两文中的 “乐” 各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 小题。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描绘了豪华盛大的宴饮场面,营造了欢乐的气氛。 B、“欲渡”“将登”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C、诗中三字短句部分写出诗人感到前路艰难,但终究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安定内心。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化用典故,体现诗人仍渴望得到重用。(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请结合诗句说明 -
1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台湾诗人余光中去世的消息传出后, 他的那首著名诗作《乡愁》再次刷屏网络。 B、最近,某校部分班级发生水痘疫情,为了防止不至于蔓延,学校对所有教室和宿舍进行了消毒。 C、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积累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D、通过 “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起寻找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
1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白居易的感谢和共勉, 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B、《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所记之事为作者前往湖心亭赏雪,偶遇同样客居此地的朋友而畅饮,流露出淡淡的故园之思和亡国之悲。 C、《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家国天下。 D、《水调歌头》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
14、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太守之乐其乐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 D、水落而石出 而不知人之乐
-
1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的是“射箭”,“弈”指的是“下棋”。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五柳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C、《行路难》的体裁是乐府诗中的七言歌行体,是近体诗的一种,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用典丰富。 D、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著有《刘梦得文集》。
-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断章取义 , 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 B、故宫角楼的琉璃瓦在夕阳中流淌着蜜色光芒,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像一位穿着锦缎朝服的老者,静静讲述着六百年的故事。 C、干事业要心无旁骛 , 如果心不在焉,那么最终就会一事无成,空自叹息。 D、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
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
17、 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剪影 繁衍 不寒而粟 随心所欲 B、制裁 密诀 发愤忘食 金戈铁马 C、积攒 灰烬 自惭形秽 言不及义 D、委婉 字帖 矫揉造作 抽丝剥蚕
-
18、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亵渎(xiè) 恍若(huǎng) 教诲(huì) 广袤(máo) B、蔑视(miè) 惊骇(hài) 宽宥(yòu) 游弋(yì) C、 劫掠(jié) 坍塌(dān) 瞥见(piē) 轻觑(qù) D、曝晒 (bào) 恪守 (kè) 麾下 (huī) 濡养 (rú)
-
19、默写填空(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若夫 , ”写朝暮之景,尽显光影变幻。(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人生哲理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的句子是: ,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一句,借月亮表的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己而悲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 感极而悲者矣。(5)、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一体景象的句子是: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降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 ,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8)、秋草独寻人去后,。(《过长沙贾谊宅》刘长卿)(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商山早行》温庭筠)
-
20、请以“那一抹秋日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阳光”“色彩”“回忆”“温暖”等;⑵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出真情实感;⑶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