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文渊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益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启新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病句修改
- 中考语文考前补漏专项提升练习:病句
-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西湖之水,非严寒不冰,冰亦不坚。冰合[注]初晴,时操小舟,敲冰浪游,观冰开水路,俨若舟引长蛇,晶莹片片堆叠。家僮善击冰片,举手铿然,声溜百步。或冲激破碎,状飞玉屑,大快寒眼。幽然此兴,恐人所未同。扣舷长歌,把酒豪举,觉我阳春满抱,白雪知音,忘却冰湖雪岸之为寒也。旧闻戒涉春冰,胸中不抱惧心,又何必以涉冰为戒?
(选自高濂《四时幽赏录》,有删改)
【注释】冰合:冰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余拏一小舟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俨若舟引长蛇
旧闻戒涉春冰(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忘却冰湖雪岸之为寒也”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可以为师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幽然此兴,恐人所未同。
(4)、同样是写冬季游西湖,两位作者在字里行间分别表露出了怎样的志趣? -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守好锂资源的安全底线
郑绵平
①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超过2000万辆,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5000万辆,这将会对碳酸锂产生巨大需求。从预测来看,2025年我国自产再加上进口,基本上能满足需求。但从2025年到2030年,差距将会拉开,除了我国自己能够供给的,还将有几十万吨的缺口。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个缺口在2030年前后还可能再扩大。2022年,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同比增长约42%。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对外依存度超过60%,加之锂的价格猛涨,这种状况值得引起警惕。
②如何守好锂矿资源的安全底线?地球上已探明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结合我国实际,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全国锂资源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一直以来,受到提取技术的限制,我国盐湖锂的产量较少,大量依赖进口。伴随着锂资源价格快速上涨,全球主要产锂国逐步收紧出口政策,我国企业海外买锂接连受阻。在此背景下,加大国内盐湖的开发,对保障我国锂资源的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要继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立足国内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发展,提高回收率,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住锂资源供给的安全底线。
③保障锂资源需求,要将重点放在锂盐湖上,因为我国与国际相比较有两大不同之处:国外是以盐湖为主来解决锂资源的需求,而我们国内是以锂矿石为主,占84%。国内盐湖锂资源虽然占75%,但是开发的只占16%,大部分还是用矿石。所以,今后我们要逐渐加强对盐湖锂的开发。盐湖的锂资源有三大优势:一是总量大;二是成本低,与加工硬岩以及运输成本相比,盐湖提锂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可以深加工进行综合利用,这是国际趋势;三是环保优势,加工硬岩需要烧,要加酸加碱,最后才能生产出碳酸锂,对环境是有一定破坏的,而盐湖对环境比较友好。
④西藏的盐湖跟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不一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很大,盐滩就很大,盐滩底下有黏土。这种盐田,草场一般在边缘,稀稀拉拉有一点,所以它对生态影响不大。而西藏盐湖比较小,最大的就二三百平方公里,周围都是草场。这样就需要做到“一次提锂”,少做盐田或不做盐田,可以少破坏草场。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不过现在的技术,可以只用盐卤提锂了,可以提到500毫克每升了。所以我们要加强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创新,重视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的推进,尽量少破坏草场,对5000多年的盐田来一次革命,解决西藏锂盐湖开发瓶颈。如果技术攻关成功,那么西藏锂盐湖在2025年到2030年间能为国家保障锂资源需求做出更大贡献是非常有希望的。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1)、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第④段介绍了西藏盐田的哪些方面的内容?(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据预测,从2025年到2030年,我国将有几十万吨的碳酸锂的缺口。 B、地球上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我国的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70%以上。 C、国外以盐湖为主解决锂资源的需求,国内以进口锂矿石解决锂资源的需求。 D、推进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解决了西藏锂盐湖的开发瓶颈。(4)、请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当前形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提出两条建议。 -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浓烟
①鬼使神差地,老万又来到山脚下。山青得还是那样透彻,满山的树啊草啊都哗哗地摇动绿莹莹的叶子,仿佛在欢迎他的归来。
②这儿是他曾经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呢。老万感叹着,一瘸一拐地向山上走。
③一进山,老万就又找到了当护林员的感觉。那时候,每天吃过早饭就开始巡山,把他管辖的区域跑一遍,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呢,没时间回去做饭,只能带些馒头和咸菜。晴天还好,雨天可就麻烦了。若是下了雪,巡一遍山就需要好几天。
④辛苦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人在山脚下烧秸秆,放孔明灯;还有人祖坟在山中,上坟时想烧纸;偶尔有游客想在山上野炊……这些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都要制止。总有一些不理解的,还要吵上一架才能解决问题。若是碰上盗伐树木和盗猎的,有时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要报警处理。为此,他曾被一个盗猎者报复,门窗和锅碗全被砸烂了。
⑤起初,老万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妻子更不喜欢。特别是儿子上幼儿园后,妻子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儿子,想让老万调个工作。他去找领导,领导就叹气:我也想给你换个工作或者增加个人手,这样你也能照顾照顾家,可咱缺人呐。
⑥领导说的是实情,他也知道,只好叹了一口气,回头再做妻子的工作。
⑦他一遍又一遍地找领导。每次,领导都会许诺,一旦来了新人,他的问题一定想办法解决。
⑧可总也不来新人,他只好一年一年地熬着。
⑨渐渐地,老万竟喜欢上这份工作了。山上的草木蓊蓊郁郁的,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全都像儿子满月时的笑脸。随处可见的野果他更是喜欢,每次,他把摘的野果带回家,妻子和儿子都非常高兴。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不时地在他眼前出现,好像是怕他寂寞,陪他巡山呢。
⑩为了它们,这山就要好好巡。老万这样想。
⑪二十多年里,老万管辖的区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老万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隐患被他提前化解了。他也曾很多次从盗猎者的绳套和捕猎夹中救过野鸡、野兔、麂子。他还记得,给一只麂子包扎好放生时,麂子跑开十几米后,居然转身冲他点点头。那一刻,老万决定要巡一辈子山。
⑫可是他做不到了,他的腿在挑水时摔断了。山上的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吃水,要到三里外的小溪里去挑。那天刚下过雨,他一路都小心翼翼,眼看要到住处时却滑倒了……
⑬巡山自然不行了,组织上就安排他去山下的苗圃。那儿离家近,工作也轻松。别人说他这是因祸得福呢,可只有他知道自己有多么遗憾。
⑭他时常不知不觉就溜达到山脚下,又悄悄离开。他怕以前的同事看到他的瘸腿。
⑮老万慢慢地向山上走去。这山上的一草一木。还有数不清的小动物,都是他的朋友呢,他要好好看看它们。
⑯爬到半山腰时,老万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他停下来,拄着一根树枝向山下看。他喜欢这样向下看,特别是在山顶时,整座山都在他的视线里,那感觉很惬意。目光巡视到山脚时,老万身子一震,他看到了一股浓烟!
⑰老万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起火了!他大喊了一声,也没人回应。不能等!现在还只是冒烟,一旦起了火,后果不堪设想。老万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
⑱没有路,老万也没有时间找路,只能不顾一切地往下冲。手和脸很快被灌木划破了,火辣辣地疼。老万顾不上疼痛,只想着尽快赶到起火的地点。老万又一次摔倒,人像石头一样向山下滚去,他的腿再一次摔断了。
⑲有一天,老万坐在轮椅上,老婆推着他散步。老婆问,你能不能和我说实话,你这次到底是怎么摔得腿断,我不信你是不小心。
⑳老万犹豫了许久,说,救火。
㉑救火?没听说森林失火呀。老婆说。
㉒在我摔倒之后我才看清楚,那根本不是浓烟,是很多小飞虫聚在一起飞。老万说,太丢人了。
㉓幸好不是失火。老万又补充了一句。
(刊载于《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从老万的角度,补全下列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故事情节
情感变化
①
不喜欢
巡山时遇见蓊蓊郁郁的花草树木与可爱的小动物
②
挑水时摔断腿,被安排去山下的苗圃
③
④
怀念、感慨
(2)、有同学认为第⑨段画线句写得比较出彩,请简要赏析。(3)、读完文章,请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文中老万的认识。(4)、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浓烟》这篇文章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交流。◎生动形象的语言,令文章感人肺腑。(语言)
◎二十多年的坚守,不知不觉地溜达,闪耀着责任与敬业的光芒。(主旨)
-
4、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B、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5、以下文段摘自某同学写的一篇校园生活类的作文,请帮助他修改润色。
①漫步在春日的校园里,三年来的种种似 ( )徐徐展开。②( )传出熟悉的朗朗书声,( )是刚刚用完归位的精密仪器,____……③将滚到脚边的篮球投向篮筐,与争先恐后冲向食堂的同学们相视一笑。④目光掠过“德馨亭”三个字,看竹林洒下绿荫;沿石板路走过环校大道,听雏鸟卖弄歌声。行至东门,见道旁的树上已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似乎是预告着新一个春天的到来,以及我们所奔赴的下一班旅程。
(1)、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幅画卷 实验室里 一间间教室里 B、一首老歌 实验室里 一间间教室里 C、一幅画卷 一间间教室里 实验室里 D、一首老歌 一间间教室里 实验室里(2)、给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3)、该同学发现,诗文作品中,作家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他整理了景物特点与情感倾向之间的一些常见联系。请把空缺的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日月与情感
月常象征思念、孤独,诗人用月亮表达对远方亲友或故乡的思念,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天气转凉,思绪乘着月色飞翔,思念亲人的句子是①“、”。
山水与情感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山水隐喻通达理想之路,路上却遭遇艰难险阻,抒发了诗人无限悲慨的句子是②“ ,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借秦岭云遮雾锁,蓝关大雪拥塞,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的句子是③“?”。
季节与情感
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将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精致描绘出来的句子是④“ , 人迹板桥霜”。
-
6、班级拟开展以“传承劳模精神”为主题的班会,作为主持人,请你为班会拟写一段开场白。
-
7、校宣传部打算在图书馆举办为期一周的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同学们主动“悦”读。请你从下面两幅海报中任选一幅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并进行介绍。
写作提示:①介绍画面内容及寓意;②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③不少于80字。

-
8、在“孝文化”的主题活动复习中,班主任从“孝”字的演变入手,找了下面这幅形象化的图片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文化内涵。请结合图片内容,谈谈你对“孝”的内涵的理解。
写作提示:①介绍图片的内容及寓意;②50字左右。

-
9、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遇见了许多时代kǎi mó。有默默无闻、鞠躬尽瘁的邓稼先,有言行一致、潜心学问的闻一多,也有英勇无畏、坚韧刚毅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中有的人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但他们的精神令人赞叹。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领悟他们的品质之精髓,沿着他们的足迹砥砺。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kǎi mó 鲜为人知
(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
②新时代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光荣使命,
③曾遭受重创的中华民族迎来光明的前景。
④有主动请缨、征战雷场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有坚守一线、助力脱贫的乡村干部黄文秀,有锲而不舍、奋战赛场的游泳冠军张雨霏……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海涵
①女孩爱花,爱花的馥郁,爱花的娇嫩,更爱花灿烂地绽放。读大学时,校园里四季都有花。清晨,走在去上课的路上,女孩总爱细细观赏。
②那日,女孩看到人民海军破浪远航的新闻,雪白的浪花在舰艇周围翻涌,朵朵绽放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海鸥在浪花间追逐嬉闹。
③女孩一下子就着了迷,当一名“浪花白”,成了她的梦想,她想将自己花季的诗和远方放在大海上。
④那年,女孩报名参军,入列海军“浪花白”。
⑤上舰后的第一个月,舰艇靠泊母港。防波堤内平静的海面被风吹皱,泛着一朵朵细小的浪花,如白莲盛开,又如雪花散落,宁静的景色总引得她遐思万千。
⑥第一次出海任务终于下达了。出航前夜,女孩兴奋得接连醒来好几次,她在铺位上翻来覆去,侧耳细听着海水轻拍侧舷的低语……
⑦清晨,舰艇缓缓解缆起航,驶出防波堤,无垠大海平展地铺向天际,一轮朝阳,光芒万丈。舰艏①犁开万顷碧波,向着远方进发。她望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⑧随着军港码头慢慢消失在视线里,舰体开始轻轻摇晃,海上的风越来越大,涌浪也随之增大。
⑨她感到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舰艇抛起来,再压下去,循环往复。女孩头疼欲裂,汗珠滴答滴答地向下淌……
⑩那天,她是被两名战友架着送回住舱的,后续几天,女孩每天都在晕船,整个航次都狼狈得像个丢盔卸甲的“逃兵”。
⑪半个月后,舰艇再次出海执行试航任务。第一天风平浪静,第二天波光粼粼,第三天晚上,突然开始高速航行,航海长告诉大家:“我们要转移海区,去找浪!”
⑫什么?女孩心想:海况这么好的海区放着不用,竟然还要专门去找浪?心中不禁又开始打怵。
⑬航海长解释道:“舰艇要进行大风浪航行测试,需要寻找4米以上的大浪区。”
⑭这天值更② , 航海长特意带上了背包带,准备风浪大起来以后将自己系在立柱上。女孩问:“你不是不晕船吗?”航海长笑了:“海况差时,人人都会晕船,至于能不能坚持工作,就看个人的毅力了。”
⑮说话间,风浪又增大了一些。
⑯女孩紧紧拉住栏杆,望着山一般的浪头从舰艏正面拍过来,舰艏时而被按入海面,时而又被擎向天空。这一次,她将风浪看作“敌人”,将舰艏看作刺刀,舰艏每每被抛起落下,便是消灭了一个敌人。就这样,她靠毅力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浪的考验。
⑰女孩忘记了晕船!这一轮跟更,她学得格外认真。
⑱这次经历,让女孩破茧成蝶成为一名真正的女兵。
⑲女兵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标。为了能独立值更,这个来自祖国西南的女兵,抓住一切机会苦练普通话,很快就取得了独立值更的资格;为了在比武练兵中取得优异成绩,观测、计算、操控、报告,每一个科目都被她翻来覆去地练习了无数次,最后拔得头筹……班长总是笑叹:“别人发愁,愁的是徒弟不用功,成天只知道吃饭。我发愁,愁的是徒弟太用功,不让我吃饭!”
⑳渐渐地,女兵的脸庞添了些许粗糙,语言添了更多自信,嘴角添了几分坚毅,那是在无数次训练和值更中留下的印迹。
㉑这个女兵,成了一名优秀女舰员。
㉒后来,女兵深深地爱上了踏浪远航。
㉓从舰艇母港到亚丁湾约有4400海里,漫漫海路,舟楫万千。
㉔犹记得,一次次胜利完成护航任务时,被保护的商船船员们交口称赞“中国海军是最值得信赖的”。犹记得随舰圆满完成任务时,撤离同胞满含热泪,不住地挥动手里的国旗:“祖国派军舰接我们回家,我们安全了!”感谢人民海军!祖国万岁!犹记得中国海军积极加入为马尔代夫紧急供水等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大国担当表达了普遍赞誉。
㉕在远离祖国的大海上,女兵更加读懂了祖国,更加理解了使命。
㉖“铃铃……”战斗警报再次拉响,女兵快速奔向战位。今年,她已接任班长,站上更高的起点,扛起全新的使命。
㉗春已至,芳菲始。女兵如她最爱的万顷白浪花,向阳生长,肆意绽放……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舰艏(shǒu):舰船的前端或前部。②值更(gēng):夜里值班。兼有巡视和警戒任务。
(1)、选文中的“女孩”是怎样破茧成蝶为“真正的女兵”的?又是怎样成为“优秀女舰员”的?根据选文概括回答。(2)、选文第⑦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⑳段。(4)、阅读第㉔㉕段,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是什么使远离祖国的女兵更加读懂了祖国、更加理解了使命?
(2)从这两段中可以读出女兵怎样的情感?
(5)、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并说明理由。A.迎击海浪的女兵 B.最爱万顷浪花白
-
11、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这匹小马性情温和,也很忠诚,正是因为有了它的保护,我才敢于如此冒险。我刚到这里的时候遭到了这些可憎动物的骚扰……在我还有三个月就要离开慧骃国的时候,恰好赶上它们的全国代表大会,主人以我们区代表的身份去参加大会。这次会议要继续讨论以前的一些问题,事实上它们国家也只有这么一个问题。
(1)、选段中“正是因为有了它的保护”,“它”指的是谁?(2)、慧骃国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它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
12、同学们在班级交流《格列佛游记》的阅读感受,请你参与。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到了一个陌生的陆地,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鼠般大小,A.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把他带到市镇上,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国王相处。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B.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入海中,C.格列佛从木箱爬出完成自救,终于又回到了英国。
(1)、一位同学打算概括大人国国王的形象,请你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个词______(写序号)。A、猜忌阴险 B、博学睿智 C、幽默亲切 D、贪慕虚荣(2)、以上文字是一位同学概括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A、B、C中有一处与原著不符,请找出并改正。 -
13、《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共6分)
-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缘溪行(2)渔人甚异之(3)具答之(4)既出
(5)及郡下(6)水尤清冽(7)佁然不动(8)悄怆幽邃
-
15、古诗文默写
(1) ,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3)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4)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5)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6)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
(7) ,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 ,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9)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 秋思》)
(10) ,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11)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13)既加冠,。(《送东阳马生序》)
-
16、“迅哥儿”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情谊不改;贺敬之走过青春年少的日子,家国依然,眷恋不减;吴伯箫经过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赤心不变……暮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依然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7、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表。
经典
“谈”经典
①_______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_______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约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_______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传是孔子编订的。
(1)、上表的横线上应填的经典著作是( )A、《春秋》《说文解字》《诗经》 B、《春秋》《康熙字典》《楚辞》 C、《资治通鉴》《说文解字》《楚辞》 D、《资治通鉴》《康熙字典》《诗经》(2)、作者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①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作者的两个比喻“一只船”“以筌为鱼”对我们阅读这部书有什么指导意义?【注】①筌(quán):用竹或草编制的捕鱼器具。
-
18、观书
(明)于谦①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②寻芳客,未信我庐③别有春。
[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③庐:书房。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B、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 C、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 D、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2)、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 -
1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骑自行车的方式可多了:我和弟弟并排坐在后面的架上,父亲把脚从车三角架里伸出来,一脚踩脚踏板,一脚撑地,哼着歌,晃晃悠悠地骑回家;父亲把我们兄弟俩放在前面的杠上,身子前倾,小心翼翼地骑;我们还会在车后座上玩捉迷藏,父亲便故意摇晃着身子,吓得我们紧紧抱住他的腰。
④最快乐的是春节骑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去拜年。那时,乡村的道路坑坑洼洼,自行车一路颠簸,我和弟弟却兴高采烈。父亲把车骑得飞快,带起的风呼呼作响。我们的笑声和车铃声在乡村的上空回荡。
⑤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我们家的“百宝箱”。农忙时节,父亲用自行车帮母亲运粮食;赶集时,自行车上挂满了我们买的日用品;父亲还会用自行车载着我们去县城,让我们开阔眼界。
⑥可是,渐渐长大了,我们有了自己的自行车,父亲的自行车便闲置了。后来,父亲的自行车越来越破旧,我和弟弟劝父亲换一辆新的,父亲总是说:“还能用,修修就好。”
⑦如今,父亲的自行车丢了,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青春也随着自行车一起消失了。那辆自行车承载着我们的童年,承载着父亲对我们的爱,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温暖。
(1)、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语“承载”的含义。(4)、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
20、古诗文默写。
(1)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波撼岳阳城。
(3)《卖炭翁》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 , 。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