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5-2026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承德市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知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河北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成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1、“我”是个体,“我们”是群体。“我”是一棵树,“我们”可以是森林,是大地;“我”是一个人, “我们”可以是几个朋友、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国家,甚至还可以是整个地球……
请以《我与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2、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人类学会了如何尊重生命。小文分享了下面的故事。
丘鹬的故事
李青松
在东北,丘鹬是草甸子里常见的鸟。我小时候,在草甸里放牛,时不时就惊起它。当时,只知道它叫“水扎子”。知道它叫丘鹬,是后来上学读书的时候了。
丘鹬体态圆滚滚,肉嘟嘟的。腿短,嘴长且直,头顶及颈项有迷惑其他动物视线的斑纹。眼睛在脑袋上的位置特别靠后,可视范围360度无死角。起飞时头朝下,振翅突突作响。落地时,显得笨拙,就像一块石头从空中掉下来。
虽然也有一双翅膀,但丘鹬不怎么喜欢飞行。即便飞行,姿势也不怎么优雅,歪歪斜斜,潦潦草草。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总是在地面活动。丘鹬天性孤僻,通常都是单独活动。只有天气骤变或者感到不安全时,才会几只或者多只聚集在一起。
觅食时,丘鹬会有些夸张滑稽地摇摆身体,一纵一纵的,像是地面烫脚,不得不这样。我曾认真观察过,有时丘鹬摇摆三四下,迈一步;有时摇摆五六下,迈一步;最多的时候摇摆七下。无规则,无定数。在它的词典里,就没有“速度”二字,看着真是让人着急呀。
某年夏天,我家老牛“大黄”在草甸子上吃草,没有注意脚下,前蹄不慎踩到了什么东西。扑棱棱————草丛里响起一阵阵拍打翅膀的声音,接着,传来吱吱的哀鸣。我到近前一看,原来一只正在“抱窝”的丘鹬,被“大黄”踩伤了翅膀。它完全可以躲避,但为了保护腹部下面三只刚刚孵化出来的肉嘟嘟的小丘鹬,它竟然用翅膀护着,纹丝不动。它宁可自己的翅膀被踩断,也要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我用衣服将翅膀受伤的丘鹬和三只光溜溜的小丘鹬包起来,一阵小跑抱回家,在当乡村医生的姐姐帮助下,给受伤的丘鹬又是消毒,又是上药,又是包扎。结果,丘鹬还是因伤势过重,一周以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我很是伤感,一连几天闷闷不乐。
我决心把那三只小丘鹬养活,每天放学便去挖蚯蚓、捉蝌蚪、拍蚱蜢,装在一个玻璃罐头瓶里,拿回家喂小丘鹬。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纸壳箱子里,盖子上凿了一些透气孔。
它们一听到我放学回来的声音,嘴巴就用力探出透气孔,吱吱吱叫着要食物。
在我的精心喂养下,几周之后,三只小丘鹬渐渐长出羽毛了。某日,我把它们从纸壳箱子里放出来,让它们学走路。开始的时候,它们站不稳,总是摔跟头,但过了两三天,腿部有劲儿了,就可以踉踉跄跄走几米甚至十几米了。而我惊奇地发现,小丘鹬的滑稽步态,以及摇晃几下迈一步的行走方式,根本不是学来的,也不是什么捕猎需要,而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因为,三只小丘鹬失去妈妈后,没谁教它们学走路,也没谁教它们学习捕猎技巧,一切全凭它们自己的本能呀。
是的,丘鹬的行走方式相当怪异,是鸟类中颇具特色的。行走过程中,它的头和脖子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身体却不断地移动,一纵一纵,反复摇晃,仿佛心里装着许多事情,每迈出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也许,这就是它们的生存智慧。以我的学识,还无法解释此种行走方式的道理,但可以肯定,这样的行走方式绝不是为了搞笑。
在别人看来,三只小丘鹬长相都一样,但我心里清楚,它们是有区别的。一只背部有明显的三道条纹,机警,好斗,经常欺负另外两只。一只爱“溜边”,不争不抢,一副受气包的样子。一只总爱梳理羽毛,嘴巴不停地敲击,眼睛时不时看看天空。
某个星期天的清晨,我发现纸壳箱子里少了一只小丘鹬,正是那只不安分的。我房前屋后地找,不见踪影。姐姐也帮我找,还是下落不明。问邻居,也都说没看见。去哪里了呢?我急得满头是汗,心想,是被老鹰吃掉了?还是被黄鼠狼叼走了?
“在这儿呢!在这儿呢!”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姐姐的喊声。我循声跑了过去,原来,姐姐在河边草丛里发现了它。它正撅着屁股,用嘴巴从泥地里往外拔一条红色的蚯蚓。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或许,野性就是不受控制,自己觅食,自己捕猎,自由自在。
我知道,小丘鹬终究属于自然,是该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又过了几周,终于有一天,我把三只小丘鹬抱到我家屋后一个草垛上,然后转身离开。它们吱吱吱地叫着,急呀。我故意不回头,大步向前走。忽然,我听到身后传来突突的翅膀振动的声音。
我想笑。但倏忽间,眼眶湿润了。
(有改动)
(1)、下列关于丘鹬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鹬行走方式怪异,步态十分滑稽,太慢的速度让人看着真着急。 B、“抱窝”的丘鹬是尽责的母亲,在危险面前护着孩子,纹丝不动。 C、丘鹬天性孤僻,通常都是单独活动,喜欢自由,总爱飞来飞去的。 D、三只小丘鹬各有特点,或机警好斗,或不争不抢,或爱梳理羽毛。(2)、文中写的哪些事能表现“我”对三只小丘鹬的爱?请简要概括。(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各有什么表达效果?①丘鹬体态圆滚滚 , 肉嘟嘟的。
②即便飞行,姿势也不怎么优雅,歪歪斜斜 , 潦潦草草。
③腿部有劲儿了,就可以踉踉跄跄走几米甚至十几米了。
(4)、“我想笑。但倏忽间,眼眶湿润了。”这句话蕴含了“我”哪些复杂的情感?关于如何尊重生命,你从“我”和小丘鹬的相处中得到哪些启示? -
3、同学们从《湖心亭看雪》和《次北固山下》中发现,“舟船”联结了人与自然。小文进一步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研究。
材料一:
舟船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舟船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满载着人类的志趣情感和文化精神。
在一系列以舟船作意象的诗词中,以写离愁别绪的最多,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写了带着向往之情的别离。不安定的共性使舟船负载了漂泊感,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充满了羁旅的惆怅。古人还用舟船比喻实现理想的条件,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没有舟船,则无法成功到达彼岸。诗人心情愉悦之时,舟船在诗人眼底顿时显得轻快起来,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行船轻如无物,诗人历尽艰险忽遇赦的那份欢悦之情可想而知。
(整理自《古典诗词中的舟船意象》)
材料二:
中国造船历史已有数千年。追溯历史,中国的造船能力又是怎样的呢?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楼船就是典型的代表作。秦始皇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到了汉朝,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
到了唐宋时期,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造船数量不断增多,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唐朝舟楫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结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竞达1500吨以上。
在经过秦汉和唐宋两个发展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均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才逐渐失去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
(整理自《中国古代造船业》)
材料三:
“在这艘小小的游船上,中共一大圆满闭幕,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面对前来参访学习的游客,红船小讲解员莫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解着。
“在这里当志愿讲解员,你有什么收获?”面对游客的提问,莫同学说:“我学习了专业的党史知识,了解了战火纷飞年代里不朽的精神,感受到了先辈们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这些事迹和精神,让我明白,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一番对话,引来阵阵掌声。“红色基因代代传啊!”有参观者点赞说。
嘉兴南湖上这艘象征中国革命航船扬帆起航的“红船”原物在抗日战争时被损毁。大家现在看到的“红船”,是1959 年在南湖建立革命纪念馆时按原样仿制的。“红船”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建党伟业的重要标识与党开启跨世纪航程的经典意象。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
材料四:
2025年1月 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数据,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为、4818、11305、20872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 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0年至2023 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数据如下表所示:
2020年至2023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统计表
(数量单位:万载重吨 占比:占世界市场份额)
年份
造船完工量
占比(%)
新接订单量
占比(%)
手持订单量
占比(%)
2020
3853
43.1
2893
48.8
7111
44.7
2021
3970
47.2
6707
53.8
9584
47.6
2022
3786
47.3
4552
55.2
10557
49.0
2023
4232
50.2
7120
66.6
13939
55.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有关单位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了在绿色海事技术与装备领域的竞争力,推动了航运造船的低碳转型。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连年增长, 从2021年的31.5%逐年增长到了2024年的78.5%。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
(1)、小文对材料中“不同的船”的理解,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李白诗歌中的“孤帆”和“轻舟”,分别寄托了他的欢悦之情和别离之意。 B、楼船是秦汉时期造船业代表作,秦始皇用它组织过一支50万人的作战船队。 C、现在南湖上的“红船”是1959年按原样仿制的,原物在抗日战争时被损毁。 D、我国绿色动力船舶手持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连年增长,2024年达到78.5%。(2)、小文对中国造船能力的分析,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是我国造船业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的舰队中已经配有各种作战舰只。 B、宋代已经使用船坞,所建造用于出使朝鲜的“神舟”载重量竞达1500吨以上。 C、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2024年占世界市场份额均超50%,连续15年全球第一。 D、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至2023年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年攀升。(3)、小文根据材料进行了以下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舟船意象所承载的志趣情感和文化精神,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唐朝先进工艺提高船的强度,当代技术创新促低碳转型,技术推动了文明进步。 C、明朝造船业达到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并且推动世界文明达到了顶峰。 D、见证建党伟业、开启跨世纪航程的南湖“红船”,、为中华民族注入信仰的力量。(4)、你读了小文的材料,觉得除“舟船”之外,“桥”也值得研究,于是借鉴小文的思路,整理了关于“桥”的材料。请分别概述你整理的四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
4、阅读
【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表现时序更替、蕴含自然理趣的是哪一联?(2)、“我的书签”设计展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启发,请你仿照小文批注的方式,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一句批注。 -
5、“我见青山多妩媚”:古代诗文中有很多书写山川之美的作品,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观照和体悟。同学们做了整理和归纳。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与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①石台。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注]①趺坐:盘腿而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及下船/徐公何能及君也 C、山空人静/空乏其身 D、时闻风铎/唯闻女叹息(2)、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B、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C、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D、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
(4)、这两篇小品文都书写了人与自然的相遇,请结合文段完成表格。所记之事
所写之景
所抒之情
画面
特征
异
同
甲文
①
湖中雪景
寂寥空旷
淡淡忧思
④
乙文
虎丘夜游
山中夜色
②
③
-
6、默写(1)、以下是小文书签的备选诗文,请根据课本帮他补写完整。(六句只选四句)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小文归纳了具有问答形式的诗句来设计书签,请根据批注帮他补写完整。诗句
小文的批注
出处
①?。
叩问自我,吐露高远心志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 。
以问入题,极写泰山高大
杜甫《望岳》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融典入问,抒发报国理想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7、任务三:以下是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参加。(1)、书桌命名。为书桌命名,宜有文化意蕴。以下两个名称均由古代诗文化用而来:请选择一个作为你书桌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①陋桌 ②方塘
(2)、课桌公约。同学们讨论课桌使用公约,小文援引闻一多先生书桌零乱的例子,认为课桌上的物品没必要摆放整齐。请你反驳他。(3)、未来课桌。同学们想象未来课桌可能具有的新功能。小文说:“我希望课桌具有实时投屏功能。”你说:“。”小文说:“我们想象的新功能都对学习有帮助,希望未来能实现!” -
8、任务二:以下是小文写的宣传海报,请你检查。
书桌,我的成长伙伴
①家里的书桌、学校的课桌。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②让我们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使用它,发挥想象去设计它、打造它。③下周,大家期待已久的“我与书桌”文化周终于要来了。④活动丰富,快来参加吧!
海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9、任务一:以下是小文在文化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稿片段,请你审读。
书桌书桌,有书之桌。我们如能好读乐读,让书桌名副其实,常盘桓流 lián于这小小天地,可在有限中建构无限。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却( ),说:“我何曾有意地糟tà你们,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作家冯骥才的书桌,三十年来一直放在主人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它的更深处似乎潜藏着丰富的思想。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fù 潜藏cáng B、名副其实fú 潜藏zàng C、名副其实fù 潜藏zàng D、名副其实fú 潜藏cáng(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联 / 榻 B、联 / 蹋 C、连 / 榻 D、连 / 蹋(3)、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求甚解 B、不足为据 C、不以为意 D、不言而喻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风雨。在犯了错的时候,你是否总是急于辩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否总是牢骚满腹;在经历失败的时候,你是否总是怨天尤人……
林清玄曾说,他在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不可避免的摔倒。他的母亲总说,这不是他的错,或是怪罪横生的树枝,或是怪罪不平的土地……怪无可怪的时候,甚至归咎于风。直到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在风中跌倒不为风,是我自己不小心。
这也启示了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不找借口,直面问题,勇于承担,才能获得成长。
请你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经验,以“风中跌倒不为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____。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____地响。
(节选自朱自清《春》)
【乙】
①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②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节选自老舍《春风》)
(1)、请根据原文补写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甲文中的画线句子。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阅读乙文,比较济南的风与青岛的风有何异同?完成下面表格。相同点
不同点
济南的风
①
③
青岛的风
②
④
(4)、甲、乙两文同是写春风,作者对春风的情感却不同,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
12、仿写句子。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奉献者的身影。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一方土地;如果我是 , 我将;如果我是 , 我将。
-
13、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副对联,上联就引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大不同,看____,抱荷无与青山老;
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____。
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 C、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
14、一大早,小越走进阅览室,发现不少同学已经来了。以下最能表达他心情的是(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
15、不是病句的是( )A、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舞台上。 B、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C、他的革命形象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分析入木三分 , 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B、他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心仪的高中。 C、老师的一番话耐人寻味 , 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D、升旗仪式上,同学们孜孜不倦地听着校长讲话。
-
17、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且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蒸融 枯萎 锻炼 语重心长 B、考验 惩诫 嗅觉 羞溃难当 C、翡翠 咪缝 抽噎 美不胜收 D、厨窗 乖巧 陪育 死得其所
-
18、资料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qīng) 花蕾(lěi) 鸣啭(zhuàn) 玲珑剔透(tì) B、气氛(fēn) 剥皮(bāo) 迸裂(bèng) 戛然而止(jiá) C、间断(jiàn) 搅和(huo) 刚劲(jìng) 威风凛凛(lǐng) D、纬度(wěi) 藤蔓(wàn) 潜水(qiǎn) 张灯结彩(jiē)
-
19、“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20、文学长廊发出无数坚定的声音,让我们聆听勇者心声,思考勇者本源。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② , 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③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释】①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湓口放船归:湓(pén)口,古城名。是诗人54岁时创作于东归江行途中的一首词。②白苹红蓼:白苹,多年生浅水植物。红蓼(liǎo),长在岸边比较常见的植物。③菱芡(qiàn):两种水生植物。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沧浪亭记(节选)
苏舜钦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① , 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②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③。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④ ,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⑤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释】①北碕:北边曲岸上。②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③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④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⑤闵:同“悯”,悲悯。
(1)、请依据“归”字意义的演变过程,为选项中的“归”选择合适的义项。
本义:①女子出嫁。
引申义:②回去;③归还;④归依,归属;⑤结局。
A.湓口放船归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至则洒然忘其归
(2)、《湓口放船归》上阙“映一蓑新绿”一句中“映”“蓑”二字用得颇为巧妙,请联系前后句说说妙在哪里。(3)、文言虚词不“虚”,常能表达特定语气凸显作者的情感。下列句中的加点语气词如何朗读才能表达其情感,请分析并说明理由。①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②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4)、“归”是一种选择。请联系以上三篇选文,谈谈三位文人的“归”分别是怎样的选择,以及你对他们的选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