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小学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荣怀小学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期中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鹭》一文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B、《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自豪之情。 C、讲述《牛郎织女》时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D、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
2、将序号写在括号里。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喜鹊、灰雀以及各种有名的、无名的鸟在田野上飞来飞去。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C、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D、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
3、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成,并选词填空。(1)、
丰 足
处积
望眼
足智
呕心
众 拱
(2)、上述词语中,与俗语“盼星星盼月亮”意思相近的是“”。(3)、像画横线词语这样形容国家太平,人们生活安定的词语还有:、。(4)、正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付出,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飞速发展。(选词填空) -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桂冠(guān guàn)
勉强(qiǎng qiáng)
玲珑剔透(tī tì)
间隔(jiān jiàn)
执拗(niù ào)
丢三落四(luò là)
-
5、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叩开汉语之门,迈入文学diàn tang。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穿越到战国,观廉颇和蔺相如tóng xīn xié lì保卫赵国;也可以回到抗战时期,看冀中人民xiū zhù地下堡垒保卫家园;还可以在清水田里,赏白鹭觅食,bǎo lǎn那qiàn在jìng xiá里的美丽画卷;更可以在桂花树下,yōu rán品尝用桂花做的gāo bǐng , 沉 jìn在迷人的桂花香中……
-
6、习作
假如有一天,你所喜欢或敬佩的书中人物可以穿越到你的身边,你想为他(她)介绍些什么呢?可以是我们兴化的一个好地方;可以是你身边的一个好伙伴;可以是你最近的一个观察发现;还可以是你创编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任选一方面内容进行介绍,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习作小锦囊:介绍好地方时可以分段写出推荐理由;介绍人物时可以通过事例写出人物特点;介绍观察发现时可以写出事物发生的变化;介绍故事时可以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同学们,本次“跟随书本去旅行”的研学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参与。活动虽结束,但我们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愿同学们在未来的旅途中,继续发现美好,感受世界的广阔!
-
7、课堂演讲
同学们,本次“跟随书本去旅行”的研学活动已接近尾声。研学期间我们以书为舟,以字为帆,遨游在课内外阅读的海洋中,了解了许多书中故事,结识了许多书中人物。其中你最喜欢或最佩服的一个人物是谁?请你结合所阅读的内容,以“这个人,不一般”为话题,在班级做一次小演讲,注意演讲的格式。
-
8、阅读《登泰山观日出》,完成练习。
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上泰山观看日出。
②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就有多高”的感觉。
③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④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⑤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⑦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⑧“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闻名中外:
情不自禁:
(2)、读完文章,我发现作者是按顺序来写的。整个观看过程中,作者观察细致入微,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写出了太阳上升的过程。你看,起初东方天际出现了、接着底部微露出色,最后颜色加深,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再瞧,那形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弧形的边”→ →火球。(3)、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泰山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自己的阅读发现。(4)、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试着向家人或伙伴推荐泰山这个旅游胜地。(至少写出两点推荐理由) -
9、非连续文本。
某某小学学生2023年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
近视情况(各年级近视学生所占比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1.8%
25.2%
32%
33.6%
47.1%
51.3%
近视原因 (各类近视原因所占比例)
玩电子产品
看电视
看书
书写姿势
遗传
其他
23%
20%
21%
15%
其他
12%
(1)、阅读上面表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从表格来看,该小学近视率最高的是一年级,近视率最低的是六年级。
②从表格来看,该小学学生的近视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③从近视的原因分析来看,我们发现造成该小学学生眼睛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玩电子产品。
(2)、现在各学校眼睛近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此你也感到很担忧,请你向同学们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10、书本是一位无声的向导,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想象的世界里飞翔。下面让我们携手走进阅读的奇妙世界,跨越课堂与生活的界限,探寻智慧的宝藏。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完成练习。
①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在读到选段第一部分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你判断一下,这个问题属于。A. 针对文章内容提问
B. 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C. 联系生活经验提问阅读选段后,你也来提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画线句子中,“没有”一词重复出现四次,有人觉得这样不简洁,想把它改成“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你同意这样的改法吗?为什么?(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诗句。读到这句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生动地描绘出来。作者把这句引用在选段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技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 作者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
C. 作者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当时的雪下得很大。
-
11、“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跟随书本去旅行,伟伟同学留下了许多思考与疑惑,请试着帮他解答。(1)、《新语文·想当太阳的小狗》:文中叫“格琳霓”的小狗想当太阳、云彩、大风、蚁垤……总之,他就是不甘心当一只普通的小狗。但到最后,他却选择做回了小狗。这是为什么?( )A、它正确认识到了自己,觉得做自己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B、它发现变成其它事物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太累了。 C、它要变回小狗后与花草交谈。(2)、《新语文·哦!冬夜的灯光》:文中的医生是如何找到发高烧的婴儿家的呢?( )A、农场主打电话为医生指引路线 B、医生本来就熟悉路线 C、其他农家开亮灯,为医生引路(3)、《中国神话故事集》(袁珂):在神话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神是 ( )。A、女娲 B、盘古 C、王母娘娘(4)、本学期,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故事,里面的很多人物个性都很鲜明。假如有机会让你选择一个同伴和你一起去旅行,你最想和谁一起去?(填神话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为什么选择他(她)?因为。
-
12、“跟随书本去旅行”,途中的每一段风景,每一个瞬间,每一段经历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接下来,让我们游走于字里行间,用笔尖捕捉旅行的精彩瞬间,让回忆在纸上绽放。(1)、涵涵同学携书同行,漫步在旅途的风景里,记录下了这些内容,请将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赏山水之美:站在海塘大堤上,我看到“那条白线很快地 , 逐渐 , 变粗,。”行走在洒满月光的乡间小道上,我感到“细细的溪水,流着和的香味,流着。”日暮时分,漫步在江边,我见到“一道残阳铺水中,。”靠近旁边的山林,我欣赏到“ , 复照青苔上。”
品诗词之妙:《鹿柴》中“ , ”以人说话的声音反衬出了空山的寂静;《雪梅》中“ ,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梅、雪为“争春”互不相让的情态;《题西林壁》中“ , ”则蕴含着“不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很难认清事物真相和全貌”的道理。
悟生活之道:立秋之后,天气会渐渐变凉,正如谚语中所说“ , 。”而且每下一场秋雨后,天气就会降温一次,难怪奶奶平时经常说“ , 。”不过,霜降后的果实却非常甜。通过查阅资料,老师讲解,我们会发现那是因为作物受低温影响的结果。看来,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 , , , , 笃行之。”
晓书中之事:读“女娃游于东海, , 故为精卫, , 以堙于东海。”我知道了《精卫填海》的故事;读“嫦娥应悔偷灵药,。”我了解到《》的神话传说。
(2)、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积累经典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素养。跟随书本去旅行,鹏鹏同学摘录下了这样的经典诗句来丰富自己的学识,请将空缺的诗句补充完整。马上相逢无纸笔,。 , 二月初惊见草芽。
, 日夜东流无歇时。长安回望绣成堆,。
时人不识农家苦,。百啭千声随意移,。
-
13、关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蝴蝶的家》是一篇散文,文中的“我”为雨中的蝴蝶深感担忧,不断寻找蝴蝶的家,最终找到了蝴蝶的家,表达了作者对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B、《雪梅》中,诗人难以评议雪、梅的高下,是因为它们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怕评议不好得罪它们。 C、《普罗米修斯》一文主要讲述了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勇敢“盗”取火种,遭受到大力士残酷的惩罚,后来得到宙斯的救护,终于获得自由的故事。 D、《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是因为小姑娘受到豌豆的鼓舞渐渐好起来,母亲也因此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
14、下列句子的表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啊?我真为蝴蝶着急。 C、蝙蝠是靠什么进行夜间飞行的呢?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D、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一进来,吵闹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B、即使他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C、他喜欢随遇而安 , 总想去改变世界,做生活的强者。 D、校园里的紫藤花开了,一朵挨着一朵,一串连着一串,密密麻麻。
-
16、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B、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 C、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惜) D、但闻人语响(听)
-
1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按照 奥密 曾今 刀枪不入 B、既使 僵硬 苍蝇 横七坚八 C、滋润 均匀 违抗 毫不可惜 D、茂盛 架驶 严历 人声鼎沸
-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蕊(xīn) 霎时间(shà) 水篼(jiàn) 半明半昧(mèi) B、窗框(kuàng) 荧光屏 (yíng) 坍塌(tān) 未卜先知(bǔ) C、潜入 (qiǎn) 家雀儿 (què) 豆荚(jiá) 愤愤不平(fèn) D、气氛(fèn) 黑黝黝(yǒu) 骤雨(zòu) 惊慌失措(cuò)
-
19、开 场 白;同学们,“跟随书本去旅行”的研学活动即将开启,请大家认真阅读下面的一段开场白,并将其补充完整。
本次研学,活动多多,挑战多多,趣味多多。途中,你会跟随作者来到盐官镇,登上海塘大dī领略漫天卷地而来的钱塘江大cháo的浩荡气势;会和小伙伴qiān着手一起走在铺满鹅luǎn石的小道上欣赏月下的庄 jia地;会了解到科学家经过反fù研jiū发明出的雷达;会观察到爬山hǔ那长在jīng上叶bǐng 处反面的脚爬墙的整个过程;甚至会认识到用fǔ头pī开天地,并用身躯顶住天地,最后lèi得精疲力jié倒下去化身万物的巨人盘古。
-
20、“推荐一个好地方”是我们选拔宣讲员的重头戏。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独特的西双湖,还是丰收的田野……请你把它推荐给大家!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能把推荐的地方介绍清楚,推荐理由写充分。③书写规范整洁,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