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浒传》中有108位英雄好汉,请你为宋江制作一份“英雄卡”。

    英雄卡

    姓名:宋江

    别名:

    性格特点:

    与他相关的故事或情节:(1个)

  • 2、 明明是个故宫迷,五一假期,明明的姑姑一家要去故宫旅游,邀请明明做他们的特约讲解员,为他们介绍故宫。明明了解到姑父对故宫的太和殿最感兴趣, 打算重点讲解太和殿,于是上网搜集了如下资料。

    俗称

    殿内图案

    建筑规模

    主要用途

    金銮殿

    以龙为主

    高二十七米左右,面积近两千三百八十平方米。

    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样介绍故宫的太和殿呢?结合搜集的资料,写一写吧!

  • 3、按要求完成句子。
    (1)、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照样子写一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例: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 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 白天心神不宁, 晚上也无法入睡。

    (2)、体会例句中的表达特点, 再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读下面的例句,然后运用静态描写的手法写出“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

    例: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 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文段。(提示:1个语病,1个错别字,1个标点)

    这个学期,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经点阅读。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一起读了“三国演义”阅读使我们加强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 4、根据所学内容作答。
    (1)、 夏季的乡村是忙碌的。在这农忙时节,小孩也没有闲着,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 兴》写到: , 。”
    (2)、王之涣在《凉州词》中用“ , 。”抒发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3)、翁卷笔下的《乡村四月》让我们看到春天如画一般的美景,令人向往: , 。”
  • 5、在赛后的交流会上,小林 chéng rèn(          )他们组在动作的 shú liàn(          )程度上确实不如第一名。他对队员们说:“ 赛前大家一起chimóu huà cè (          ),比赛中一次 次突破自己,这已经很成功了。” 李老师向他们投去了zàn xi(        )的目光。
  • 6、正所谓“____ ,____ 。”一向铁石心肠的他,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也拿 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横线处应该填(    )。
    A、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B、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C、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D、多行不义      必自毙
  • 7、下列课文与作者对应不符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B、《草船借箭》——罗贯中 C、《青山处处埋忠骨》——年维佳 D、《跳水》——冯骥才
  • 8、下列句子中, 对于时间的体验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苍蝇和蜘蛛来了又去了。 B、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C、这次手术, 对于沃克医生而言, 似乎过了半个世纪。 D、雾散时, 听到呐喊声的曹操知道上了当, 短短几分钟就像在三国之争中穿梭了几十年。
  • 9、未与 “  五千仞岳上摩天” 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0、李白弱冠之年登上庐山,并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他创作这首诗时年龄是(     )。
    A、十三四岁 B、三十岁 C、二十岁 D、十五六岁
  • 11、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下列对同学言行的描写中,加点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交流活动上,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地发言。 B、王宁的话真是一针见血 , 让同学们顿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C、张明胸有成竹地说道 :“ 按照我的方法读书,不确定会不会有效果。” D、交流活动结束,同学们按照要求,手忙脚乱地整理好教室,有序离开。
  • 1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是:(    )
    A、敲成玉磐穿林响(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B、青春作伴好还乡(年轻的时候) C、南望王师又一年(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D、一个个序齿排班(按照年龄大小排好顺序)
  • 13、下面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溺而不       正 B、孤城遥玉门关       一无际 C、吾盾之        D、官军收河南河北       鸡起舞
  • 14、 下面是小文整理的易错字。其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胸膛  妒忌  疑或 B、蔚问   奔赴  崭新 C、屏障  瞄准  附庸 D、摔跤   由中   衔接
  • 15、以下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huái)             性(bǐng) B、裂(bèng)              恶(zēng) C、笑(huá)                 蓝(zhàn) D、扣(niǔ)                 踌(zhú)
  • 16、将下列《颜勤礼碑》(局部)正确地抄写下来,做到行款整齐、美观。

  • 17、成长中,我们总会犯错,但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摔倒”,学会长大。以“我错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 18、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回目摘选)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阅读回目,我知道课文《猴王出世》选自第回,唐僧在(填地名)收猪八戒为徒,在第二十七回,唐僧遇到了妖怪
    (2)、看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我大致能猜到这一回的主要内容是:
    (3)、读完《西游记》,我知道唐僧西行一路走过的国家有:
    (4)、唐僧师徒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说说理由。
  • 19、现代文阅读。

    笔墨童年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蘸来蘸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哆哆嗦嗦将水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  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一开始就有李白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左右,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目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仗,行至今日。

    (1)、文中哪些事说明了乡间百姓对字纸的无比敬重?请概括其中的两件。
    (2)、“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的主要原因是(    )。
    A、“我”有老师们的亲自指点。 B、“我”四岁时就开始练毛笔字。 C、“我”得到了老师们太多关爱。 D、“我”上课时都是用毛笔记录。
    (3)、对“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渔民觉得写了毛笔字的纸是最沉的。 B、渔民觉得有字纸保佑,心里最踏实。 C、渔民觉得有了字纸相助,能多打鱼。 D、渔民觉得出海前请人写毛笔字最重要。
    (4)、短文划横线句子写出了冬天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5)、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 2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相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壶”(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羸”(léi),瘦弱。“诋”(dǐ),诋毁;“祇”(qí),地神。“戊”(wù),天干的第五位:“戌”(xù),地支的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g),武器,军队,军事。

    【材料二】据《新疆日报》报道,乌鲁木齐某企业要印制包装袋,某印刷厂接下了那批活。待交货后,这家企业发现包装袋上的“乌”变成了“鸟”,于是“乌鲁木齐”被印成了“鸟鲁木齐”。于是,该企业拒不收货,要求印刷厂重新印制。印刷厂只好重新印制,遭受了重大损失。

    【材料三】“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口”指____;“月”指____;“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

    (1)、根据材料一,下列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庭____    ②____弱     ③神____     ④____卫  
    A、壹   赢   祇   戍 B、壶   羸   诋  戌 C、壶   赢   祇   戎 D、壶  赢   诋   戊
    (2)、材料二中,导致印刷厂重大损失的原因是(    )。
    A、印刷厂原材料成本上升 B、印刷厂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C、印刷厂印错了字,被要求重新印制 D、印刷厂印刷的产品没有卖出去
    (3)、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三中的四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危机意识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4)、读了以上三则材料,联系生活,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上一页 221 222 223 224 2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