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语想向大家推荐科普作品,下面哪个作品不合适?( )A、《十万个为什么》 B、《灰尘的旅行》 C、《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D、《繁星》
-
2、下面是红星小学四年级(2)班同学们关于“与朋友相处的秘诀”的讨论记录,仔细阅读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小优:“言必信,行必果”,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
小新: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要时常送朋友一些贵重的礼物,讨他们欢心。
程程:朋友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互相帮助和扶持。
小翼:和朋友相处不能自私,要懂得分享。
(1)、上面的秘诀中,我认为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不合理的,我的理由是(2)、从同学的发言中我总结出与朋友相处的秘诀:①诚实守信;②; ③。
(3)、我认为和朋友相处的秘诀还有。 -
3、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读例句,体会冒号的用法,照样子写一写春雨的顽皮。
例:什么东西响了一声,他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春天的雨就是顽皮:。
(2)、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写。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 ,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3)、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在联欢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好评。(4)、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改为转述句)(5)、读例句,注意加点的字,照样子写一组连续的动作。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瞪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妈妈下班回到家, 。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诗词之美,在于其描绘的生动画面。“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亡赖,”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之乐。诗词之美,还在于其表达的高远志向。“洛阳亲友如相问,”蕴含着王昌龄冰清玉洁的品格,“已是悬崖百丈冰,”象征着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志。诗人艾青也认为:“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有的雨来,有的黄继光,有的船长,还有 的车胤……(填写四字词语)。(3)、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想再继续努力的时候,我会用名言“老来方知读书迟”来勉励自己,也会引用名句“书山有路 , 学海无涯”来告诉自己唯有努力,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的所见所闻。 B、《琥珀》是一篇科普文,运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C、《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情绪以及诗人玉洁冰清的节操。 D、《白鹅》一文的作者是丰子恺,通过描写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表现了鹅的高傲。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大爷特别小气,一毛不拔,我们可以称他为应声虫。 B、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不能老当个变色龙。 C、他没什么本事,却装样子吓唬人,就是一只纸老虎。 D、他在工作中像领头羊一样默不作声,踏踏实实地工作。
-
7、 下面句子中的“窗口”,与“请帮助我关掉显示屏中的窗口”中的“窗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B、这里是影院售票的窗口 C、互联网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D、打开多个窗口容易使电脑卡顿
-
8、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B、这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让我忍不住拍手叫绝。 C、从远处传来的地震声振奋不已 , 让人们感到很害怕。 D、中国航天事业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
9、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时间也有感情,她让门前的那株老榆树,笑满了皱纹。 C、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10、“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中的加点词语可以替换为( )。A、破灭 B、漫步 C、消灭 D、磨灭
-
1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肝脏 麦秆 栏杆 B、交换 唤散 焕发 C、俏丽 陡峭 哨所 D、英俊 险峻 骏马
-
1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扭动(niǔ) 绮丽(qí) B、污垢(hòu) 蜿蜒(yǎn) C、 屡次(nǔ) 徘徊(huái) D、倔强(jiàng) 伺机(sì)
-
13、 读拼音,写词语。
五一假期,零陵文旅热力全开,文化活动与科技融合。夜幕降临,原本jì jìng( )的古城变得热闹非凡,千架无人机穿越时空suìdào( ),向我们jiè shào( )了永州八景,勾勒出了柳宗元、怀素等历史人物形象。AI中医机器人还提供了jiàn kāng( )问诊服务,让科技与中医引发游客热议。
-
14、 请你正确、工整地把词语抄写在田字格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15、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请你以“他 了”为题完成习作,要求:①添加“生气”“伤心”等表示内心感受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回想当时情景把事情写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准确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
16、课外阅读
革命烈士夏明翰
夏明翰从 1919年组织焚烧日货到1928年被杀害,革命生涯短暂而绚烂。时间( )短,( )他因认准了共产主义而生爱,并因爱而义无反顾。①他太执著于所追求的主义了,以至当白色恐怖弥漫整个中国时,夏明翰悲愤不已,拿起笔在一张载有革命同志被杀害的《民国日报》上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1921年,夏明翰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以党员身份行走在革命道路上的7年间,他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工作类型繁杂多样,来回调动更是频繁无章。可他每得到一次机会,都格外尽心尽责,格外执著,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追寻理想的赤子之心把他烫得热血澎湃。
不幸的是,这个比贾宝玉强多了的斗士,却终究没能逃脱无耻的背叛。
1928 年初,中共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同年3月18日,夏明翰从谢觉哉处得知交通员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当他返回汉口东方旅社准备转移时,叛变的宋若林带着反动军警将夏明翰逮捕。
短短两天,夏明翰便接受了多次审讯。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庭审记录:
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
②“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 , 这叫以毒攻毒。”
一番话,把审讯者驳得哑口无言。最终,失去耐性的敌人在两天后对夏明翰执行枪决。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刑场,就义前,敌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生命绝唱,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夏明翰的一生是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路途中度过的。出生于官宦家庭的背景,为他的毅然决然做了更为深刻的注脚。家庭的决裂,正义的追求,主义的执著,情感的投入,一切都在他的心中贪婪地生长着、奔涌着,孕育了那响彻时间轮轴的绝命诗句,焕发了一个纯粹革命者永恒的耀眼光芒。
(1)、解释词语。哑口无言:(2)、请读第一自然段,为下列句子选择最合适的关联词( )。时间( )短,( )他因认准了共产主义而生爱,并因爱而义无反顾。
A、既……又…… B、虽……但…… 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画线句子①,通过对夏明翰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夏明翰怎样的内心?( )A、喜悦 B、同情 C、悲愤 D、恐惧(4)、画线句子②用什么描写表现了夏明翰对敌人的讽刺与藐视?(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5)、在7年的革命生涯中,夏明翰做过哪些事情?请读一读文段再写下来。(6)、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之情。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条具体做法。 -
17、课内阅读
文段一: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 就开一朵花 , 愿意结一个瓜 , 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 一朵花也不开 , 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 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文段一选自课文《》,作者是萧红。(2)、请找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下来:。这一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花、、、倭瓜、黄瓜、等的描写表现这一中心意思的。(3)、画波浪线的句子,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动植物真是啊,我很快想到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它们,那就是。(4)、读文段,再联系课文全文,我们感受到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花园、菜园,更是“我”眼中的 , 让作者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我们能深深感悟到作者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5)、请再读波浪线的句子并仿写句子:愿意就 , 愿意就。
-
18、假如你是名著馆讲解员,请任选一位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设计讲解牌。
人物:
讲解词:(至少用1个书中事件+1个性格词)
示例:鲁智深——他拳打镇关西 , 是一位行侠仗义的真英雄!
-
19、下列不属于中国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西游记》
-
20、日积月累
研学小组行至零陵农家,看见小孩在桑树下种苗,大家立刻想到古诗“童孙未解供耕织,①”。忽有牧笛声自远处传来,发现小孩子骑牛吹笛,正是“牧童归去横牛背,②”。
夜宿愚溪畔,老师轻吟:“人闲桂花落,③”,我们闭眼感受山风停下来时的空寂。
归程中谈及怀素草书,导游笑说这位零陵狂僧“隔着门缝吹喇叭——
④”(歇后语),他的字连长安皇帝都慕名求取!
作为永州学子,我们敬佩诗人“黄沙百战穿金甲,⑤”的顽强精神;眷恋家乡“慈母手中线,⑥”的温暖亲情;读懂“君子坦荡荡,⑦”的胸襟;遥望“故人西辞黄鹤楼,⑧”的远行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