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起舞(枝叶扶疏的样子) B、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C、顾影自怜(回头看,泛指看) D、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A、渲染(xuān) 苍穹(qióng) B、迂回(yū) 旖旎(yǐ) C、花蕾(lěi) 冠冕(guàn) D、参差(cān) 妩媚(wǔ)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一碧里 ②翠色流 ③孤芳自
④群马疾 ⑤飘带舞 ⑥硕大无
(2)、词语⑥的反义词是。词语和都是形容绿的,其中词语形容绿的程度深,词语形容绿的范围广。(3)、走进这的草原,看着的青草,望着远处主人们欢迎客人的场景,老舍不由得陶醉其中。(选词填空,填序号) -
4、看拼音,写词语。(1)、冬天的bō li上常常都是雾气,一片mó hu。我喜欢用手指画出不同的图案,透过那些 xiàn tiáo去kuī jiàn不同的风景。(2)、这个假期我没有fú àn苦读,而是开启了草原之旅。夏日的草原没有令人心烦的chán míng声,只有不时传来的mǎ tí声,让人愈发心境开阔。吃过了特色的奶dòu fu , 我换上蒙古族的特色服饰,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草原上疾驰。
-
5、阅读下面的问题清单,并完成练习。
①反复写“着急”会显得重复吗?
②蝴蝶有家吗?
③为什么反复写“我”为蝴蝶着急?
④其他昆虫的家又在哪里呢?(1)、我发现问题和可以合并。(2)、以上问题中,从题目的角度提问的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是(多选);引发深入思考的是。(3)、我提出的问题是: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
6、现代文阅读理解。
苍蝇和宇宙飞船
苍蝇的嗅觉很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产生嗅觉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物质的气味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出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仪;分析仪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根据短文内容,把苍蝇辨别气味的示意图补充完整。(填序号)A.触角 B.神经电脉冲 C.嗅觉神经细胞
(2)、小型气体分析仪是如何发现、检测气体的?在文中找出来。(3)、下面问题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选一选,并作答问题③。A.针对短文内容 B.获得的启示 C.针对短文的写法
①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②文中仿生学家发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事例,对我们有何启发?
③苍蝇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为什么嗅觉还如此灵敏呢?
问题③的答案:
(4)、除了嗅觉,苍蝇的眼睛也很特别。阅读小资料,想一想人们根据苍蝇的复眼可以发明什么东西,填写在方框里。小资料
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多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
-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蝴蝶的家(节选)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需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躲避—— 喧嚷——
(2)、读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填写。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看到了 , 听到了 , 由此想到了。
(3)、读一读选义,从不同角度提两个思考题。①内容理解:
②表达方法:
(4)、品读文段中带点的词语,赏析这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密集:
斜挂:
冲洗遍了:
(5)、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喧嚷”能不能换成“落”?为什么?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蝴蝶的家》是一篇作品,讲述。文章篇幅短小,行文简洁,极富童真童趣,同时真切地表达了之情。(2)、《蝴蝶的家》以作者的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 , 再想,再 , 可见作者对蝴蝶是非常的。
-
9、按要求完成练习。(1)、到处都是湿的。 (围绕这句话,将句子写具体)(2)、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3)、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 (改为拟人句)(4)、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10、选出每个问题的提问角度(填序号),并选出你认为最有思考价值的一个问题给出答案。
A.课文内容 B.写作手法 C.思考启示
(1)、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2)、我们应该如何和自然界的小生命相处?(3)、“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这句话是怎么写出蝴蝶的特点的? -
11、下列和“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意思一样的是( )。A、这是难为蝴蝶吗? B、这是不是难为蝴蝶? C、这怎么是难为蝴蝶呢? D、这是难为蝴蝶。
-
12、燕爷爷在写文章时用了很多问句,请你判断其类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A.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2)、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3)、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
13、将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
蝴蝶的身体是那样 , 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是那样 , 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 的风雨呢?
A、轻巧 柔弱 强烈 B、轻盈 柔嫩 猛烈 C、轻盈 柔弱 猛烈 -
14、“幕”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②垂挂着的大块的布。③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在“雨幕”中,“幕”字应选第种解释。
-
15、划去括号里读音有误的一项。
雨中的世界是一幅生动的图画:风儿摇撼(gǎn hàn)着道旁的梧桐树,发出潮水般的喧(xuān xuàn)哗声,雨点儿在屋顶上雀(què qiǎo)跃地歌唱,家雀(què qiǎo)儿在檐(yán zhān)下避(pì bì)雨,梳理着湿漉漉的翅膀。
-
16、语言实践。
同学们就“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开展辩论,请你参与。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利大于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吃到“超级稻”,住进高楼大厦,还能。
反方:我方认为。如。
-
17、课外阅读理解。
神奇的仿生学
(一)
①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内有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细胞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的神经电脉冲,就可区别出不同的物质。
②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出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既可以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也可以用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
(二)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仿生学就是科学家通过对大自然和动物界里发生的许多奇迹的仔细观察,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模拟动物的功能,科学家创造出许多适用于生产、学习和人们生活的先进技术。
②你知道飞机与鸟类的关系吗?实际上,飞机的出现,来自对飞行鸟类的直接模仿。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生物学家对蛛丝进行研究,制造出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绳索。响尾蛇导弹,就是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的一种类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1)、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文中的“风马牛不相及”是指苍蝇和航天事业本来毫不相干。
②不同的神经电脉冲可以让苍蝇大脑区别出不同的物质。
③小型气体分析仪“探头”是一种金属,而不是活的苍蝇。
(2)、阅读全文,找出不同动物与科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表格填写完整。苍蝇
飞行鸟类
②
③
蛇
①
飞机
船和潜艇
高强度绳索
④
(3)、某学习小组在读完文章后整理出了一份问题清单,结合文章,判断这些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再任选其一回答。①文段(一)的“这种仪器”有什么用途呢?
②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哪些作用?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受了动物的启发?
④选文是如何体现标题中的“神奇”二字的?
A.针对文段内容提问 B.针对题目与文章内容的提问
C.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D.从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我对问题的回答是: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没有”起到了作用,意在突显。(2)、文中“‘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3)、“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中“大概”的意思是( )。A、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B、不十分精确或详尽的。 C、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诗句赞叹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B、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使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C、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有说服力。(5)、阅读文段,请你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问角度:
问题:
-
19、根据课文内容选择。(1)、《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100年间的发展历程,作者用的手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和 , 激发了我们的情感以及、的浓厚兴趣。(2)、《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 , 其中的说明方法有:、、、等。(3)、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它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20、按要求写句子。(1)、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难道科学没有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吗?(改为陈述句)(2)、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