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兰在海边游泳时发现,同样在烈日下,沙滩很热,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为什么?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1: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它是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运输天然气的罐车常常连接一根铁链接地,这样可以将运输过程因摩擦起电而使罐体带上的正电中和掉,防止火灾发生。

    材料2:“页岩气”是指附存于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甲烷的含量为80%~99.9%,主要用于居民燃气、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口和化工生产等,用途广泛。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大,生产周期长,一般为30~50年,具有较高的工业经济价值。

    (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
    (2)、运输天然气罐体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运输过程中铁链接地,因为大地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中和过程中其电流方向(选填“从罐车到大地”或“从大地到罐车”);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m3的“页岩气”中甲烷完全燃烧至少放出的热量为)。(甲烷的热值取4.2×107J/m3
  • 3、小红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所用“不同规格的电阻丝”是一些可比较的电阻丝。在一个木板上有四根电阻丝,其中A、B、C、D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情况如图(温度相同)。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大小/A

    A

    镍铬合金

    0.5

    04

    0.16

    B

    镍铬合金

    1.0

    0.4

    0.08

    C

    镍铬合金

    0.5

    0.8

    0.32

    D

    锰铜合金

    0.5

    0.4

    0.24

    (1)、实验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3)、为了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应该把图中的(填电阻丝的字母代号) 依次接入图中,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表格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4)、小红依次把电阻丝A、D接入图中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探究电阻跟导体关系:
    (5)、由实验她想到,自己的家乡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较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这样就(选填“增大”或“减小”)了输电线的电阻:
    (6)、分别将编号为A、B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其得到的实验结论被实际应用到了                 的工作原理中(填字母)
    A、电压表 B、电流表 C、滑动变阻器 D、定值电阻
  • 4、桃花盛开的季节,小明漫步于生态园,闻到阵阵花香,这属于现象;他看到树叶上的两滴小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 5、如图所示,把实验室常用的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开关闭合后L1L2亮,电流表A的示数是0.2A,电压表V的示数4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过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 B、L1两端电压等于4V C、L2两端电压等于2V D、开关断开后,电压表没有示数
  • 6、关于各图中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筒内的硝化棉燃烧,是由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B、图乙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由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 C、图丙中将接触面磨平的两铅块用力压紧它们就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是由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图丁中用酒精灯加热封闭试管内的水,水沸腾后将塞子冲出,是由于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 7、天际岭隧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我国跨度最大的城市隧道。一辆洒水车以1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隧道前鸣笛,司机在鸣笛2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3)、如果洒水车距隧道口540m时,步行于隧道中某处的小乐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如图),她若立刻向隧道左或右两个方向跑向隧道口,当洒水车到达小乐所在的隧道口时,小乐都能好跑出隧道并进入到开阔地带,避免水藏到身上。如果小乐跑动的速度恒为2.5m/s,试求该隧道的长度。
  • 8、在中长跑等运动中,配速通常是指运动员运动1km所需要的时间。此方法是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时间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在一次越野跑的比赛中,某同学的配速为4分10秒,则他在此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若此次越野跑比赛距离约为28.8km,若这位同学保持第一问中的平均速度完赛需要多少小时?
  • 9、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挡板,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如果测得图中AB段小车运动时间tAB=1.6s ,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 10、为研究声现象,小晨同学进行以下实验:

    (1)、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产生,用乒乓球是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则音叉发出声音的更大,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
  • 11、如图所示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进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变 , 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 通过进一步科学推理可知,不能传声。

  • 12、
    (1)、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cm;
    (2)、图乙中,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s。
  • 13、在今年的“5·12”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知道了地震预警的原理。当地震发生时会产生频率低于Hz的次声波,并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且破坏性较弱,当我们捕捉到纵波的信号后,可以利用电磁波抢在横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灾害损失。我们可以借助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由此可知横波的速度为km/s , 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m。

  • 14、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越 , 声音的越高。

  • 15、给下列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符号:

    你的物理书的宽度约为18;八年级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

  • 16、小明和小王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王在0~2s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王在2~4s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前2s内小明比小王速度快 D、在0~4s内小王的平均速度为2m/s
  • 17、《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中“飞花令”环节在节目中非常受欢迎,关于节目中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B、“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中“琴声”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 18、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关于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声速最快 B、次声波响度最小 C、声音频率一段高于20000Hz D、人无法听见超声波
  • 19、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的响度相同 B、丙、丁的响度相同 C、甲、丙的音色相同 D、甲、乙的音调相同
  • 20、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额骨两侧,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所有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上一页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