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下列关于内能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C、若物体对外界做功且没有发生热传递,则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刚烧开的水很烫,是因为此时水含有的热量较多
- 
                            2、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 B、 B、 C、 C、 D、 D、  
- 
                            3、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选填“质量”和“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选填“>”“=”或“<”)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选填“A”或“B”)。由图像可知吸热能力较强的是(选填“A”或“B”);(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5)、液体(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选填“质量”和“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调节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选填“>”“=”或“<”)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选填“A”或“B”)。由图像可知吸热能力较强的是(选填“A”或“B”);(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5)、液体(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
- 
                            4、小明发现篮球的气压不足,于是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在收起打气筒时小明发现外壁有些发热,他想,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于是他想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的,小明和小红进行了交流,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他们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A.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与筒壁摩擦导致发热; B.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打气筒、测温枪、计时器、气压不足的篮球等,分别在打气筒的上部和下部标注两个测温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气过程中,筒内气体压强 , 打气筒的温度升高,其原因是机械能转化为。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冲程相同。打气过程中,活塞每次往复运动对气体做功大小(选填“相同”或“不同”)。(2)、小明的实验方案是: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s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使其内部气压与打气前相同,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打气过程中,筒内气体压强 , 打气筒的温度升高,其原因是机械能转化为。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冲程相同。打气过程中,活塞每次往复运动对气体做功大小(选填“相同”或“不同”)。(2)、小明的实验方案是: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s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使其内部气压与打气前相同,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序 时间/s 活塞往复次数 上部温度/℃ 下部温度/℃ 1 10 20 30.7 36.6 2 10 20 30.2 36.2 3 10 20 30.5 36.3 小明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填字母)一定正确。 (3)、小红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地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对猜想A再次进行探究,打气筒(选填“与”或“不与”)篮球连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若上部和下部温度(选填“相同”或“不同”),则说明猜想A是正确的。
- 
                            5、小明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铁球从斜面由静止释放后到压缩弹簧,记录铁球速度减为0时弹簧的长度。整个过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重力势能先转化为能,再转化为 , 铁球重力势能的大小可以用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来反映,长度越长,则说明铁球的重力势能越(选填“大”或“小”)。(2)、将同一铁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分别为 , 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请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思路:。(4)、结合本实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乙所示的水坝,发电机安装在位置较为合理(选填“C”或“D”),你认为适合建造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地方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将铁球从斜面由静止释放后到压缩弹簧,记录铁球速度减为0时弹簧的长度。整个过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重力势能先转化为能,再转化为 , 铁球重力势能的大小可以用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来反映,长度越长,则说明铁球的重力势能越(选填“大”或“小”)。(2)、将同一铁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分别为 , 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请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思路:。(4)、结合本实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乙所示的水坝,发电机安装在位置较为合理(选填“C”或“D”),你认为适合建造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地方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 
                            6、小明所在的科学小组发现生活中很多机械都是由多个简单机械组合而成。 (1)、如图甲中的吊车车臂由与滑轮组组成;图乙中拧动的水龙头由(螺旋)与轮轴组成,使用乙组合机械可以省(选填“力”、“距离”或“功”);(2)、小明制作了如图丙所示的由动滑轮与斜面组合而成的机械模型,他想探究: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中的吊车车臂由与滑轮组组成;图乙中拧动的水龙头由(螺旋)与轮轴组成,使用乙组合机械可以省(选填“力”、“距离”或“功”);(2)、小明制作了如图丙所示的由动滑轮与斜面组合而成的机械模型,他想探究: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 猜想二: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自重有关。 请你再帮他提出一个猜想三: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有关;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一、二,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分别测量了表中数据,并计算出每次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动滑轮重/N 被提升物重/N 斜面的高度h/cm 绳自由端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0.2 2 6 0.8 20 75% 2 0.2 4 6 1.4 20 85.7% 3 0.4 2 6 0.9 20 66.7% 【得出结论】小明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由实验1、2可以得出:当动滑轮自重相同时,被提升的物重越大,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由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当被提升的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自重越大,该机械模型的机械效率越小; 【反思交流】小组成员讨论后,认为实验结论仍不够可靠,因为。 
- 
                            7、如图所示,小雨用甲图所示滑轮组把重5.4N的物块匀速提升了0.5m,用时6s。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和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1)小雨用滑轮组提升物块时做的有用功; (2)小雨用滑轮组提升物块时拉力F的功率; (3)小雨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重为3.2N的物体时的机械效率。   
- 
                            8、某品牌汽车燃油机的能量流程图如图所示,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燃油5L。(燃油的热值为 , 密度为),该热机的效率约为 , 假如这些燃油完全燃烧,牵引力做的功是J。 
- 
                            9、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的日益关注,新能源电车成为了替代传统汽车的重要选择。电池技术的进步是新能源电车技术发展的核心。新能源车的电池组能量密度(能量与质量的比值)是指电池在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下所能储存的能量大小,它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已知某新能源车电池组的电容量为100kW·h(),质量约90kg,其“能量密度”约J/kg。“能量密度”相当于物理学中的(选填“效率”、“功率”或“热值”)。
- 
                            10、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奥运会5个单项的全部金牌,大获丰收,为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小明同学兴趣高涨,和同学一起去球馆打球,他们发现如图甲所示一款乒乓球发球机,发球机可以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乒乓球,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三个乒乓球到达乒乓球台时的机械能 , 三个乒乓球到达乒乓球台的速度。(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11、如图甲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N的物体匀速提起,图乙是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像。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2、暑假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她发现,在这里白天和夜晚的风向往往不同,或是从海面吹向陆地,或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海水和陆地的不同。图中(选填“A”或是“B”)是夜晚的空气流动情况。 
- 
                            13、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内能知识时所作的部分知识网络图,完成下列填空: ①处表示改变内能的方法:①; ②处填写热量计算的公式:②。 
- 
                            14、如图,小明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步骤如下: a.用(选填“体重计”、“托盘天平”或者“弹簧测力计”)测出自己的质量m; b.请同学协助用刻度尺测出自己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h; c.测量自己t时间跳绳的个数为n; d.跳绳功率的表达式P = (g值用该字母表示即可) 
- 
                            15、2022年8月14日,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跳水决赛在日照市游泳中心跳水馆完美收官,为助推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图所示,某次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站立在跳台上的A点,然后保持直立姿势从跳台上竖直向上弹跳后腾空,至最高点B处后自由下落,至C点落入水中。关于上述运动过程运动员腾空后的机械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运动员在C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B、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D、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A、运动员在C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B、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D、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丙的音色不同 B、甲、乙的音调相同 C、甲比丙的响度小 D、丙比甲的振动频率低 A、乙、丙的音色不同 B、甲、乙的音调相同 C、甲比丙的响度小 D、丙比甲的振动频率低
- 
                            17、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20m铁制的空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已知声音在空气和铁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340m/s、5200m/s,甲同学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 
                            18、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公式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 
                            19、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s,平均速度为m/s。 
- 
                            20、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的数据记录为:12.38cm,12.36cm,12.39cm,12.37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75cm C、12.36cm D、12.3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