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2、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B、把砖从地面搬到20楼上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D、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
3、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电流表应先用量程试触;闭合开关之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左边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2)、若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的电流。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该灯的电流是mA;(3)、若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亮,但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A、电流表内部开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电源供电不足
-
4、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为了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应将如图乙所示的适当向下调节。(2)、小华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3)、将蜡烛、凸透镜保持在如图乙位置不动,要想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在(选填“50~60 cm”“60~70 cm”或“70~80 cm”)刻度之间移动光屏。(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5)、用手指挡住凸透镜上半部,光屏上成像情况是________A、成像不完整,像的上半部分缺失 B、成像完整,像的亮度不变 C、成像不完整,像的下半部分缺失 D、成像完整、像的亮度变暗(6)、此时小华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合适的位置,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7)、把一支如图甲所示的蜡烛点燃,放在35cm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B、
C、
D、
-
5、在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采用图(填“甲”或“乙”),同时应该在试管内装入适量(填“较大”或“较小”)冰块;(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3)、图丙是小红在某个时刻所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所测的温度是℃;(4)、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订所示图像,可知,BC段该物质是态,由图丁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试管内所有冰融化后,继续加热,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
6、小刘组装图甲仪器、小才组装了图乙仪器来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小刘组装图甲器材时,应先固定图中的(选填“A”或“B”);(2)、小才认为图甲有错误,请指出图甲错误操作;(3)、按照图乙所示,硬纸板的作用是 , 在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根据(选填“酒精灯内焰”或“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的位置,根据图像丙可知水的沸点为℃;沸腾前,水中气泡的特点:少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沸腾时,水中气泡的特点: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填“可行”或“不可行”)。
-
7、请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8、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它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汤料和食物,使得众口可调、老少皆宜。汤汁沸腾后,改用更大火加热,汤汁温度。家里一般会使用高压锅炖骨头,使用时,高压锅里的气压比一般锅气压更(填“高”或“低”),水的沸点更(填“高”或“低”),所以食物更容易熟。
-
9、2024年9月8日,在超强台风“摩羯”的影响下,宁明部分地区发生了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当台风逐渐接近陆地时,它的云系会覆盖大片地区,并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当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山地时会(物态变化)形成大量的降水,超出河流和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洪水。抢险救生员转移受灾群众后,身上的汗水蒸发时会(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会感觉到冷。
-
10、广西宁明花山实景演出时,为了营造仙境,让观众身临其境,特意使用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如图所示,由于干冰发生(填写“凝华”或“升华”)变成气态,向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写“汽化”或“液化”)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
-
11、晾晒衣服时,我们用衣架把衣服撑开,是为了增大液体的;放在太阳下,是为了提高周围环境的: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使衣服尽快晾干。
-
12、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
13、神舟十八号历经192 天后,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位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于2024年11月4号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返回时舱外温度达2000℃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固状涂层的防热材料,固状涂层在高温下变成气态,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保证舱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状涂层发生了熔化现象 B、固状涂层发生了汽化现象 C、固状涂层发生了凝华现象 D、固状涂层发生了升华现象
-
14、2024年3月4广西气象台发布了回南天预警,“回南天”一般出现在突然的回温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冷的水蒸气遇到热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液化现象 B、冷的水蒸气遇到热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汽化现象 C、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液化现象 D、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汽化现象
-
15、小宇和家人去宁明花山摄影留念。为了让照片能够出现花山壁画,于是后退了几步才拍摄,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
16、下列现象属于物质凝华形成的是( )A、樟脑片放一段时间后变小 B、秋天晚上草尖上形成的露珠 C、原野上的大雾 D、冬天干燥的地上形成霜
-
17、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吸热后就会立即沸腾 B、液体温度达到了沸点一定会沸腾 C、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
-
1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宁明的明江河水温度为50℃ D、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40℃
-
19、《尚书纬·考灵曜》记载:“地恒动不止,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窗户)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前两空均选填“河岸”或“舟”)为参照物,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
2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从火车到火箭
生产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汽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过于笨重,不便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比较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83年发明的,柴油机是 1892 年发明的,内燃机运行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式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喷气式发动机中自带燃料和氧化剂的叫火箭喷气发动机,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可以在大气层外工作,能够用来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所受的重力依次(选填“增大”或“减小”);(2)、在挑选汽车时,发动机效率的高低是区分汽车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经验的司机可以通过闻尾气的气味做出初步的判断,输出功率相同时,汽油味越浓,汽车发动机效率越(选填“高”或“低”);(3)、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飞轮转速是2400 r/ min,汽油机每秒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4)、若汽油机每分钟消耗0.02kg汽油,已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40%,则该汽油机每分钟浪费的能量是J;(汽油的热值为4.6×107J/ kg)(5)、下列措施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________。A、尽量减小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尽量使用一些热值大的燃料 D、尽量增加所用燃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