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折转,纸板上装有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应选择(填“光滑”或“粗糙”)的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是否可行:(选填“可行”“不可行”),因为:
    (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5)、在如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6)、实验结束后,同组的东东和张亮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要完成这个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而按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在水沸腾前观察到的是图丁中的(选填“a”或“b”)图;
    (4)、有一组同学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目的是______;
    A、缩短加热时间 B、减少热量散失 C、提高水的沸点
    (5)、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中a、b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水的沸点为℃。由此可知当地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6)、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两个小组得到图戊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选填“初温”或“质量”)。
  • 3、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的位置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 4、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BC段平均速度为m/s,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到C点做(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光下的地面上出现了李白的影子,这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 6、夏季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了水的蒸发;进入秋冬季节后,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了水分的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 7、如图所示,地铁2号线开通。设计时速为80千米/小时,若该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千米;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里座位上的乘客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8、《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中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将我们带到了辽阔的草原上,让思绪尽情飞扬。这里的“白云”和“马”的运动,属于运动;马儿跑的参照物是(选填“马”或“地面”)。
  • 9、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做变速运动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经过3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15m D、0~3s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 10、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加快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B、乙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熔化现象 C、丙图是雾都重庆,楼宇间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 11、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2、东东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有(  )
    A、课桌高约0.8m B、播放国歌的时间约10min C、我国高铁的速度能够达到500m/s D、正常洗澡水的温度约70℃
  • 13、目前小型汽车上使用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作为燃料的汽油机。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汽油机在汽车上,特别是小型汽车上大最使用。
    (1)、如图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吸气冲程吸入的是 ,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图,其他冲程活塞的往复运动是靠飞轮的完成的;

    (2)、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汽车发动机有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两种,相比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可以燃烧更多的汽油,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获得更强的动力。关于这两种发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项);

    A.涡轮增压发动机效率可达到100%

    B.涡轮增压发动机压缩空气时,空气的内能增加

    C.涡轮增压发动机能提高汽油的热值来增强动力

    D.用水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3)、国产某种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功120J,飞轮的转速是1500r/min,每分钟消耗10g汽油。1分钟内,做次功。满负荷工作时该汽油机的功率是W,满负荷工作时热机的效率是(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 14、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作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久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______的运动(只填选项);
    A、水分子 B、花粉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运动;
    (3)、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法;
    (4)、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m。
    (5)、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
  • 15、如图1是兴趣小组“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选填“L1的灯丝断了”或“L1灯座处可能短路”);

    (3)如表是小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实验序号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1

    电流I/A

    0.3

    0.3

    0.3

    2

    电流I/A

    0.4

    0.4

    0.4

    3

    电流I/A

    0.2

    0.2

    0.2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5)小明和小华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2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的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

    小明:

    小华:

  •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以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

    (1)、在图甲中组装器材时,应酒精灯(选填“点燃”或“不点燃”),(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组装。
    (2)、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乙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J/kg;[c=4.2×103J/kg]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找来了一些冰块,探究了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更长,其原因是
  • 17、
    (1)、在方框里画出如图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2)、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3)、如图所示,小丽想给奶奶家的田园小院设计一种呼叫装置,要求前、后门来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门来人呼叫时电铃响、红灯亮;后门来人呼叫时电铃响,绿灯亮。请根据要求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1S2 , 断开S3 , 则灯L1L2联,此时L1L2正常发光;若断开S1S2 , 闭合S3 , 则灯L1L2联;若同时闭合 , 会使电源短路而被损坏。

  • 19、如图是小明同学自制的盐水电池,他分别把一块铜片与一块锌片插入一杯盐水中,然后连接到一个电压表上。由图可知,这个盐水电池的电压为V,正极是(选填“铜片”或“锌片”)。若想获得4V的电压,需要把5个这样的盐水电池联起来。

  • 20、如图,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触碰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选填“带”或“不带”)电,同时两个金属箔(选填“都带正电”“都带负电”“一边带正电一边带负电”或“不带电”),在此过程中电子的转移方向为(选填“橡胶棒至金属球”或“金属球至橡胶棒”)。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