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分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 1A”,各仪器均完好。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电压/V

    0.5

    1

    1.2

    2

    电流/A

    0.1

    0.2

    0.24

    0.4

    (1)、实验开始前,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V;
    (3)、一小组展示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其他小组发现有一次实验数据是拼凑的,请你指出是第次实验数据,依据是:
    (4)、分析表格中有效实验数据,初步得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2、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

    (1)、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2)、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样存在的问题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 , 电流表A2的示数(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升温情况。将水和油分别盛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用红外加热器加热,温度传感器与电脑相连。电脑上显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需要选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水、油两种液体。
    (2)、实验通过比较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3)、加热3分钟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吸收的热量。
    (4)、由图像分析可知液体是水(选填“A”或“B”)。
    (5)、小华用该装置重新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重合,且均与图乙中的A相同,则小华所取的水和油质量之比为
  • 4、2023年8月,华为手机mate60系列正式上市,该手机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处理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5nm国产芯片。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该手机还有其他多项“黑科技”,如“反向充电”技术,当它给其它手机充电时,mate60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在充电过程中,不考虑手机温度的变化,另一部手机的电池的能将增加。

  • 5、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的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找一块玻璃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其意图是通过摩擦使玻璃板带电,用干燥的手指在玻璃板上写一个“大”字,其意图是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因为人体是 , 将玻璃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玻璃板缓慢竖起,随着玻璃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玻璃板上显现出来了。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

  • 6、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气体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甲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喷出时的能量转化与图乙中一致。

  • 7、家中有一款如图甲所示的红外测高仪,其测量身高的原理如图乙所示,若其电源电压恒定,当被测人的身高变高时,电表的示数增大。但是有一些电路元件忘记画上,请帮助他在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中选择两个合适的元件填入虚线框中完成电路图(画元件符号)。

  • 8、如图甲是一款热销的仿真猫咪玩具,猫咪的头部和尾部可以自由旋转,这种功能是由两个电动机带动的。如图乙所示是该仿真猫咪的简化电路图。目前该玩具某一处出现了故障:通电后玩具猫咪只有尾部能旋转,而头部不能旋转。某同学利用一只电压表来判断故障的位置,将电压表一端接在d点不动,另一端依次接在a点、b点和c点,在a,b点时,电压表都有示数,然后改接到c点,发现电压表仍然有示数,且Uad=Ubd=Uc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头部开关断路 B、可能是头部定时器断路 C、可能是头部电动机断路 D、可能是e点处断路
  • 9、工人装修时常用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不断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钻头钻墙发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机发热是内能转化为电能 C、整个过程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该过程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 10、近年来我国先进装备层出不穷,我们倍感自豪,如图所示装备的动力装置与其他不同的是(  )
    A、玉兔号月球车 B、福建号航母 C、歼20战机 D、C919大型客机
  • 11、 在“自制密度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分成A、B两组,分别完成“简易密度计”与“微型密度计”的制作。

    【A组活动方案】

    选择一根圆柱状饮料吸管,下端用石蜡把管口密封,并缠上若干圈铜丝充当配重,测得其总质量为 10g。将该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水和密度分别为1.1g/cm3、1.2g/cm3的盐水中,待其稳定后用记号笔分别在吸管与液面齐平处进行标记,如图甲。

    (1)、当密度计竖直漂浮时,所受浮力为N。(g取 10N/kg)
    (2)、甲图中 c 处应表示的密度值为 g/cm3
    (3)、小组成员将密度计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液面到其封口端的距离如图乙、图丙所示。请完成表格中相关数据的填写:

    液体密度ρ/(g.cm-3)

    0.8

    1.0

    漫入液体的深度h/cm

    H=(用h表示)

    h

    (4)、【B 组活动方案】

    选用一根直径约为4mm,横截面积约为0.12cm2的标度杆,在杆上固定一个浮子,封口下端缠绕铜丝作配重,测得其总质量为1.5g。

    如图丁,假设水中的浮子及浮子以下标度杆及配重的体积V占V的 90%,请结合相关数据计算出图中h'=cm。〈ρ=1g/cm3

    (5)、【活动交流】

    两组成员发现两组密度计在水和酒精中的两刻度间的间距均比较小,下列方法中能增大间距是:(选填“A” 或“B”),增大间距的目的是

    A.滅少配重

    B.选择直径更小吸管或标度杆

    (6)、对比自制密度计,实验室的密度计(图戊》中间有一个玻璃泡,玻璃泡越(选填“大”或“小”),更适合测量密度较小的液体的密度。
    (7)、A组实验时发现该密度计放入水中会倾斜。通过查找资料,发现此时重心高于浮心(浮力的作用点,即密度计浸在液体中液面以下部分的几何中心)。此时应通过 (选填“增加”或“减少”)配重,使重心低于浮心。
  • 12、汽车落水后该如何逃生?同学们聚焦真实问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

    (一)汽车落水后为何会下沉?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若一辆家用轿车的质量是 2t,外观体积是 10m3 , 底盘面积取8m2。将车体下半部分看作长方体,不考虑汽车渗水。如图甲所示,当汽车漂浮于水面时,该轿车浸在水中的深度h约为。(ρ=1.0X103kg/m3 , g取 10N/kg)

    (2)、由于汽车并不是密封的,所以落水后快速进水,使汽车所受 力明显增大,导致汽车在水中迅速下沉。该轿车刚好浸没时,进入车中水的质量至少是t。
    (3)、(二)落水后推门逃生可行吗?

    汽车落水后,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尝试推门自救。同学们搜集数据如下表,则最有可能打开车门的方式是(填字母)

    A.单手推门

    单手最大推力/N

    200~600

    B.双手推门

    双手最大推力/N

    400~1000

    C.用脚踹门

    全力脚踹的力/N

    1500~3000

    (4)、当水达到车窗下沿时,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约为1m2 , 车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强约为5×103Pa,此时无法打开车门,理由是。《理由需有数据支撑)
    (5)、有人说当车内灌满水时,推开车门更容易。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灌满水时,车内外的水压(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专业测试发现,车内灌满水时,确实可以打开车门,但所用时间较长,并不切合实际。

    (6)、(三)水下破窗逃生可行吗?

    图乙为某破窗器的简易结构示意图,高强弹簧以压缩状态被固定,使用时只需按压按钮,弹簧就会把撞针迅速击出,打碎玻璃。该过程主要是利用弹簧的。(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

    (7)、请你为汽车设计师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有效延长汽车落水后下沉的时间:
  • 13、小明同学周末参观深圳市科学技术馆,在装配式建筑区域发现有一座塔吊模型(图1〉。通过查找资料,他发现塔吊的内部结构简化图如图2 所示。小明通过图3的滑轮组模拟塔吊将重 480N 的物体在 10s内提升2m,该过程中绳子末端施加的拉力大小为 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动滑轮的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 14、 如图,老红军谢宝金负责的 68kg 手摇发电机是长征期间的通信“生命线”,过草地时需借助竹排拖行前进。若拖行的竹排质量约为 32kg。底面积约为1m2。求:

    (1)、该发电机的重力;(g取 10N/kg)
    (2)、当放有发电机的竹排静止在水平草地上时,求此时竹排对草地的压强。
  • 15、在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中,实验器材有不同形状的轻质杠杆、刻度尺、若干钩码(每个重0.5N)等。

    (1)、图甲中杠杆静止,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如图乙所示,固定支点左侧钩码的个数和悬挂点,不断改变支点右侧钩码的个数和悬挂点,使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记录支点右侧的力F和力臂l , F-l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得;在支点左侧的力和力臂不变时,Fⅹl的数值为
    (3)、图丁是曲臂杠杆,杠杆静止,且杠杆左侧保持水平。如图戊,在支点左侧3格处悬挂2个钩码,右侧2格处悬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
    (4)、多次改变两侧钩码个数和悬挂点,记录杠杆左侧保持水平时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1/cm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S2/cm

    阻力臂l2/cm

    1

    2.0

    9

    1.5

    13.5

    12

     

    2

    3.0

    10

    10

    2.5

    13.8

    12

    3

    2.5

    8

    8

    2.0

    11.5

    10

    分析表格数据,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是:

    (5)、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圆半径的关系为:OC=3OA,OB=2OA。在C 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圆盘静止,可在 E 点挂 6个相同的钩码。将挂在 E 点的 6个钩码改挂在点(填图中的字母,需答全),圆盘仍保持静止。
  • 16、某实验课中,同学们采取如下装置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手拉动的长木板A面为光滑面,B面为粗糙面)

    序号

    m/g

    接触面

    F1/N

    序号

    m/g

    接触面

    F2/N

    1

    160.5g

    长木板的A面

    0.1

    4

    160.5g

    长木板的B面

            

    2

    260.5g

    长木板的A面

    0.18

    5

    260.5g

    长木板的B面

    0.4

    3

    360.5g

    长木板的A面

    0.3

    6

    360.5g

    长木板的B面

    0.5

    (1)、如图 1,定滑轮的优点是:.
    (2)、如图1,长木板上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
    (3)、序号4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N.
    (4)、实验中,采用同一长木板的不同面进行实验,便于控制相同。
    (5)、对比序号1、2、3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6)、某小组采用完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测得拉力F均大于表格中的数据,该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3,请分析其原因:
  • 17、 同学们制作的简易活塞式抽水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将塑料片粘在活塞上作为阀门A,把玻璃球放到瓶口处作为阀门B。

    (1)、向上提起活塞,阀门A(选填“打开”或“关闭”),低处的水受到的作用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2)、有同学发现先向圆筒倒入少量的水,能更快速地将水抽取上来,原因是
    (3)、理论上活塞式抽水机的最大提水高度 h=10.3m。若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使用该抽水机,理论上的最大提水高度是h' , 则h'h(选填“>”“<”或“=”)。
  • 1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其中包合了粮食种柱与加工的内容。

    (1)、播种时,耧下端安装“铁尖”,目的是通过的方式增大压强,更容易插入土壤深处。取水时,人通过踏车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灌溉农田。该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 , 加快踩踏的速度,汲水的功率。(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打稻时,农民把成捆的稻秆用力砸向一个大木板,木板施加的力使稻秆从运动变为静止,从而使谷粒与稻秆分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该过程中,(选填“谷粒”或“稻秆”)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谷粒与稻秆的分离。去壳时,农民用木杆牵引土砻,使上下两扇砻盘摩擦,为谷粒去壳。砻盘匀速转动时,所受的合力(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 19、集装箱正面起重机(俗称正面吊)是大型集装箱码头的辅助设备,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正面吊起重臂吊起集装箱的示意图,O是起重臂的支点。请画出:⑴拉力F1的力臂l1:⑵撑杆对起重臂的作用力F2

  • 20、长约200公里,共20段的鹏径,是深圳重点打造的“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的重妥一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登山杖的杖尖一般非常尖锐,如图所示。收纳时,为防止杖尖划伤背包需戴上保护套,目的是(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2)、在第2段的九围湿地公园中,可以观赏赤颈鸭戏水、觅食。赤颈鸭停止划水,身体会仍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是因为赤颈鸭

    A、具有惯性而向前运动 B、受摩擦力而向前运动 C、受到重力而停止运动 D、具有质量而停止运动
    (3)、第7段最大的特色是可以近距离观察塘朗山猕猴。猕猴蹲坐在水平栏杆上时,与猕猴所受重力平衡的是

    A、栏杆受到的重力 B、猕猴对栏杆的压力 C、地面给栏杆的支持力 D、栏杆对猕猴的支持力
    (4)、高程指某点沿竖直方向到基面的距离。第7段的高程信息如图所示,则徒步者重力势能最大时,位于

    A、紫润园 B、极目阁观景点 C、红花岭观景点 D、梅林水库绿道涂鸦墙
    (5)、如图甲所示是沿途放置的防蚊喷雾,图乙是喷雾器工作原理简图。下列选项中涉及的原理与此喷雾器相同的是

    A、汽车尾翼 B、船闸 C、螺旋式千斤顶 D、吸盘挂钩
    (6)、小聪和小明从11段起点望桐新路一起出发,最终均抵达大梧桐山顶。两人部分参数如表,则( )

    小聪

    小明

    体重G/N

    520

    600

    登顶所用时间t/h

    3.9

    4

    克服重力做功W

    W1

    W2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

    P1

    P2

    A、W1=W2 B、W1<W2 C、P1=P2 D、P1>P2
    (7)、在大梧桐山顶,可以眺望盐田港风光。门式起重机(俗称龙门吊)是港口的常用机械,如图所示,在主梁ɑ处和吊钩上方b处都安装有滑轮,则
    A、a处的滑轮可以省力 B、a处的滑轮可以省距离 C、b处的滑轮可以省力 D、b处的滑轮可以省距离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