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增大压强的三种方法:

    ⑴当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

    ⑵当一定时,需增大压力;

    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F。

  • 2、压强的单位:(Pa)
  •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用字母表示,公式:P=F/S
  • 4、压强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5、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
  • 6、压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且指向物体。
  • 7、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做压力。
  • 8、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拓展)的规律

    ⑴概念:已知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大小,求的大小,称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⑵ 结论(规律):

    1)若F1、F2同向。二力的合力为 , 合力的方向与F1、F2同向。

    2)若F1、F2同反向(F1>F2)。二力合力的大小: , 合力的方向与F1同向。

  • 9、平衡力及平衡状态的判定:

    ⑴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⑵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

    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 10、二力平衡的概念:

    ⑴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⑵二力平衡特点: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 , 并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 1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 12、摩擦力的种类和应用

    ⑴滑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之间有时,产生的摩擦力;

    ⑵滚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时,产生的摩擦力;

    ⑶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 , 但它们之间处于时产生的摩擦力。

  • 13、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⑴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⑵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越大摩擦力越大,例如当自行车车胎气不足的时候,骑起来更费力一些;

    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1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两物体相互

    第二:接触面

    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 15、 重力的三要素:

    ⑴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对重心的理解:①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②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以外;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勾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③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④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放置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等无关。

    ⑤当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一般也会发生变化。

    ⑥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⑵重力的方向:向下(近似指向地心)。

    对重力方向坚直向下的理解

    ①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所在地的水平面,近似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与运动状态无关,不管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不变。

    ⑶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对g的理解:

    ①g=9.8 N/k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N.

    ②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g的数值也略有不同。g值在赤道上最小,越往两极越大。

    ③在不同星球上(物体受不同星球的吸引作用)时,g值是不同的。

  • 16、对重力的理解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受力物体是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②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论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天上飞的飞机也受到重力的作用。

    ④物体和地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

    ⑤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重力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注意:实际生活中说的物重、体重、多重一般指的是物体的质量,在物理中提到的物重一般指的是物体的重力,这点要注意区分。

  • 17、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
  • 18、 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程度有关;

    ②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 , 指向恢复原状的方向;

    ③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作用在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施力物体上。

  • 19、 弹力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必须直接; ②物体必须发生了形变。
  • 20、 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个就是弹性限度。
上一页 726 727 728 729 7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