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⑴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⑵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相交于主光轴上F,叫凹透镜的焦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焦点F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
2、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⑴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⑵凸透镜的焦点(F):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F,这个点F叫凸透镜的焦点。
⑶凸透镜的焦距(f):焦点到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
3、 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⑴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
⑵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⑶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A.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B.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
4、 看不见的光
⑴太阳光谱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⑵红外线。光谱上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人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的特点:
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
③物体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尽管看起来外表还跟原来表面一样,但它辐射的红外线却会增强。
⑶紫外线。光谱上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验钞”、“紫外线消毒灭菌”、“紫外线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过量紫外线照射有害”。
-
5、 物体的颜色
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⑴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各种色光。
⑵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④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
6、 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红光、光、蓝光等比例混合为白光。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
7、光的色散: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珠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不同,从而偏折程度不同。红色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偏折程度最大。例如:彩虹——外侧是色,内侧是色。
-
8、 光的折射规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
⑵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侧。
⑶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⑷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于入射角。当从其它透明介质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于入射角。
⑸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⑹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
9、 光的折射现象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一点、一面、三线、两角”
⑴入射点:入射光与分界面的交点。
⑵分界面: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⑶入射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表面的光线。
⑷法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两种介质分界面的直线。
⑸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
⑹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⑺折射角:折射光线与的夹角。
-
10、 光的折射概念。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 ,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
11、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
-
1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⑴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的像,而是由实际光线的会聚而成的;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都是虚像。
⑵实像: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小孔成的像是实像)
⑶光屏的作用:检验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
1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⑴虚实:成的像为像。
⑵大小:像和物的大小。
⑶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⑷对称:像和物关于对称。
-
14、 平面镜: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叫平面镜。
-
15、光的反射类型
⑴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反射光线仍然是的 。
⑵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反射光线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
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分类
不同点
相同点
反射面特点
反射光方向
常见现象
镜面反射
光滑平面
反射光线仍然平行,只能在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黑板反光,水面、玻璃面刺眼
严格遵守光
的反射规律
漫反射
凹凸不平
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各个方向都能看到
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
16、 光的反射定律
⑴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⑵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的两侧。
⑶等角: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
⑷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17、 光的反射现象中涉及的几个概念
⑴光的入射点: 用字母“O”表示;
⑵入射光线: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中的光线EO;
⑶法线:经过入射点O并于反射面的直线,它是一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如图中的NO;
⑷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如图中的光线OF;
⑸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i;
⑹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r.
-
18、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
19、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
20、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