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
2、如图所示,在一个大容器中装有水,同时在水里放了一根试管,试管中也装有水,在用酒精灯给大容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 ).A、温度能达到沸点,能够沸腾 B、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3、有一支温度计,虽然玻璃管内径的刻度间隔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有些问题.经检测发现它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1℃,在沸水中示数为103℃.则: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示数为多少时刚好与真实温度相同? 。
-
4、实验室有一支不准确的温度计,其玻璃管内径的刻度间隔都是均匀的,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问:温度计示数为41℃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
5、有一支温度计,虽然玻璃管内径的刻度间隔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有些问题.经检测发现它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17℃,在沸水中示数为103℃.则: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示数为5时的真实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
6、一只未刻好度数的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4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24cm,用它测温水的温度时,煤油柱的长度为15cm,则温水的温度为( ).A、20℃ B、43℃ C、39℃ D、55℃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象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数据绘制成图象,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A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A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1)、根据图 A 中所示的图象,预测小宇步行 10s的路程为m.(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时间/ 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
80
72
64
59
55
51
47
46
45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选择图 B中的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
8、网上传说,坦桑尼亚一个名叫姆佩巴的学生急于上课,将热牛奶放进了冰箱,令他惊奇的是,这杯热牛奶比同时放入冰箱中的冷牛奶先结冰.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姆佩巴效应”.你认为传说中的“姆佩巴效应”是真的吗?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验证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
-
9、如图所示,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他查资料得知: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有关.小明想利用这支细玻璃管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1)、实验器材:细玻璃管、.(2)、实验步骤(可画图或用文字表述).(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
10、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表一
时间/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11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
固
(1)、请你根据表一的数据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当实验进行到21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态.(3)、在水中掺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一样多的水,在水中掺入更少的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表二
时间/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
4
2
0
-2
-4
-4
-4
-4
-4
-6
-9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
固
(4)、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减少,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1、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甲的温度/℃
97.0
97.5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乙的温度/℃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2.5
66.6
丙的温度/℃
46.0
47.0
48.0
48.0
48.0
48.0
48.8
49.8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甲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温度不变 -
12、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有关.(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数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一样多、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来确定数量不同的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
-
13、图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5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并观察萘的状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50
80
80
80
80
90
100
(1)、在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数据填入表格中.(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在15min时,萘处于状态.(4)、30min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14、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下表是明明同学的记录:
时间/ min
0
2
4
6
温度/℃
0
0
0
9
现象
较多的冰,少量的水
少量的冰,较多的水
冰完全熔化,只有水
全部是水
分析上表可知:
(1)、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2)、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答出两点:a. .
b. .
-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小明选择的固体是冰块,采用图a的实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海波,采用图b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写出两点):
①;②.
(2)、在对冰块或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海波,这样做是为了.(3)、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记录的测量数据.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度/℃
-5
-4
-3
-2
-1
0
0
1
2
3
4
海波的温度/℃
25
33
41
46
48
48
48
48
51
57
63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和海波熔化时有着共同的特点,即 , 在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共存.
-
16、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t=0时刻物体开始熔化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
17、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A、
B、
C、
D、
-
18、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
19、小芳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 T 与温度t的关系:T=.
t/℃
40
48
52
60
68
72
T/℃
48
52
54
58
62
64
-
20、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不同方法分别如图(1)、(2)、(3)、(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图(1)和图(3)所示的方法 B、图(2)和图(4)所示的方法 C、图(1)和图(4)所示的方法 D、图(2)和图(3)所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