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计质量的硬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AB=BC , 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杆上挂了两个物体M、H,M重为2N,则重4N的H挂在(  )

    A、A点左侧 B、C点右侧 C、A与B之间 D、B与C之间
  • 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ρ的液体,液体质量m>m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 , 则(  )

    A、p<p B、p=p C、p>p D、无法确定pp大小
  • 3、如图为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用测力计水平拉动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 , 则(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 4、图甲为篮球投出后的运动轨迹,B为最高点,篮球在不同位置的机械能如图乙,则篮球(  )

    A、在B点的速度为0 B、在A、B点的机械能相等 C、从B到C过程,重力没有做功 D、从A到B过程,重力势能变大
  • 5、骆驼的体重是马的1.5倍,脚掌触地面积是马的3倍。骆驼和马静止站立在水平的沙地、土地上留下的模拟印痕如图,它们分别对地的压力为FF , 压强为pp , 则(  )

    A、p>p B、F=F C、p<p D、F<F
  • 6、绳子一端拴在O点,另一端拴住球。球在竖直面内M、N点之间摆动,则球(  )

    A、摆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B、在M、N点惯性消失 C、在M、N点受力不平衡 D、对绳的力和绳对O点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 7、以下过程,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出手后篮球在空中运动 B、用力拉绳提升重物 C、用力搬石头但没搬动 D、竖直提着滑板沿水平方向前行
  • 8、掬为双手捧,“掬手为升,四升为豆”,古时用“升、豆”为计量单位、一“豆”土壤所受重力约(  )

    A、16N B、160N C、160g D、1.6kg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小螺栓吊千斤

    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膨胀螺栓,一个长10cm、直径为12mm的螺栓,能吊起千斤以上的重物。膨胀螺栓是利用挈形斜度来促使膨胀并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如图乙所示是它的安装说明书,螺杆一头是螺纹,另一头有椎度,外面包一膨胀管,膨胀管一半有若干切口,把它们一起塞进事先用电钻在墙面上钻好的孔内,然后锁螺母,螺母把螺杆往外拉,将椎度拉入膨胀管,膨胀管被胀开与孔壁紧贴,于是紧紧固定在墙上。膨胀螺栓一般用于空调、吊灯等电器的安装,如果载荷有较大振动,可能会发生松脱,比如安装吊扇,为避免吊扇脱落,有经验的工人师傅会在安装螺栓前,要清理墙孔内的砂石,在膨胀管上划上很多横向的划痕,甚至要在墙孔中填入强力胶,以达到增强螺栓稳定性的目的。

           

    (1)膨胀螺栓固定的原理是:

    (2)按照如图乙所示方法安装好膨胀螺栓,下方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脱落,是因为螺栓与墙体间存在很大的摩擦力;用力拧紧螺母,使膨胀管的膨胀程度增大,这是通过来增大螺栓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文中提到在膨胀管上划很多横向划痕,它是通过来增大螺栓与墙体间的摩擦力(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吊扇在工作时会让螺栓不断的而导致螺栓脱落;螺栓安装前如果不清理墙孔中松软的砂石也会导致螺栓松动,原因是螺栓与砂石间可能会产生(选填“滚动”“滑动”或“静”)摩擦,发生这种情况会导致螺栓与墙体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

    (4)膨胀管与墙孔间的摩擦力f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近似为0.4F,若不考虑膨胀螺栓所在的墙孔发生形变,要螺栓吊起100kg重物,膨胀管与墙孔间的压力至少要达到N。

  • 10、小金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设计了粗略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注射器的有效容积为20mL , 将刻度尺紧贴注射器外壁,测得注射器有效容积部分的长度为cm , 则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cm2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将筒内空气全部排出,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拉注射器针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恰好开始滑动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4)忽略活塞和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由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大气压的值为Pa

    (5)因为以上步骤忽略了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所以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如果上述步骤(2)中,针筒内的空气没有全部排出,或者实验过程中,橡皮帽有一点点漏气,则测量出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1、小芳受“曹冲称象”故事的启发,自制了一个“浮力秤”。如题图甲所示,将一个高为25cm的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放入水中后漂浮(水未进入杯内),此时玻璃杯的外底面距水面的竖直距离为10cm,已知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0c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

    (1)玻璃杯的外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Pa,玻璃杯的质量为g;

    (2)接着,小芳在距玻璃杯外底面cm高的杯壁处画了一条刻度线,并在此刻度线处标注此时称量的物体质量为0g;然后将一个质量为200g的砝码放入玻璃杯中,在玻璃杯壁上又画了一条刻度线,且在此刻度线处标注此时称量的物体质量为g;

    (3)请你帮助小芳在图乙的坐标纸中,画出她自制的“浮力秤”所称量的物体的质量m与玻璃杯外底面距水面的竖直距离h之间的关系图像;

    (4)如果想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提出一个可采取的办法:

  • 12、如图甲所示,物体A下表面恰好在水面处开始匀速下降至浸入容器内的水中,描出测力计的示数F随物体浸入水中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中的a线,物体A在水中刚好浸没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Pa。将容器中的水更换成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以上操作,描出物体刚接触液面后测力计的示数F随物体浸入该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中的b线。(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物体A在水中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图乙中h0的大小;

    (3)未知液体的密度。

       

  • 13、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红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她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

    (1)她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静止时铅笔的右端高、左端低(如图甲所示),若想使铅笔两端水平平衡,她应将细线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可以消除铅笔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测量时还有一个优点,请你写出:

    (2)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后,她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并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她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F1l1/(Nm)

    F2l2/(Nm)

    0.2

    0.02

    0.1

    0.04

    0.004

    0.004

    记录数据后,若按现有方案得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填字母)

    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

    (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红不小心将前端露出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上方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填字母)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

  • 14、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小组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1)实验前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不相平,应该;(填字母)

    A.向液面低的一端加适量的液体至两端相平

    B.用吸管将液面高的一端液体吸出至两端相平

    C.拆下橡皮管重新安装

    (2)实验前用手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液面变化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3)排除实验故障之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比较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该选择三次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比较实验E、F,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5、婷婷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接下来婷婷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验证她的猜想。

    (1)实验中婷婷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原理,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2)若婷婷要验证猜想①,则她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3)婷婷要验证猜想③,她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图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她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她的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如果你来完成验证猜想③的实验你在完成图丙的步骤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 16、跨越伶仃洋、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深中大桥全长24km , 设计时速为100km/h , 约为m/s。所以,车辆安全过桥的最短时间为s。一辆汽车过桥时以60km/h的速度行驶前12km , 以100km/h的速度行驶后12km , 则该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整数)
  • 17、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测力计的秤盘上,当有风对着机头吹过时,测力计的示数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风吹过飞机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使得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如果无风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 有风吹过时测力计的示数是10N , 那么产生的升力是N

  • 18、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行驶,车顶有一细线悬挂着一小球。当出现图甲的情况时,小车正在向右做运动;当出现图乙的情况时,小车正在向右做运动;当出现图丙的情况时,小车正在向右做运动。(各空均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 19、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未挂重物时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使用前应该将其指针调整到位置。调整好后挂上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若不做调整,直接用图甲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 20、如图所示,取两块铅柱,把它们的断面磨平整后,将它们紧压在一起,可以吊起钩码,说明铅分子之间有;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很快整杯水都红了,说明墨水分子1L水和1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 , 说明分子之间有

上一页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