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 1. 下图是扔实心球的四个过程,其中手对实心球做功的过程是( )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 2. 右图是“煮”的篆体写法,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

    A、热水暖手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擦燃火柴
  • 3. 拥有东莞八景之一的“松湖烟雨”,是市民盛夏时节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在炎热的夏季,松山湖周边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主要是因为( )
    A、水的密度小 B、水的密度大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的沸点高
  • 4. 如图所示是古代人利用滑轮打水的场景。并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绕过滑轮的绳索一端悬吊水桶,当人用力向下拉动绳索的另一端.即可让水桶上升。以下方法能提高滑轮提水的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拉绳的速度 B、增大滑轮的质量 C、增大水桶的重力 D、增大桶内的水量
  • 5. 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 )
    A、小球··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不带电 C、小球一定带负电 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 6.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滑轮把同一桶沙提升相同高度.用甲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1 ,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2 , 机械效率为η2 ,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1=W2;η12 B、W1>W2;η12 C、W1<W2;η1=n2 D、W1=W2;η1>n2
  • 7. 右图所示,一种自热火锅,其中配有发热包,将发热包和冷水放到外盒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热上层食物。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中含有的热量增多 B、食物的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 C、食物放出热量 D、食物的内能减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

  • 8. 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始终保持水平的推力F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可知,9~12 s 内,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N,物体移动的距离为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f。

  • 9. 如图所示,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道,为残疾人通行提供方便。该通道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当轮椅沿着通道向上运动,受到的支持力对轮椅(选填“不做功”或“做功”),轮椅克服地面摩擦力做的功是(选填“有用”、“额外”或“总”)功。

  • 10. 下图甲正在作业的喷雾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它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乙卫星绕地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丙是嫦娥五号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方式成功着陆的示意图,假设返回器的质量不变,返回器在A、B、C三处的机械能分别为 En、E6、E2 , 则这三处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用“<”“=”或“>”连接)。

  • 11.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发现两金属箔片张角张开,这是因为 , 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的瞬间,电子转移方向是(填“从梳子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梳子”)。
  • 12. 国庆假期,小莞同学参观科技馆了解到,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说明“可燃冰”的(选填“热值”“比热容”或“密度”)很大;她又发现、电暖器中充入的是比热容较小的液体,这是为了让液体的升温速度较(选填“快”或“慢”);而如图所示的暖手宝中要充入比热容较大的液体,这是为了让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选填“多”或“少”)的热量。

  • 13. 如图甲所示,将盛有热牛奶的瓶子放在冷水中,图乙是250 g牛奶与500g冷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中表示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是(选填“Ⅰ”或“Ⅱ”),牛奶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牛奶的比热容为J/(kg·℃) 。 [忽略各种热量的损失, c水=4.2×103 J/ kgC]

  • 14. 小明骑着自行车在绿道进行锻炼,在水平公路上10s内行驶了50m,已知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为600N,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重力对他做的功为J,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J,这段时间内小明骑车的功率为W。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 15.

    (1)、图1,小球在AC之间来回摆动,请你画出小球在A位置处所受的力;
    (2)、图2,小东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绳子的绕法;
    (3)、图3,小球沿光滑的圆弧轨道AB滑下,滑上与水平面齐平的粗糙水平轨道MN,最终停在C点。请在图乙中画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的“机械能一时间”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题(每空1分)

  • 16. 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A,将手中的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下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温度 , 表明铁丝的内能
    (2)、如图B.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 , 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3)、如图C,瓶中装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寒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多选)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4)、如图D,某汽油机有四个冲程,此图为冲程示意图,活塞向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 17. 跨学科实践: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有关。
    (2)、【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

    (3)、【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4)、【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5)、【反思交流】小明同学尝试改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设计如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该方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18. 小红在烧水和煮豆浆时发现豆浆比水先沸腾,她根据学习过的物理知识猜想豆浆比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A.豆浆的沸点比水低:   B.豆浆的比热容比水小。

    于是通过如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烧杯中装有初温和均相等的水和豆浆。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为℃。
    (2)、如图乙所示,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低于 100C,原因可能是水面上气压标准大气压。
    (3)、在加热豆浆时,小红绘制了豆浆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她通过比较图像a、b可知猜想(选填“A”“B”或“A、B”)是错误的。实验中她发现豆浆在82 ℃时就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小红认为豆浆此时已经沸腾了。但她通过图像判断,82 ℃时豆浆并未沸腾,她判断的依据是。小红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豆浆在80 ℃左右时会产生“假沸”现象,这就是她观察到豆浆先“沸腾”的原因。我们煮豆浆时一定要彻底煮沸,以防发生中毒情况。

五、计算题 (19题6分, 20题7分, 共13分)

  • 19. 某次执行任务时,载人返回舱的总质量约3t,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返回舱打开伞舱盖到落地, 总共用时800s, g=10N/ kg。求:
    (1)、返回舱的重力;
    (2)、返回舱从打开伞舱盖到落地的平均速度;
    (3)、返回舱从打开伞舱盖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20. 某同学用煤炉给20kg的水加热,完全燃烧了0.8kg的煤,水温升高了 50C,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C , 煤的热值约为 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

  • 21. 如图甲所示为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描述的龙骨水车,它由水槽、刮板、木链、木齿轮、脚踏等组成,其中脚踏部分的结构如图乙所示。水车安放在河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中,另一端的木齿轮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力踩动脚踏部分使木齿轮转动,通过木链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地。

    (1)、龙骨水车脚踏部分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 刮水上行时水的能增大;
    (2)、刮板的面积越大,水车旋转一周提升的水就越多,对水所做的功越 , 当工人踩动脚踏的速度加快时,提升水的功率会变
    (3)、若工人踩动龙骨水车旋转一周可将0.025 m3的水提升到4m高的田地中,所用时间为60 s,工人做功的总功率为40 W,则该过程中工人做的总功为J,机械效率为%。(保留整数, g取10 N/ kg) 。
  • 22.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装置、以及得到的数据如下图表所示。

    实验次序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实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但小组有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一边拉动一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其他人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由此测出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3)、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若每个滑轮的质量为100g,则第三次实验中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为J。(不计绳重)
  •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动力发动机与涡轮喷气发动机

    空气动力汽车是近十多年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利用高压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将压缩空气存储的压力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如图甲所示)。

    空气动力发动机的工作冲程与传统内燃机相似,但由于使用空气作为动力能源,在气缸里没有高温高压的气体燃烧过程,只通过单纯的气体膨胀做功来达到功率输出的目的,因此不再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机体也可以选用较低强度、轻质的材料和简单的结构,所以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造价低。

    如图乙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图,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和尾喷管组成。涡轮喷气发动机仍属于热机的一种,与活塞式发动机相同,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连续进行的,气体依次流经喷气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就对应着活塞式发动机的四个工作位置。

    (1)、喷气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 , 来提供动力。
    (2)、喷气发动机能提供动力的是阶段,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选用水来冷却是因为:
    (3)、某单缸四冲程活塞式发动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2 , 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的平均压强为9.0×109Pa。一次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J。
    (4)、提高热机的效率是研发机器的指标之一,以下途径不可以实现的是( ) (单选) 。
    A、使燃料完全燃烧 B、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C、减少各部件间的摩擦 D、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
    (5)、气候干燥的季节,司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为了消除静电现象带来的危害,人们制作了静电消除器,如图所示。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后能够导走静电,它的前端应该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