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李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不透光的平面镜目的是:

    (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A外形相同且(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用来等效替代(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移动蜡烛B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 , 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蜡烛A2cm/s的速度靠近玻璃板,则所成的像以cm/s的速度靠近蜡烛A

    (5)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的像将(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关于镜面对称;

  • 2、小王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停表指针未超过一圈,每格1s)。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车所在斜面坡度要尽量小些,目的是便于测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开始下滑;

    (4)图中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是cm;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v=m/s

    (5)为了测量实验中小车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小王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这样的做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3、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 4、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 5、7个小球等间距排成一列,总长度为L,沿水平面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依次过斜坡AB运动到另一个足够长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各小球通过斜坡前后的速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第1个小球到达斜坡底端B时,第4个小球刚好运动到斜坡顶端A,不计摩擦并忽略球的大小,则每个小球通过斜坡的时间为 , 最终7个小球分布的总长度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6、夜晚,御临河边上的灯光开亮时,岸边美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已知河水深3m , 河边一路灯距水面5m , 则“倒影”距水面m;若河水再上涨0.5m , 则该路灯与其“倒影”相距m
  • 7、如图所示,自行车尾灯设计的非常巧妙,当后面的光线从任何方向照射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由此可知,自行车尾灯是由相互的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光线“原路”返回,会引起司机注意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 8、4月26日发布的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小江、小渝、小融利用周末在明月湖进行了一场运动比赛,小江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6km;小渝骑滑板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融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则(  )
    A、小江速度最大 B、小渝速度最大 C、小融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相同的音叉不会振动 C、图丙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 10、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形容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 C、“低声细语”形容的是声音的响度小 D、声音只可以传递能量
  • 1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D、弯道上缓慢行驶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 1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98km=98km×105cm=9.8×106cm B、18.6cm=18.6×102=0.186m C、20m/s=20×3.6km/h=72km/h D、2.5h=2.5h×60=150min
  • 1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m/s C、演奏一遍国歌用时约50s D、人的脉搏一秒钟跳动约70次
  • 15、晚上放学之后,两同学在宿舍学习区看书,突然电灯熄灭了,甲问:“怎么回事?”乙说:“可能是停电了。”其中乙同学的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设计实验 B、得出结论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
  • 16、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B、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C、哥白尼——地心说 D、牛顿——相对论
  •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R1=30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V,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

    (2)电路中电流为多少安?

    (3)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欧?

  • 18、小融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

    (1)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存在的问题

    (2)他将电流表接B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1发光,但灯L2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填序号);

    A.开关S断路   B.灯泡L2短路   C.灯泡L2断路   D.电流表短路

    (3)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由此得到的结论;(填“可靠”或者“不可靠”)

    (5)实验结束后,小融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小军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冰块的熔化与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像。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2)由图甲所示可知,冰块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块的熔化时间共经历了min;

    (3)如图乙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此实验室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沸腾前的气泡是如图丙所示中的图。(选填“a”或“b”)

  • 20、请在方框中画出下面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上一页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