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能和电功率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路和欧姆定律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磁相互作用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荷、电磁波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国庆节学情反馈物理试题
-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 山东省淄博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宁市实验学校、兴宁市宁江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面上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A、B、C。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相同;
(2)若水平面上铺的材料种类是毛巾、木板、棉布,则标记C是小车在表面下停下的位置;
(3)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水平面光滑,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一直;
(4)小车在斜面释放前与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多选)。
A.质量 B.动能 C.重力势能 D.机械能
-
2、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
(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进行测量,测量时钩码应处于状态;
(2)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重新正确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m(g)
G(N)
G/m(N/kg)
100
1
10
200
2
10
300
1.5
5
-
3、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
4、如图所示是一座高山的等高线图(等高线上每点的高度均相同),登山运动员从A匀速到达B点时,运动员在A点的动能在B点的动能,在A点的机械能在B点的机械能(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5、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如图所示的年画时,图甲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 , 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图乙是生活中常用的气泡水平仪,气泡居中时表示年画水平,若空气泡在端(选填“A”或“B”),则表示年画左端偏高。

-
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拉力F1、F2 , 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 1=2 B、F1>F2 , 1<2 C、F1<F2 , 1>2 D、F1>F2 , 1=2 -
7、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8、关于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
9、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2∶1,内装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A、2∶1和1∶2 B、1∶2和1∶2 C、2∶1和1∶1 D、1∶2和1∶1
-
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A石块所受的重力和B石块对A石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1、如图所示,国家游泳馆一“水立方”拥有国际标准的游泳池,其长为50m,宽为25m。若水深为2m,则该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为多少?(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12、阅读《可调式眼镜》回答问题。
可调式眼镜
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若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1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图2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V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滑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2甲所示。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2乙是镜片中加满液体的示意图。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图。

为探究可调式眼镜的矫正效果,首先要确定以下程序和标准:
选定同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选定远、中、近三个观察位置,用S表示观察位置到树的距离,如图甲所示;用D表示看到树的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分为清晰、不清晰、模糊三个等级,如图乙所示.
小京和小贝视力不同,没有佩戴眼镜时,小京在近处看树“清晰”,在远处看树“不清晰”;小贝在远处看树“清晰”,但在近处看树“不清晰”,
小京和小贝佩戴眼镜后,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
②选择不同观察位置,观察树,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量,重复步骤②。
小京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小京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0
1
2
近
清晰
清晰
清晰
中
清晰
清晰
远
清晰
不清晰
模糊
表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0
1
2
近
不清晰
清晰
清晰
中
清晰
远
清晰
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两位同学对可调式眼镜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调节眼睛晶状体形状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不同亮度的物体 B.不同颜色的物体 C.不同距离的物体 D.不同大小的物体
(2)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加满液体 B.加入一些液体 C.移出一些液体 D.移出全部液体
(3)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有哪些?(请写出两条)
-
13、图所示,桌上有焦距为的凸透镜、焦距可调的水透镜、光具座、电子蜡烛、光屏和刻度尺。

(1)为了验证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小阳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设计步骤补充完整:
①按照图甲所示组装器材,调节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②将发光的电子蜡烛放在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并将物距u和像高h记录在表格中;
③;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一次。
(2)小阳把凸透镜换成焦距可调的水透镜,并将电子蜡烛、水透镜和光屏按照图乙所示的位置摆放,适当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使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保持水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电子蜡烛放在刻线处,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光屏上再次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当只将电子蜡烛移至刻线处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阳通过上述实验,演示说明了(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
-
14、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小阳利用上述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时,需要把蜡烛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调到;
(2)接下来小阳利用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所成像的特点常应用在(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4)图丙所示的实验中,如果将光屏取走,则蜡烛(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
-
15、实验桌上准备有图所示的装置,其中透明玻璃与白纸已垂直放置,还有刻度尺和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小阳利用这些器材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处,将蜡烛B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观察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能否完全重合;
②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处,将蜡烛B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观察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能否完全重合;
③对比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得出结论。
(1)该实验中,其自变量为 , 因变量为;
(2)请你结合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针对上面的实验写出相应的结论:。
-
16、小阳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水平台面上,其中圆柱形烟雾室可以通过旋转底座水平转动,可调节的激光笔M发出的绿光始终斜射向O点,并发生反射,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始终过平面镜上的O点与平面镜垂直。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图所示的现象。为了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小阳的进一步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2)为了得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准确的位置关系,小阳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不断调整激光器的位置,将入射角∠i与反射角∠r记录在下表中;
∠i/度
0
15
30
45
60
75
∠r/度
0
15
30
45
60
75
分析表格中数据,归纳得出:;
(3)在图所示实验中,如果用一束红光逆着绿光的反射方向射到镜面,则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绿光的入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
17、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测得小车通过AB段和AC段的时间分别为tAB=2.2s,tAC=3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这样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请你进行简要分析:。
-
18、小阳探究的特点时,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和秒表,获得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3
99
99
99
99
99

(1)请你指出表格中第min时的温度值是错误的;
(2)请你在图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 由图像可知:(1)中错误的温度值应改为℃;
(3)全面分析数据,归纳得出实验结论:水沸腾前,;水沸腾时,。
-
19、(1)如图所示,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等于 . 已知等于 , 等于 , 等于 . 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

(2)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其折射光线过该透镜的焦点F,则该透镜为(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20、画出投影仪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并标出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