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能和电功率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路和欧姆定律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磁相互作用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荷、电磁波
-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国庆节学情反馈物理试题
-
1、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定时开关S闭合时起爆器会发生(选填“短路”“断路”或“通路”);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S会自动断开,电流通过起爆器引爆炸弹。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a、b两处的处剪断导线。

-
2、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总是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链子,这是为了及时导走因现象而积累的电荷,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选取(选填“导”或“绝缘”)体材料来制作这种链子,如橡胶、塑料和铁三种材料中的。

-
3、人类发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历史,干木柴、煤的放热本领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选填“热值”“热量”或“温度”)不同,完全燃烧的天然气可放出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让100kg的水温度升高℃。[已知天然气热值 , 水的比热容]
-
4、一个四冲程热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它1s对外做功次。除做功冲程外的其他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来完成。
-
5、如图甲所示高层建筑的墙体中有三根绞在一起的电线,可以用如图乙所示的“测量仪”把它们区分开。小华将A、B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接在X、Z两端,灯泡发光;小华将B、C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在X、Y两端,灯泡发光。则( )
A、C和Y是同一根电线 B、A和X是同一根电线 C、B和X不是同一根电线 D、C和Z是同一根电线 -
6、如图所示,小灯泡和连接入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闭合后,、并联且都能发光 B、S闭合后,只有一盏灯能发光 C、要使、串联,可去掉导线b D、若将导线M从接线柱B改接到接线柱A上,则电路发生短路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B、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电荷移动方向是从带电体到验电器 C、马路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是采用并联的方式 D、当无法确定电流表量程时,应该选用最小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
-
8、将塑料绳撕成细丝状,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PVC管后,将塑料丝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这就是神奇的静电章鱼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丝带电是因为它是导体 B、塑料丝呈“章鱼”状的原因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C、塑料丝能悬在PVC管上方,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D、用手去触摸“章鱼”后,“章鱼”可以吸在PVC管上是因为它们带上异种电荷 -
9、上世纪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将空气吸入气室,推入工作室后再压缩,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那么( )
A、当海水上升时,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海水的机械能 B、当海水下降时,是活塞吸力将空气吸入气室 C、当海水下降时,空气从气室被推入工作室 D、当海水上升时,S1打开,S2关闭 -
10、关于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它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它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D、温度为0℃时,它可能有内能
-
11、某市安装了违法闯红灯高清自动抓拍系统。当信号灯处于红灯的时候(开关S1闭合),若机动车仍继续行驶,这套系统会使开关S2闭合,将机动车的图像拍摄下来。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12、关于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的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 C、甲通路、乙断路、丙通路 D、甲短路、乙通路、丙断路 -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冰没有内能 B、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不一定吸收了热量
-
1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关 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C、水结冰后,比热容不变 D、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被当做冷却剂
-
15、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塑料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
(1)、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轻拨与重拨时,钢尺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2)、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选填“高”或“低”);当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此时振动的频率低于Hz;(3)、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4)、小明将话筒与示波器相连接,记录尺子发出声音的波形。小明三次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波形如图乙所示。①小明三次实验(选填“是”或“不是”)用的同一把尺子进行的;
②三次实验中,图波形对应的实验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最短;
③三次实验中,图A和B波形对应的实验,拨动尺子的力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
16、小西和小杰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长方体小木块组装成斜面,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如图所示所用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中AB段的路程为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西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5)、实验前,老师对小西和小杰说“实验时坡度不宜过大”。小西和小杰想知道原因,于是将斜面的80cm和30cm处分别作为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通过长方体小木块的立放、侧放和平放三种方式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小车运动的路程s/m
小车运动的时间t/s
小车运动的速度
1
立放
0.5
1.0
0.50
2
侧放
0.5
2.0
0.25
3
平放
0.5
4.0
0.12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
-
17、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铅笔的长度为cm;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段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时间为s,平均速度为cm/s。
(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①以上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填写字母)
②计算该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是:;
③如在将系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中间留有空隙,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偏(大/小/不变)。
-
18、一辆小汽车沿隧道向前匀速直线行驶,在距隧道口山崖740m处鸣笛,司机经4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听到回声时声音通过的路程。(2)、听到回声时汽车通过的路程。(3)、汽车的行驶速度。
-
19、如表是小岩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回答问题并进行计算:
TAXI
龙岩出租车发票
车号F﹣88888
日期2022﹣09﹣28
上车8:30
下车8:40
单价2.40元
里程12公里
金额14.40元
(1)、小岩同学乘车这段时间内,这辆出租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2)、小岩同学乘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3)、请计算小岩同学所乘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0、如图所示,为甲、乙从同一位置同一方向直线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和乙同时出发 B、乙在3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运动时的平均速度为2m/s D、第4s时,甲、乙相距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