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松坪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物理学情检测卷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能和电功率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路和欧姆定律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磁相互作用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荷、电磁波
-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是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100s内振动约为30000-40000次,当它们从你后面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 C、能听到蝴蝶和苍蝇的声音 D、听不到任何声音
-
2、下列情境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A、燃料燃烧时发热 B、用热水袋取暖 C、钻木取火 D、电风扇工作
-
3、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其中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力。”“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列举二种。噪声危害极大,就你学校主要噪声,提出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
-
4、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m筒;
(2)液体的密度ρ液;
(3)如果量筒装入100cm3该液体,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是多少?

-
5、为了测量某根铁管的长度,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为2.6 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4760 m/s。
(1)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后听到的声音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
(2)铁管的长度是多少?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节。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请根据上图中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填序号):
A.8cm B.10cm C.12cm D.15cm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有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7、如图所示,请完成凹透镜的光路图

-
8、物体AB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位置

-
9、寒冷的冬天,环卫工人会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盐,撒盐后(选填“增大”或“降低”)了雪的熔点,便于除雪;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浸没其中,试管中的冰将(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他们都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速度;经过8s,甲、乙之间的距离是m。

-
11、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的密度为0.5g/cm3 -
12、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比例 B、此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C、由图像可知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液体的体积是75cm3时,液体的质量是100g -
1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
14、《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月食 B、阳光下的树影 C、玻璃幕墙反光 D、手影游戏 -
15、小明在公园的湖边散步时,看到湖里有一群锦鲤。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看到锦鲤的光路图的是( )A、
B、
C、
D、
-
16、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大,频率变小,音调就变低,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工作的;
(2)多普勒效应发生的前提是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 , 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运动,(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选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
(4)彩超仪器发射的是一系列的 , 彩超既具有的优点,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
18、小华和小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合金块的密度。请把以下空格补充完整。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的正确操作是;
(2)调节好天平水平平衡后,小华将合金块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分度盘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的正确操作是 , 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砝码和游码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m合金=g;
(3)小华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30cm3的适量水,发现合金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丁所示的方法测合金块的体积:
a、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①中烧杯和水的质量m1;
b、将合金块轻轻放入烧杯内,标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并称出②中烧杯、水和合金块的质量为m2;
c、将合金块取出后,将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加水至烧杯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 如丁图所示,称出此时③中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3;
小明根据以上步骤,快速写出了合金块体积为V合金=V1-V2 , 并根据这个体积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kg/m3 , 由于步骤c中取出合金块时合金块上沾有水,小明的结果会导致后面计算出的合金块密度(偏大/偏小/不变);
(4)小华没有利用量筒提供的数据写出了合金块的密度表达式为(用上面的字母表示,合金块的质量用m合金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此实验中合金块拿出后带走了部分水,此过程对小华的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M应是一块(选填“A、B或C”);
A.2mm的平面镜 B.2mm的平板玻璃 C.1mm的有色平板玻璃
(2)玻璃板应当(选填“垂直”或“倾斜”)于水平桌面放置;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实验时应在蜡烛(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如果将竖立的M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桌面(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移动;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6)正确进行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准确测出蜡烛A和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
-
20、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甲中秒表的示数为s。
(2)如图乙所示小明用 A、B 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 , 物体的长度为cm。

(3)用刻度尺测量某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选填 “误差”或“错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