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B、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C、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D、小朋友在右侧,左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
  • 2、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4
  • 4、如图所示,重12N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继续增大小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

  •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灯泡L1标有“3V   0.75W”,L2标有“4V   1W”的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1、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2不能正常发光,但要比L1亮一些 B、电压表不能测量电源电压 C、电流表示数等于两灯电流大小之和 D、若电流表无示数,但L2发光且电压表有示数,则可能是L1开路
  •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两个玻璃杯,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B、两个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水对两个玻璃杯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 D、水对两个玻璃杯底部的压强大小不相等
  • 7、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时,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木块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若改用8N的水平拉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还是5N
  • 8、国庆节期间,小明从保定乘坐火车到哈尔滨旅游,他乘坐的G1240次9:28从保定东发车,到达哈尔滨西的时间是17:43,运行里程1276公里,他乘坐的火车长400米,途中,当火车以20m/s的速度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测得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是70s,
    (1)、该隧道长度是多少km?
    (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该火车途中通过一座长为850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5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该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9、李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若李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松桃南出口?汽车此时是否超速?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松桃南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 10、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以及对应的时刻。

    基础设问: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对于速度的测量是测量(填“直接”或“间接”);
    (3)、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4)、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sAB=cm,tAB=s,vABm/s;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目的是 , 每次测量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由静止开始下滑;
    (6)、分析可知,小车在AC段、BC段、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为

    能力设问:

    (7)、若小车过了A位置开始计时,测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若小车过了B位置才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若小车还没有到达C位置时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AC段的平均速度会;(以上均选填“偏大”、“偏小”)

    拓展设问: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在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9)、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有同学发现不同的同学测量出的平均速度不同,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 11、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图所示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沿直线飞行时的v-t图像,无人机在第.25s时的速度为km/h,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是m,无人机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是m。(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这段时间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 12、课后,某同学测量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他测量了5次(5次测量可能更换了刻度尺)。

    (1)、他的第1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cm,第2、第3、第4次、第5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8.43cm、18.4cm、19.41cm、18.41cm。
    (2)、题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的数据是cm,这次数据应当去掉,这种结果是(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他第2、第3次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两次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他两次测量用的刻度尺不同。
    (4)、若他这几次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第次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也应当去掉,其原因是。则他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记录为cm。
  • 13、早晨,小高和爸妈沿着河堤向东顺风骑行,小高感觉顺风,妈妈感觉无风,爸爸感觉逆风,已知妈妈速度是30km/h,则下列正确的是(  )
    A、爸爸速度最快 B、风速大于30km/h C、小高速度大于30km/h D、小高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妈妈
  •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蝙蝠在夜晚利用回声定位捕获食物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 1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 D、三者速度一样大
  • 16、甲乙两车行驶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5:8 B、8:15 C、5:6 D、6:5
  • 17、小聪和家人在中秋节期间开车到天津游玩,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小聪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表示的意思是最高限速为100m/s B、小聪看到汽车座椅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快1.2h可以到达天津 D、若以最高限速行驶30min可以行驶30km
  • 18、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测物体的长度 B、测铅笔的长度 C、测硬币直径 D、测乒乓球直径
  • 19、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出发15s后追上乙车 B、甲车运动速度是72km/h C、0-7.5sS:S=3:1 D、10-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2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人的脉搏跳动1次约为1s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60km/h D、自行车正常行驶速度为1.2m/s
上一页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