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提升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神奇的透镜》提升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神奇的透镜》基础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1)、电流表应(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3)、表格的数据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得出的,这样的实验结果是欠妥的。 -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1.8A、0.9A、0.5A,则通过灯泡L1、L2和L3的电流分别是A、A和A。

-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B、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 C、电流表与电灯L2并联了 D、电流表测的是干路中的电流 -
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箔片张开是因为两个箔片都带了负电荷 D、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金属箔 -
6、如图是古代的省油灯,使用时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夹层里注水,油灯就发光了。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唇窍中,可省油之半。”c陶瓷>c铜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瓷的比热容比铜大,从相同大小的火焰吸收相同的热量,陶瓷升温比铜慢 B、冷水吸收热量,进一步降低了油的温度 C、瓷质省油灯中油的温度比铜质普通油灯中油的温度低,油蒸发慢,因此省油 D、在燃烧过程中,油的密度、热值和比热容都变小 -
7、如图所示,单缸汽油机雾炮车通过向空中喷雾,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关于雾炮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循环来降低汽油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特点 B、雾炮车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可以提高汽油的热值 C、雾炮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热量从地面转移到轮胎使轮胎温度升高 D、汽油机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可提高汽油机的效率 -
8、清代《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中描述了骑兵冲锋的画面,如图所示,骑兵单手正手持枪或夹枪。关于骑兵冲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马为参照物,骑兵是运动的 B、以长枪为参照物,马是静止的 C、以骑兵为参照物,长枪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骑兵是静止的 -
9、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该装置能够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并提示周围障碍物的情况,以提高倒车时的安全性。该装置是由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报警器(喇叭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声波传感器是整个装置中最核心的部件,其作用是发出与接收声波,探头常用的工作频率为40kHz。当探头探知汽车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达到危险距离时,系统会通过显示器和蜂鸣器发出“嘀嘀”的警报声来提醒驾驶员。图甲是公路上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静止停在公路旁,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声波,如图乙中的、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声波,、的发射波分别为、如图丙所示,已知声在当时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50m/s。
(1)、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当车与障碍物距离过小时,蜂鸣器发出“嘀嘀”的警报声,司机听到警报声马上停车,说明声波可以传递。(2)、如图乙,测速仪先后发射两次超声波,在显示屏上先后显示出、两个波形信号,此时说明测速仪的前方(选填“有”或“没有”)汽车通过;(3)、如图丙,当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后,收到了反射回来的信号;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后,收到了反射回来的信号;根据图中刻度,你可以判断此时被测试的汽车正在(选填“靠近”、“远离”)测速仪;(4)、如果丙图中的、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6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超声波信号时离测速仪的距离为m,此汽车运动的速度是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0、李杰家书房台式电脑的一只头戴式耳机外罩坏了,他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手机闹铃、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2)、李杰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方案(选填字母);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A方案
B方案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距离
18m
10m
6m
(4)、方案B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5)、当妈妈在客厅看电视时,李杰在书房戴上制作好的防噪声耳罩进行做作业,此时防噪声耳罩相当于在处减弱噪声;(6)、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11、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 (选填“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
(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右)移动。

-
12、港珠澳大桥(如图甲)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k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一辆小客车匀速通过大桥用时40min,该小客车是否超速?(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0.3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m? -
13、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此金属片的作用是;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cm,若AB段用时2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3)、实验中,测量小车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字母):A、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变化的规律(4)、请把下表的设计补充完整;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平均速度v/
(5)、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__(选填字母)。A、
B、
C、
D、
-
14、小轩用如图甲实验装置探究了三个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A.探究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B.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C.探究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是否有关。
(1)、小轩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通过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发现钢尺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选填“A”、“B”或“C”)实验。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探究方法叫。(2)、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一个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乙所示。可见发声体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改变。(3)、在实验中小轩还发现:同桌的小红在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请指出小红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 -
15、按要求填空:(1)、由图1可知,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图;该铅笔长度应为cm。
(2)、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酷暑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s。
(4)、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5)、分组实验时,俊熙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沸水温度如图4所示,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把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并观察温度计,记下沸水温度,请指出该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的操作错误。
①。②。
-
16、作图题:(1)、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一段时间后因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开始进行减速,最后停下来等待交警疏通。请在如题图所示的v-t坐标系中画出其运动过程的大致图象。
(2)、如题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吹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甲图是音阶mi(3),乙图是re(2),丙图是音阶do(1),丁图是音阶fa(4)。请你根据所给信息画出乙瓶中水位的位置。
(3)、锅炉工准备起炉烧水,发现锅内水温为25℃,请在题图的仪表盘上标出指针位置。
-
17、如表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的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min,通过的路程为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m。
总步数:步
步频:步/分钟
速度:千米/小时
消耗:大卡
3000
150
9
124
-
1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一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很快速度达到6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运动路程之比是 , 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19、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少。减小误差方法很多,例如:①选用;②改进;③求平均值减少误差等。小聪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长方体的长,先后测量五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3cm、13.62cm、13.45cm,在以上测量值中,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cm。
-
20、现代城市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乐音的三要素),单位是。当附近有大卡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