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B、a2=b2 , 则a=b C、a<b , 则2a>2b D、一个数能被3整除,则也一定能被6整除
  • 2、直线l1: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C , 与反比例函数y=ax(x>0)的图象交于点A1,3B3,m

    (1)、求a的值及直线l1的解析式;
    (2)、若点P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直线AB上方一点,ABP面积为4时,求点P坐标;
    (3)、如图2,将反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沿直线l1翻折得到一个封闭图形(图中阴影部分),若直线l2:y=x+t与此封闭图形有交点,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t的取值范围.
  • 3、在RtABC中,BAC=90°AB=AC=2 , 点DBC所在的直线上运动,作ADE=45°ADE按逆时针方向).

    (1)、如图1 , 若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EACE

    求证:ABDDCE

    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

    (2)、如图2 , 若点DBC的延长线上运动,DE的反向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 是否存在点D , 使ADE'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写出所有点D的位置;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 4、如图,RtABC的两条直角边AB=8cmAC=6cm , 点D沿AB从A向B运动,速度是1cm/秒,同时,点E沿BC从B向C运动,速度为2cm/秒.动点E到达点C时运动终止连接DECDAE


       

    (1)、若BDEABC相似,求动点的运动时间;
    (2)、在运动过程中,当CDDE时,求动点的运动时间;
    (3)、在运动的过程中,DE能否为ABC的中位线?说明理由.
  • 5、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已知方程x2+x1=0 , 求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 , 则y=2x , 所以x=y2

    x=y2代入已知方程,得y22+y21=0

    化简,得y2+2y4=0

    故所求方程为y2+2y4=0

    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

    请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1)已知方程x2+x1=0 ,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则所求方程为: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倒数;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两个实数根,求一个方程 , 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平方.

  • 6、如图△ABC中,D、E是AB、AC上点,AB=7.8,AD=3,AC=6,AE=3.9,求证:△ADE与△ACB相似.

  • 7、如图,在ABC中,D,F是AB边上的三等分点,E,G是AC边上的三等分点.若DE=2 , 则BC=

  • 8、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反比例函数y=2m+1x , 当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点Ax1,2Bx2,1Cx3,1都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上,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       )
    A、x3<x1<x2 B、x2<x1<x3 C、x1<x3<x2 D、x1<x2<x3
  • 1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x+1=0 B、1x+x=2 C、x+2y=3 D、x2+4x+5=0
  • 12、已知方程2x+y=4的一个解是x=my=1 , 则m的值为(     )
    A、2 B、52 C、32 D、1
  • 13、如图,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a、b、c,其中a<b<c , 且这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能构成三角形.

    (1)、a、b、c只需要满足条件______即可.(只填一个序号)

    a+b>c       ②a+c>b       ③b+c>a

    (2)、若a=2c=5 , b为整数,求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
  • 14、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7,8,9 B、4,5,6 C、5,12,13 D、8,9,10
  • 15、综合与实践

    如图1,这个图案是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受这幅图的启发,数学兴趣小组建立了“一线三直角模型”.如图2,在ABC中,A=90° , 将线段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 作DEABAB的延长线于点E.

    (1)、【观察感知】
    如图2,通过观察,线段ABDE的数量关系是
    (2)、【问题解决】
    如图3,连接CD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若AB=2AC=6 , 求BDF的面积;
    (3)、【类比迁移】
    在(2)的条件下,连接CEBD于点N,则BNBC=
    (4)、【拓展延伸】
    在(2)的条件下,在直线AB上找点P,使tanBCP=13 , 请直接写出线段BP的长度.
  • 16、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一定数目的点或圆在等距离排列下可以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他们把这样的数称之为三角形数.如用1,3,6,10,15,21,…数目的石子就可以排成如图1所示的等边三角形,因而这样的数就是三角形数.所有的三角形数都具有如图2所示的规律.


    学习任务:请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此规律可知第n个三角形数是__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请判断78是第几个三角形数?写出解答过程;
    (3)、若相邻两个三角形数的和是121 , 则这两个三角形数分别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
  • 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5,

    ①若k=3时,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若ABC是等腰三角形,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 18、如图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恰好放置在三角形ABC中,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1)tanB=;(2)BC=

  • 19、关于x的方程x(x1)=3(x1) , 下列解法完全正确的是(     )

    两边同时除以(x1)得到x=3

    移项得:

    x(x1)3(x1)=0

    (x1)(x3)=0

    x1=0x3=0

    x1=1x2=3

    整理得x24x=3

    a=1b=4c=3

    Δ=b24ac=28

    x=4±282=2±7

    x1=2+7x2=27

    整理得x24x=3

    配方得:

    x24x+4=1

    (x2)2=1

    x2=±1

    x1=1x2=3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
  • 20、如图,为了测量山坡护坡石坝的坡度(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把一根长5m的竹竿AC斜靠在石坝旁,量出杆长1m处的D点离地面的高度DE=0.6m , 又量得杆底与坝脚的距离AB=3m , 则石坝的坡度为(       )

    A、34 B、3 C、35 D、4
上一页 819 820 821 822 8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