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右图是位于甘肃武威(古称凉州)萨班灵骨塔遗址,是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见证,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 )A、西藏行省 B、四大汗国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政院
-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的时间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3、右图所示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黄庭坚在谈到其的书法的时候说,“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据此,该书法家是( )A、苏轼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怀素
-
4、西汉王朝对开拓祖国西部疆域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西汉在乌垒城设置(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单于都护府 D、西域都护府
-
5、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其中医学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皇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②《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③《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④《唐本草》——世界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6、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 )A、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 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C、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 D、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选择了苏联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在极度贫困条件下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积累政策保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同时也导致了经济效益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甚至倒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一开始是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弊病的纠正。这种纠正是由于受到来自四个方面的压力和诱导:一是开眼看世界感到落后的压力;二是人民生活贫困的压力;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己的经验教训;四是整个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和国际形势的重新认识。
——武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史分析》,《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1期
材料二: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1)、 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体制、工业结构特点。结合所学,扼要指出1978年底中国为顺应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做出的历史性决策及之后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布局、领导核心和新的理论保障。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时务报》 (1896)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邹容《革命军》 (1903)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陈独秀《每周评论》 (1918)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 “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
中外历史纲要(上)
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
材料二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1)、 公理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请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简要阐释材料一表格中“公理”的不同内涵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 (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2)、根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在革命道路学习方向上的变化,结合所学,简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内在联系。 -
9、 宋代以来江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中国经济的各种进步在江南表现得最充分,江南在许多方面常常比其他地方都领先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时期开始,我国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存在混乱局面,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相对地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比较安定,北方的劳动人民大量向南迁徙。这不但为此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农业、手工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已经取代中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孟庆远等《中国古代史常识》
材料二: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辉煌!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如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毫无疑问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在欧洲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中国江南的经济水平是领先于欧洲的,至少并不比欧洲落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伴随着西方国家来到中国沿海,把中国卷入“全球化”贸易之中,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海禁”政策显得愈来愈不合时宜。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开始北方人民南迁对江南地区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元朝怎样顺利解决南方财赋和粮食北运的难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扼要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江南经济水平“领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具体表现,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用一句话概括“海禁”政策的影响。 -
10、2022年11月,具备文案、代码甚至论文撰写功能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问世,让人文学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来到身边。“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历史学融合发展”入选“2022年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已不可逆。对于人工智能和历史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既能创造未来,也能改变过去的历史 B、人工智能不会出错,与历史学的融合未来可期 C、人工智能代表时代潮流,新技术必将取代传统史学 D、善用人工智能辅助历史研究,但不能被工具所宰制
-
11、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方面主要有四次建交高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阶段:新中国成立,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以及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B、②阶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亚非会议召开,与亚非国家建交形成了新热潮 C、③阶段: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以及中日正式建交等,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D、④阶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随着外交政策调整,中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这主要是因为(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对外开放渐趋深入
-
13、下图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分布地区示意图,它不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A、中国共产党抗战时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D、中国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作战
-
14、民主革命时期党有三次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它们都( )
①变革了土地所有权②调整了生产关系
③废除或限制了封建剥削④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15、毛泽东1919年8月4日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作者旨在( )A、号召联合广大民众进行革命 B、批判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C、提出在中国创建中国共产党 D、号召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
16、 对于中国参加某次国际战争,当时外交界名流陆征祥认为“近可联日本之欢,远可结约协诸国之好,增进国际地位实千载未有之机……盖和平会议一开,我国当然列席嗣后于法律经济军备种种问题均当大有讨论。”这次参战目的不包括( )A、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B、争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抑制日本在华势力发展 D、战后列席和会争取权益
-
17、 孙中山说过: “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人创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洪秀全建设太平天国,所有制度……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今日之均产主义。”据此可知( )A、民生主义对太平天国土地平均的思想有一定继承 B、太平天国的经济思想与俄国的共产主义完全一致 C、民生主义和俄国的经济方案都源自太平天国运动 D、民生主义维护贫者的利益并成功实现了贫富均等
-
18、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这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总理衙门和外务部的设立( )
①分别与英法联军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有关②分别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开展
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和社会半殖民地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 《清史稿》记载:“逮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京,两宫西狩。忧时之士,咸谓非取法欧、美,不足以图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联军”是指英法联军 B、“图强”是指戊戌维新 C、取法欧美主要是学技术 D、这一变故推动清末新政
-
20、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这说明清朝( )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A、统治机构务实高效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统治危机已经初显 D、国家疆域开拓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