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盛产怀旧电影。这些影片多数是纳粹时期电影的翻版,取景于风光优美的德国南部山区,勾画出未遭炮火的乡村和纯朴快乐的民众——“没有受到最近历史的玷污,也没有受到东西方势力的占领”。这反映出当时联邦德国社会( )
    A、积极反思纳粹罪行 B、致力于摆脱战败阴影 C、重视传承电影艺术 D、热衷于重构本国历史
  • 2、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 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
  • 3、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1800盏街灯,由100名城市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 )
    A、西欧海外活动获利丰厚 B、科学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 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4、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 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5、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 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 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 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
  • 6、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计划在城市建立身份证制度,因客观条件及种种原因而没有实施。1983年5月,公安部党组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提请国家立法,实行《公民证》制度,得到批准。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反映( )
    A、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 B、体制改革助推基层自治 C、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D、人口流动推进政策调整
  • 7、1948年1月,中共中央原则通过《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引发热烈讨论。因各解放区分歧较大,该文件最终未成为正式决定,代之以一系列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
    A、巩固统一战线 B、坚持实事求是 C、转变工作重心 D、注重自身建设
  • 8、大学生杨静远曾坚持“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她开始意识到“国家真是每个人的”,决意“要把自己献给我的国家”,主动了解中共政纲,进而走上革命道路。杨静远的转变折射出( )
    A、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中共中流砥柱作用得到认可 C、国民党政权深陷统治危机 D、和平建国成为人民共同愿望
  • 9、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

    省份

    名目

    奉天

    直隶

    山西

    江苏

    广西

    云南

    岁入总额

    12393554

    9342163

    7335692

    16777315

    4104141

    2218068

    岁出总额

    10131248

    10961692

    8021263

    14892393

    7469452

    4260138

    军费

    6918538

    6692844

    5636044

    6122374

    5673435

    2131416

    该表可论证( )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    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    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 )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 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 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 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
  • 11、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 12、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 )
    A、抑制土地兼并 B、优容江南经济 C、简化赋税名目 D、提高南人地位
  • 1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 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
  • 14、《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
    A、相权挑战皇权 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 C、统治残暴严苛 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
  • 15、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下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

    正视图    俯视图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 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 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表为中外历史纲要(下)部分子目的关键词,从图表中任选1个关键词,对其进行历史叙述。(要求:史实准确,信息完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表中任选3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7、 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都涉及到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城市的发展反映出不同时代社会经济与人们观念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育了很多新的经济理念。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物品满足需要即可。而11世纪以来的城市的主体们(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即各种有用物品都可用货币标准来衡量,因此获取货币便成了获得更多物品的途径。在早期基督教价值观影响下,财富只被看成维持“生存”的手段,现世生活应奉行苦行主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财富被当作不断地逐利的意识并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同时,市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们将所获财富部分地用于改善生活,大胆积极地消费,而这种享受生活的消费实践似乎并没有被上帝惩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这些新的经济理念也正是15、16世纪以来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内在因素。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了不到80年的时间,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1851年的人口普查表明,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而同期的法国是25.2%。事实上,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之快,城市化率之高与其经济结构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压倒性优势,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的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批农民脱离土地,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受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制造业和采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曼彻斯特、伯明翰,而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更是起了先锋的作用,同时,英国的一些传统老城却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甚至消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英国对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的需求,外来移民逐渐增多,所以英国大城市吸收的大量的外来移民,如德国人、希腊人、瑞士人、法国人以及各国的犹太人,他们集中移民至大城市,尤其是伦敦。……但是工业革命推动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和人口的大量聚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急剧恶化。

    ——摘编自《英国19—20世纪城市发展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培育的新的经济理念。并结合15、16世纪相关史实说明这些新的经济理念在近代欧洲文明成型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18、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的人文主义”在科学及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50年,埃及服饰的发展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埃及人会穿一种短裙申提(schenti,最初仅供法老穿用),这种服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限上层阶级穿用。服饰的布料多采用亚麻纤维,由于亚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候。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形象在或长或短的申提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围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戴王冠,王冠的圆柱形基座后部向上延伸,托起了两个花冠,红色花冠代表下埃及,上部的白色花冠代表上埃及,基座和两个花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王冠的整体。

    ——摘自[英]梅利莎.利文顿编著,宋炀译《世界服饰史图典.古代到19世纪的时尚》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服饰时尚的领导者集中在日益辉煌的欧洲宫廷,包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欧洲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丰胸、细腰、矮小、圆臀特点,这种造型观念是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女服饰面料都比较豪华,女士往往还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欧洲人对服装的迷恋还体现在服装类书籍的发展之中,仅1560年至1601年间,意大利、法国、佛兰德斯和德国就出版了十几本服装类书籍,这些书籍是木版画作品集和雕版印刷品,其中有很多欧洲的服饰,也有一些涉及近东、非洲甚至新大陆地区的服装。

                                ——摘编自黄士龙《中西服饰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埃及服饰文化所体现的文明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信息,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服饰文化的认识。
  • 20、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因其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所以被称为“拉丁美洲”。这反映了( )
    A、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B、美洲文明趋于衰落 C、北美免于殖民入侵 D、文化渗透由来已久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