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图为1938年刊登在《抗战漫画》第八期“全国美术界总动员“特辑上的漫画《我们要一笔一笔划破仇敌的皮囊!》。该作品( )

    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提出了抗日战争应是全民族持久战 C、旨在激励广大民众共同御侮 D、表明了漫画是宣传抗战的主要形式
  • 2、 “新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是“言文合一”的白话文,它是“新文化”思维、表达、沟通的形式和工具,也是自觉地使用它的中国人认识世界、建构内心世界的媒介。五四后的各种变革,无不在根本上得益于文学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无不在文学革命建立的全新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中运行。由此可知,文学革命( )
    A、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方向 B、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D、增强了社会变革深度和广度
  • 3、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海图谱系整理。这说明甲午战后( )

    名称

    绘制时间(年)

    绘制者

    图幅数量

    绘制区域

    皇朝沿海图说

    1869

    黄维煊

    32

    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

    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

    1898

    程鹂

    ____

    中国沿海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1901

    陈寿彭

    208

    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

    A、国人民族危机意识增强 B、中央权力下移趋势明显加强 C、近代海防建设拉开序幕 D、清政府警惕周边的形势变化
  • 4、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出版的《六安州志》记载:“茶通贸迁,礼遣烹沦,其顺颇广,六安名亦最著,但自霍邑分治后,茶山数十处皆在霍……开市列肆,商贾骈迹者十不及一,乃人习而不察,尽曰之为六安,殊不知霍享其实,六当其名耳。”这一记载说明该地区( )
    A、个体农户生产普及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D、商茶产销已经初具规模
  • 5、 阅读下表,“中晚唐时期传奇中的女侠形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女侠

    事迹

    红线女

    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被转世为女子,因此红线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

    樊夫人

    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

    聂隐娘

    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

    A、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 B、社会尚武之风盛行 C、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衰微 D、女性地位显著提高
  • 6、 西晋时期,有官员曾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该官员提到的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
    A、官吏选拔缺乏标准 B、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C、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庶族地主势力崛起
  • 7、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王莽时吏人没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上述做法( )
    A、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B、反映了社会成员身份渐趋平等 C、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 D、壮大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规模
  • 8、 韩非子强调:“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该言论( )
    A、渗透了合乎时势立法原则 B、体现了法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C、反映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 D、说明变革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 9、民国知识分子的“未来中国梦”

    材料一  先生:

    在这昏黑的年头儿,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沉沦在苦海之中。……但是我们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绝不作如是想。固然,我们对现局不愉快,我们却还有将来。……因此我们特发起,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好梦。对于理想的中国,理想的个人生活,各人应该有各人不同的梦。……

    (问题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问题二)先生个人的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东方杂志社启

    材料二  《东方杂志》共收到142份稿件,百分之七十五的作者为文化精英。下表摘录了部分作者关于“未来中国”的梦想。

    人物

    梦想

    李宗武(北京大学 教授)

    我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 ……我希望商人们放出点天良, 多推销些国货,且不要硬指外国货为国货。

    徐伯璞(山东正谊 中学教员)

    中国内部既团结一致,再联合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及各国被压迫的阶级, …… 宣传中国的王道,发扬中国的文化。

    金仲华(杂志编辑)

    农村与都市的建设将并驰前进,或许前者的发展要超过后者,但决不是在后 者摧残之下的。 ……铁道将成为中国的动脉管,河流为静脉管,而密网的汽 车道则为遍布全身的微血管。

    宋云彬(作家)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据裴植《民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梦——以<东方杂志>1933年“新年的梦想”专辑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知识分子的“未来中国梦”进行评析。要: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材料一  
    某学者对美国福利制度变迁历程的阶段划分

     

    时间

    概况

    自由放任阶段

    1776年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

    基本没有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创建成型阶级

    193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社会保障法》颁布,社会保障开始成为美国的一项制度

    快速发展阶段

    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

    联邦社会福利项目不断增加,并扩展到新的领域

    临缩停滞阶段

    20世纪80年伐初至2008年

    降低社会福利开支, 削减救济性福利项目的开支

    ——摘编自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材料二
    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2019 年公开数据编绘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该学者划分历史阶段时主要参考了哪些因素。
    (2)、材料二对于探究西方现代“福利国家”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有何帮助? 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成效加以评析。
  • 11、近年来,随着“宋韵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推广,两宋时期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出处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 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 一婿至千余缗。

    朱彧《萍州可谈》

    处处拥门, 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 不置家蔬。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为国之计, 莫急于保民, 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 又招诱客户, 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 邦本自固。

    吕大钧《民议》

    自五季以来, 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郑樵《通志》

    贫富无定势, 田宅无定主, 有钱则买, 无钱则卖, 富贵盛衰, 更迭不常, 或昔富而今贫, 或昔贵而今贱。

    袁采《袁氏世范》

    艺祖救百王之弊, 以"道理最大"一语开国, 以“用读书人”一念厚苍生, 文治彬郁垂三百年。

    吴渊《鹤山集序》

    ——据黄纯艳《新变与局限:宋代社会的开放度》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社会“新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促使“新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关兵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2、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21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发展中国家崛起逐渐改变国际格局 C、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 13、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白人、黑人、混血人共同形成“美洲人”,他们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心态方面有许多共同点。玻利瓦尔指出:“我们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印第安人,按出生应是美洲人。”该状况在当时(    )
    A、有利于激发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拉美各地与宗主国矛盾日益激化 C、为拉美地区建立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表明启蒙运动在拉美掀起了新高潮
  • 14、达·芬奇认为,“美,是一种聆听,来自内心,来自人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美,是一种自觉信仰,不屈服于任何居坐高大教堂中的红衣主教。”“绘画实际上是科学与太自然的合法女儿。”他的思想(   )
    A、注重追求理性与科学 B、否定了教会神学主张 C、凸显美学与自然结合 D、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
  • 15、十二世纪开始,西欧各国的大中城市先后建立起了大学。像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布拉格大学等,以“地名十大学”方式命名,被誉为“居住僧侣的村庄”。早期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和居住场所,依托所在城市。这一现象表明(    )
    A、城市自治运动开始兴起 B、宗教教育渐趋衰落 C、市民阶层文化需求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 16、据吉希腊神话传说,埃利斯国王受德尔菲神谕启示,联合其他希腊城邦在奥林匹亚举办竞技会。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奥运传统在古希腊延续。公元前416年的奥运会车马比赛项目中,雅典贵族亚西比德花重金训练御手,派出7辆赛车独揽3奖,赛后他将胜利归于整个雅典。这说明(   )
    A、奥运会起源与王权和贵族之间的斗争有关 B、奥运会有利于增强城邦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C、古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具有民主传统 D、参加奥运会是希腊城邦赋予贵族特权之一
  • 17、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专业户。80年代中期,专业户逐渐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其他行业发展,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供销、加工、运输、服务等领域。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
    A、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B、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有一定成效 C、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到提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18、如表为某同学查阅资料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概况表。对其认识合理的是(   )

    时间

    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    

    财政收入

    粮食产量

    钢产量

    1950年    

    33.2%

    62.17亿元    

    1.32亿吨    

    61万吨     

    1952年

    43.1%

    173.94亿元

    1.64亿吨

    135万吨

    A、国民经济形势好转 B、新中国工业基础较好 C、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D、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 19、1939年《大众日报》筹备期间,筹备组归纳出这份报纸的性质须遵循以下三条:

    第一,这是个党的报纸,代表山东分局的机关报;

    第二,这是一个统一战线的报纸,一切消息、言论等都要考虑到有利于统一战线;

    第三,这是群众性的报纸,要广泛发动群众。

    由此可见,该报刊(    )

    A、体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服务于斗争环境中传播知识的需求 C、致力于开辟一个服务现实的思想阵地 D、凸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精神
  • 20、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