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年2月,《中国文化》创刊号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论》。其后,该文历经多次修改,收入1952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毛泽东再次做了修改。对比上述两个版本,现摘录几处修改文字,如表所示:
1940年版 1952年版
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主要的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一个阶级,而有中国无产阶级参加进去了。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构成的正确的方针。
……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构成的正确的方针。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新三民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修改《新民主主义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毛泽东修改《新民主主义论》的认识。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3世纪末,掐丝珐琅工艺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中国工匠立足于青铜器工艺基础,在造型和色彩上融入丰富的传统元素,创制了铜胎掐丝珐琅器,成为宫廷御用品。明景泰年间,工匠依据皇帝的喜好改进工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珐琅器制作出现第一次高峰,且珐琅器多以蓝色釉料为主,后世遂称其为“景泰蓝”。清乾隆时期,宫廷景泰蓝制作达到巅峰,嘉庆时逐渐衰退,道光之后几近绝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泰蓝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景泰蓝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景泰蓝工艺有了极大的提升,其应用也扩展到旅游纪念品、时尚文创、私人订制等方面,并频繁作为国礼出现在外交活动中。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景泰蓝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景泰蓝功用的演变,并阐述景泰蓝发展的历史启示。 -
3、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地处偏远,受气候变化、极端自然灾害等影响更为强烈。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决议《我们希望的未来》,呼吁联合国系统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支持。由此可见,这些国家的发展有赖于( )A、地缘政治的稳定 B、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C、自然环境的改善 D、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
4、下图是1981年苏联某杂志刊登的漫画。下列选项中,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A、北约内部存在分歧 B、欧盟陷入经济危机 C、华约军事力量衰落 D、美国调整外交战略
-
5、1837年,英国人惠斯通和库克获得首个实用性电报专利。其后,库克向铁路公司演示电报装置并得到认可。1839年,电报技术被首次运用到帕丁顿至德莱顿的铁路上。随后,电报线路在全英国的铁路运输系统普及。据此可知,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A、专利制度的确立 B、技术进步的制度化 C、产业革命的深入 D、动力装置的电气化
-
6、恩格斯指出:“直到17世纪末,俄国农民还没有受到什么压迫”,“随着彼得大帝的即位,俄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发展,它当时只能输出农产品。于是就引起了对农民的压榨”,“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把这种压榨推进到极点”。据此判断,“把这种压榨推进到极点”指的是( )A、确立沙皇专制 B、垄断对外贸易 C、建立集体农庄 D、强化农奴制度
-
7、7世纪中期,哈里发欧默尔规定:“不得将被征服者作为奴隶据为己有”,“不得随意侵吞他们的财产或通过其他形式加以奴役”,被征服地区的贡税由全体阿拉伯人“共同享用”。该规定有助于( )A、扩大奴隶贸易规模 B、建立统一的税收制度 C、巩固国家经济基础 D、确立哈里发的统治权
-
8、古代印度传统信仰中,那伽被视为“恶魔的化生,是灾害和苦难的制造者”。佛教兴起后,那伽逐渐成为“可调御风雨的佛教护法神”,被人们广泛崇拜。这体现了( )A、种姓制度的衰落 B、文化的融合与重塑 C、传统信仰的破除 D、神话的丰富与多元
-
9、197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国家计委关于引进新技术的报告,报告提出引进新技术一定要适合国情,不能“为‘先进’而先进”。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该报告并要求“精打细算,买先进的关键设备……引进一百亿美元也可以,但要多快好省”。这表明中央( )
①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确定了工业发展的方向
③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决心 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1927年5月,王纯一奉上级命令以黄沙坨小学校长身份来到偏僻的台安(今辽宁省台安县),7月,领导成立中共台安支部。支部“在师生中介绍进步刊物《新青年》,出版《晚霞》、《先声》周刊”,发展了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地区( )A、革命的形势逐渐好转 B、党组织在基层影响扩大 C、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D、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
11、1913年,《东方杂志》刊载《国民今后之道德》一文,提出“夫道德有体有用,体不可变而用不能不变”,同时也强调,“苟于新社会无特别冲突之点,均不宜轻议更张”。这体现了作者( )A、激发国民革命热情的愿望 B、革新社会秩序的主张 C、排斥西方道德观念的立场 D、倡导渐进变革的理念
-
12、晚清时期,“出使外洋之员”被士人戏称为“鬼使”,由于高官权贵大多不愿担任,清政府不得不在中下层官员中“悬利禄以为招”。在当时官场壅塞的情况下,“鬼使”反而成为“升途较捷”的美差。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官员选拔的失序 B、民众矛盾的心态 C、外交转型的艰难 D、华夷观念的消亡
-
13、清嘉庆、道光年间,张家口権关收入年均可达白银六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商大量涌入,往来于此的商贸活动激增,但榷关收入却不断下降,光绪年间,年均收入仅三四万两。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税收机制不完善 C、外国商品大肆倾销 D、贸易规则不平等
-
14、明嘉靖年间,俞大猷上疏建议,渔民出海时“渔船大者二十五只为一艅”,“小者五十只为一艅”,令每综“合造楼船一只以为兵船”,其“驾船兵哨”由官府“照依雇兵之例,给与口粮”,使其“大小相资,各有实用”。该建议( )A、有助于完善海防体系 B、有利于扩充水师建制 C、着眼于维护海外贸易 D、致力于减轻财政负担
-
15、宋代,雕版印刷日益兴盛,工匠可以雕刻出更趋精美的花纹图案,遂使利用雕花木板印制花布的夹缬法成为各种印花技术中最时兴的一种。由此,雕版印刷从业者中分化出一批专门从事雕造花板的工匠。这表明( )A、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B、工艺改进推动手工业发展 C、手工业与农业生产日趋分离 D、城市发展促进手工业进步
-
16、大酺是指朝廷特许的官民会聚宴饮。有学者统计:唐太宗朝赐大酺九次,高宗朝赐十三次,每次持续三天或五天;武则天当政时赐大酺二十次,主要集中于其称帝前后,多为七天甚至有三次长达九天。这反映出武则天( )A、意欲规范国家礼制 B、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C、注重加强君臣互动 D、急于宣扬其称帝合法性
-
17、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了有关粮食等物资出入管理的简牍,其侧面多见用书刀刻上表示数字的刻齿符号。经研究,刻齿符号所表示的数字与简牍文书中所记数量相符。这些刻齿符号的使用( )A、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严密 B、保障了政令传递的有效性 C、适应了贸易发展的需要 D、表明了文书体例的规范化
-
18、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攻战类乎盗贼之行为,乃大“不义”;攻战之事常招致灭亡之祸,亦“无利”于国家。据此判断,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以陈翰笙、薛暮桥等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开展了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整个中国一样,仍然是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里面虽然相当存在,可是资本主义的矛盾还没有变成中国农村中一切矛盾的支配形态,而榨取剩余生产物的基础,主要地还在土地所有”。辨认某一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社会性质,要着重看生产关系本身,特别是要着眼于生产手段的所有者与直接生产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剩余生产物被榨取的形态。中国农村的阶级关系,非常明显地不是企业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而主要是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和无地少地的农民饱受地主剥削的关系。中国农村中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准,也还是土地的占有情况,而并非是其他工业化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因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依旧是中国革命当前阶段最核心的问题。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农村社会性质研究”体现的指导思想,并说明其在该研究中的具体运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农村社会性质研究”的意义。 -
20、下图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宣传画,标题是“一个威胁着德国的小国家”。由此可见( )A、《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 B、德国优先发展空军力量 C、欧洲大国展开军备竞赛 D、德国意图推进侵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