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等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据统计,到1960年底,我国已向朝鲜、缅甸、埃及、阿富汗等22个国家提供过援助。这一举动(     )
    A、说明外交注重意识形态 B、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 C、有利于开创外交新局面 D、体现了外交理念的转变
  • 2、表为1964年4月30日根据1957年和1958年生产效益估算出的1965年农业部分领域的发展情况。这表明当时(     )

    年份领域

    1957

    1958

    1965

    粮食(亿斤)

    3901

    4000

    3800左右

    棉花(万担)

    3280

    3938

    3200左右

    三种油料(万担)

    7542

    8459

    6650左右

    大牲畜(万头)

    8382

    7770

    7800左右

    猪(万头)

    14590

    13829

    15000左右

    A、“左”倾错误影响广泛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社会主义探索成效显著 D、经济计划制定相对理性
  • 3、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国民政府的社会教化活动 B、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精神 C、加强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D、反映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的意图
  • 4、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但着手操办者则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督抚;1901年,清廷颁布变法上谕,张之洞、刘坤一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清末新政的实施大纲;1906年,清廷下诏仿行立宪,也是在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下促成的。”这表明晚清时期(     )
    A、权力结构变化助推了早期近代化 B、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C、政府态度左右了各派的政治立场 D、改革是挽救统治的关键
  • 5、如图为1881-1927年中国新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均值图。由此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注:图中只包括全国18个省份中的262个府。

    A、主要沿着铁路线进行投资建设 B、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的主导力量 C、发展状况与铁路存在内在联系 D、发展受阻主要因素是国内政局
  • 6、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社会里,出现了大量由女性书写的作品以及预设读者为女性的作品,甚至家族内才女的作品集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重要文化资产之一。这反映出明代中晚期当地的社会氛围是(     )
    A、心学强调个体内心反省,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 B、受西方民主自由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C、商品经济发展,旧有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和瓦解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影响了大众文学的盛行
  • 7、在元代,无论是天子内廷的怯薛军团,还是外朝的枢密使、地方行省平章政事,“其长皆勋旧重臣”,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中的权贵们组建的官僚体系构成了元朝的统治基干。这可用于佐证元朝(     )
    A、地主阶级联合执政的特征 B、以行政能力为用人依据 C、“四等人制”成为治国理念 D、承袭了唐宋的选官原则
  • 8、汉代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他还强调,天是能够赏善惩恶的最高主宰,它通过“正”天子而“正”天下,“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这些主张旨在(     )
    A、重塑社会道德秩序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君臣伦理关系 D、强调天人合一理念
  • 9、考古证据表明,新石器时代我国已经开始以陶器、玉器为礼器,而以二里头文化为主体的夏王朝则将礼器上升到了国之重器的地位。西周王朝则将礼器融入礼乐文化系统,形成了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礼乐文明”。这一历程主要体现了(     )
    A、礼器功能世俗化发展趋势 B、社会经济结构的持续变革 C、史前礼乐文化交流的增多 D、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连续性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开始推行激进的“去工业化”政策。1984年,英国国家煤炭局宣布关闭20座无利可图的煤矿,直接导致20万矿工失业。全国矿工工会随即发起大罢工,持续长达362天,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劳资冲突之一。政府动用警察镇压,最终罢工失败。据有关经济数据显示,1981-1991年间: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680万锐减至450万,金融服务业就业人数从110万增至200万,北部工业城市谢菲尔德失业率达18%,而伦敦仅为7%。时任财政大臣劳森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不得不打破‘英国病’的恶性循环,即便这意味着要摧毁整个工业社区。”1990年,英国工业产值占比已从1979年的30%降至20%,同期金融业占比从5%跃升至15%。

    ——摘编自《撒切尔回忆录》、英国国家统计局《20世纪经济转型报告》

    材料二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锈带州”(Rust Belt)成为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地区。在密歇根、威斯康星、宾夕法尼亚等传统工业州,特朗普以微弱优势击败希拉里·克林顿,而这些州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是民主党的票仓。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2000-2016年间,“锈带”核心区制造业岗位减少超过30%。俄亥俄州扬斯敦市曾是全美钢铁生产中心,其人口从1970年的16万锐减至2016年的6.5万。当地居民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父辈在工厂工作一辈子就能买房养家,现在年轻人要么去亚马逊仓库,要么靠阿片类药物度日。”特朗普团队精准捕捉到这种情绪,在竞选广告中展示废弃工厂画面,承诺对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但经济学家普遍指出,这些措施难以逆转自动化带来的岗位流失。2018年,尽管美国钢铁产量回升12%,就业人数仅增长1.5%。2020年大选时,虽然特朗普在“锈带”仍获得46%的白人工人支持,但未能复制2016年的胜利。

    ——综合《纽约时报》与美国劳工部数据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根源及其社会代价。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00-2016年美国“锈带”地区发生了哪些结构性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方国家产业转型的历程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有哪些启示?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必须记住,殖民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统治,更是一种文化侵略。它试图摧毁我们的历史记忆、语言和传统,让我们忘记自己是谁。独立不仅仅是旗帜的更换,更是灵魂的解放。”

    ——几内亚民族主义者塞古·杜尔(1960年)

    材料二   二战后部分亚非拉国家独立时间及独立方式

    国家

    独立时间

    独立方式

    印度

    1947年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阿尔及利亚

    1962年

    武装斗争

    加纳

    1957年

    宪政改革与和平谈判

    古巴

    1959年

    革命战争

    材料三   “在拉丁美洲,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外部的殖民者,还有内部的寡头统治。1950年代,占人口2%的大庄园主控制着70%的可耕地,而70%的农民没有土地。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独占香蕉贸易,其利润超过部分国家全年财政收入。真正的独立必须包括社会革命,否则只是换了一群主人。”

    ——古巴革命领袖切·格瓦拉(1965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民族解放运动中“灵魂的解放”的理解并加以分析。
    (2)、对比材料二中印度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方式,分析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面临的困境,并说明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为2015-2023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与占GDP比重变化表

    年份

    数字经济规模

    (万亿元)

    占GDP比重

    (%)

    关键技术突破(示例)

    2015

    18.6

    27.5

    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启动

    2020

    39.2

    38.6

    5G技术商用化

    2023

    56.1

    41.5

    人工智能大模型(如ChatGPT对标技术)

    材料二   表2为2012-2024中国数字经济政策迭代与核心技术突破关联性表

    政策阶段

    代表性政策

    对应技术突破

    学术评价(出处)

    跟跑期

    (2012-2016)

    “宽带中国”战略

    4G技术普及

    “奠定网络基础”(《管理世界》2023年第4期)

    并跑期(2017-2020)

    《新一代AI发展

    规划》

    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占比达37%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郭贺铨,《新型举国体制下人工智能发展路径》2024)

    领跑期

    (2021-)

    “东数西算”工程

    量子计算原型

    机“九章”问世

    “构建数字生态”(乌镇智库,《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推动因素。
    (2)、假设你是《中国科学院院刊》特约作者,请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科技自立自强”栏目投送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历史脉络清晰,完整呈现三个历史阶段;史论结合,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史实支撑;历史视角独特,结论升华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 13、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后,越南工贸部特别要求中文版协议优先于英文版核对。这一细节反映(     )
    A、中文成为区域合作的关键工作语言 B、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文化认同 C、中国在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导性地位 D、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的转移
  • 14、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欧洲问题应由欧洲人自己解决”。同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并签署《华沙条约》,承认战后边界。这些外交举动(     )
    A、标志欧洲国家挣脱冷战的影响 B、加速东欧国家脱离苏联控制 C、加剧了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抗 D、反映西欧国家谋求战略自主
  • 15、“英帝国”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概念,其内涵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帝国”、“自由主义帝国”和“有形帝国”,最后,在二战后又转变为“无形帝国”。下列对“无形帝国”的理解最合理的是(     )
    A、通过军事征服建立全球殖民体系 B、依靠自由贸易实现经济霸权 C、以文化影响力维系国际主导地位 D、采用联邦制整合殖民地关系
  • 16、布哈林曾指出,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让农民破产,从海外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以弥补国内的不足,而是必须“养鸡生蛋”,农民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是以有支付能力为前提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
    A、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紧迫性 B、苏联社会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苏联工业化战略的正确性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成功
  • 17、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发现《凡尔赛和约》将山东权益转交日本后,紧急调阅1898年《胶澳租界条约》原档进行驳斥。这一细节说明(     )
    A、日本独霸东亚格局形成 B、国际法成为国家维权工具 C、五四运动影响国际会议 D、巴黎和会坚持公正的原则
  • 18、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了门罗主义的“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作为文明国家要进行干涉,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美国此举(     )
    A、旨在建立美洲人的美洲 B、宣告孤立主义政策结束 C、树立起负责的大国形象 D、意在维护美国区域霸权
  • 19、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股票投机者宣称:“铁路将消灭地域差异!”然而农民却抱怨:“粮食价格被商人垄断。”历史学者也指出:“铁路时刻表取代了日出而作。”这反映了铁路(     )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B、对英国社会产生多重影响 C、服务于商业资本的利益 D、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 20、1812年俄军取得抗击拿破仑入侵的胜利,这激起了俄国民众空前的民族自豪感,普希金盛赞:俄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是身为军官而参战的恰达耶夫,却说“胜利”带来的是皇权与暴政的巩固,而非每一个人的自由精神。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
    A、促进了欧洲民主思想的传播 B、加速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程 C、引发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论争 D、进一步强化了俄国的专制统治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