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文明绵延传承。内聚的地理环境、广阔的疆域和众多人口,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外在条件。持续沿用的汉字以其广泛适用性、文化附加功能、高度组词能力、形音义一体功能、文化固化功能等,是中华文化持久传承的坚固栽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水乳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为文化发展繁荣创造了条件。丰富的、多层次的教化体系,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保障机制。独特的史学传统,铸就了赓续延绵的历史文化传承意识。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不断前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凝结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典籍,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展现了独到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丝绸、瓷器和茶叶,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榆往各国,成为独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摘编自人民网《讲好中国历史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中中华文明发展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以茶纳贡与周武王。

    史料二  《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史料三  茶马古道遗迹

          

    图4 思茅段               图5 剑川段           图6 贵州段

    材料二

    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

    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

    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

    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

    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茶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此后每一朝代的封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之后总是不断地扩大太学的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汉代学校教育实行“分经授诸生”,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

    材料二

    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唐宋以后,不仅汉族统治者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以来古代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的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到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

    ——摘编自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催生官僚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标准有哪些发展?从封建政府的视角简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 5、下表是在辽宋夏金时期有关“中国观”的观点。据此归纳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

    观点一

    辽金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扩大到辽金统治之下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使“中国”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长城以南

    观点二

    辽金王朝以“中国”自居则使“中国之民”不再仅代指汉族,也包括在辽金两朝生活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观点三

    “中国”一词不再是区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标记,而是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共有的政治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

    A、国家统一  民族共生 B、多元一体  国家认同 C、实现汉化  民族交融 D、共处华夏  友好和平
  • 6、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基层治理较为松散 B、租佃关系发展普遍 C、社会的流动性加强 D、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7、有学者将魏晋时期的士人群体分为五种类型(如下表)。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类型

    特点及代表人物

    第一种类型

    顿悟世事之变,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坐享利禄。如王戎

    第二种类型

    恪守儒家传统,虽然政治环境在变,但从表面看他们的思想不变。如傅玄

    第三种类型

    执着于传统伦理道德,固执地秉承儒家的纲常名教,陷入与政治现实的严重对立,他们走向老庄,兼摄儒道。如阮籍和嵇康

    第四种类型

    原本是儒士,因不满政治现实从官场上淡出,隐居田园不再入仕。如陶潜

    第五种类型

    身兼儒道,但以道家思想为主,淡泊名利,看重生命并修行道术,成为道士。如葛洪

    A、士人阶层分化及政治心态的多元 B、佛道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 C、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导致社会动荡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
  • 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华夷观发生根本改变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 9、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己”。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 )
    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 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 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 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
  • 10、隶书出现在秦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据此可知,隶书在秦代的出现( )
    A、受到“书同文”政策的影响 B、是基于政治形势和实用的需要 C、是基于其特有的审美价值 D、是文化专制政策的必然产物
  • 11、相比前代,周代宗教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神”或“上帝”角色的转变方面,即由原来氏族部落专属神祗变为天下所有部落的神祗;在继承“君权神授,天命所归”的前提下提出了两个新的命题:其一是“天命靡常”,其二是获得天命的依据在于“德”。周代的这些做法( )
    A、使神权与王权分离 B、旨在维护天下共主合法性 C、体现家国一体理念 D、发扬了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 12、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

    图1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   图2 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

    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 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金本位的确立,加上当时英国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英镑很快也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正如有位学者所说的那样:“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等优势,英国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 

    ——摘编自凤凰网《英镑: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使命终结。……现行汇率制度呈现弹性化趋势。在牙买加体系建立初期,大约有 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本币与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下降到45%,1997年进一步降至40%。固定汇率制度占比大幅减少,意味着汇率制度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特征。……欧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局面,从而推动国际货币储备的多元化。但是截至2012年,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美元的影子无处不在,美元的影响范围在扩大,流通领域在扩展,影响力度在增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欧元还无法取代美元。 

    ——摘编自朱丰根、朱延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货币进入英镑世纪”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认识。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 

    ——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现代化艰难曲折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年)作为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第一次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人人都要尊重誓约的神圣”,“因为誓约是以上帝的名义而立的,也因为上帝拥有强制履行义务的权威”。至于和约,根据“誓约保证的信义之神圣性”,“无论和约订立了何种条款,务当绝对遵守。” 

    ——据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

    材料二:在19世纪60年代,面对各国修改条约的要求,李鸿章等少数人认为,修约“系条约而非议和”,彼此双方均有同等权利,任何一方若要重修条约,须先行知照,“有一勉强,即难更改”;我方可坚持自己的意见,“于其可许者许之,其不可许者拒之”,并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交涉中,鉴于“惟彼有所求于我,而我一无所责于彼,虽足以示中国宽大,特恐彼视中国太易,更生非分之思”,奕䜣“亦拟数条向彼商办”。其后中英签订的《新定条约》在形式上亦与以往大不一样,每一款均以“中国允”或“英国允”之类的语句,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据李育民《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格劳秀斯的条约观,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鸿章等人的修约策略。今天应怎样对待传统国际法。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走上追寻现代化之路。但晚清三个阶段的现代化以及相应的改革举措,都是在因应西方列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压力,同时回应国内的社会矛盾,这些现代化无法改变清王朝覆灭的最终命运,仅仅是清廷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种种危局,因而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明确下来。1979年,邓小平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我们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牛先锋《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晚清三个阶段的现代化尝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现代化探索相比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探索的主要特点。
  • 17、2022年,中国北斗系统为国内110万辆共享单车、全国12个城市的20万个停车电子围栏提供高精度服务,为国内21款智能汽车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25亿千米。这说明我国( )
    A、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B、正式建立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科技进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D、航空技术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
  • 1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这个变化说明( )
    A、分田到户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B、分田到户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 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D、走合作之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
  • 19、在古埃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其留下的冲积沃土,适于播种;古埃及历法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按照季节安排生活;国王经常征调人力兴修水利,并派专人长年观测管理。这主要反映了( )
    A、古埃及处于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 B、农耕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C、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农业影响深远 D、古埃及的农业生产领先世界
  • 20、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却出现了无家可归者数量激增、老旧住房年久失修以及房价和租金居高不下等现象,以至于纽约市政府在2013年声称:“当前我们的保障性住房短缺已进入危机状态”。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社会稳定促进人口增长 B、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C、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 D、自由主义的再次兴起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