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西周青铜器“大盂鼎”铭文记载:“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这一记载反映了西周政治观念的核心是( )A、君权神授 B、天命王权 C、中央集权 D、分封诸侯2. 北宋李觏在《富国策》中批评佛教寺院“费财尤甚……耕者日寡而食者日繁”。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出现积贫积弱局面 B、佛教发展影响社会经济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下降 D、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3. 亚述王阿达德尼拉里一世统治时期(约前1295年-前1263年),对《亚述王表》进行了修订,不仅把亚述君主制的起源追溯到“住在帐篷中的17个王”的久远过去,而且把中亚述之前的所有城邦首领(伊沙库)都统一称呼为“国王”。这一修订意在( )A、强化王权合法性与历史连续性 B、恢复古代两河流域民主传统 C、塑造亚述历史悠久的王统形象 D、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4. 日本《养老律令》(718年)规定:“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这一规定( )A、强化了国家治理的神权色彩 B、旨在打击削弱贵族势力 C、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权 D、推动土地私有制的瓦解5. 在美洲,玛雅人创造出的文字至今仍无法被释读;印加人制定了精确的太阳历和太阴历;阿兹特克人使用天然铜锻造工具,并在医学中应用麻醉技术。这说明古代美洲( )A、各文明间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B、科技水平超越同时代其他地区 C、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方向 D、文明演进具有独立性与原创性6. 叙利亚和埃及是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必经之地,奥斯曼人征服这两个地区是在1516-1517年。此时,通往非洲好望角、印度、美洲的新航路已经开通,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正准备出发。材料可用来说明( )A、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传统贸易 B、地理大发现加速了奥斯曼帝国扩张 C、新航路开辟削弱了奥斯曼贸易地位 D、欧洲殖民扩张比奥斯曼的征服更早7. 下表为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前期中国白银流入情况表,由该表可以推知( )
时间(世纪)
中国白银流入量(亿两)
主要来源地
16世纪中叶
0.8
日本、东南亚
16世纪后期
1.2
美洲(经菲律宾)
17世纪前期
2.3
美洲、欧洲
A、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B、商业革命正在全球展开 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新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8. 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学徒在日记中写道:“导师指导我们绘制人体素描时,手持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却指出其中关于人体比例的论述与我们的实际测量存在偏差。他指着模特的肢体说:“若只盲从古籍,怎能捕捉自然的真实?我们必须用双眼丈量上帝赋予人体的完美平衡。'”。这则日记反映出( )A、古典学术传统已被彻底否定 B、宗教神学束缚艺术创作 C、人文主义者追求理性与实证 D、科学革命影响艺术领域9. 1812年俄军取得抗击拿破仑入侵的胜利,这激起了俄国民众空前的民族自豪感,普希金盛赞:俄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是身为军官而参战的恰达耶夫,却说“胜利”带来的是皇权与暴政的巩固,而非每一个人的自由精神。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A、促进了欧洲民主思想的传播 B、加速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程 C、引发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论争 D、进一步强化了俄国的专制统治10. 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股票投机者宣称:“铁路将消灭地域差异!”然而农民却抱怨:“粮食价格被商人垄断。”历史学者也指出:“铁路时刻表取代了日出而作。”这反映了铁路(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B、对英国社会产生多重影响 C、服务于商业资本的利益 D、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11. 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了门罗主义的“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作为文明国家要进行干涉,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美国此举( )A、旨在建立美洲人的美洲 B、宣告孤立主义政策结束 C、树立起负责的大国形象 D、意在维护美国区域霸权12.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发现《凡尔赛和约》将山东权益转交日本后,紧急调阅1898年《胶澳租界条约》原档进行驳斥。这一细节说明( )A、日本独霸东亚格局形成 B、国际法成为国家维权工具 C、五四运动影响国际会议 D、巴黎和会坚持公正的原则13. 布哈林曾指出,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让农民破产,从海外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以弥补国内的不足,而是必须“养鸡生蛋”,农民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是以有支付能力为前提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紧迫性 B、苏联社会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苏联工业化战略的正确性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成功14. “英帝国”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概念,其内涵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帝国”、“自由主义帝国”和“有形帝国”,最后,在二战后又转变为“无形帝国”。下列对“无形帝国”的理解最合理的是( )A、通过军事征服建立全球殖民体系 B、依靠自由贸易实现经济霸权 C、以文化影响力维系国际主导地位 D、采用联邦制整合殖民地关系15.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欧洲问题应由欧洲人自己解决”。同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并签署《华沙条约》,承认战后边界。这些外交举动( )A、标志欧洲国家挣脱冷战的影响 B、加速东欧国家脱离苏联控制 C、加剧了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抗 D、反映西欧国家谋求战略自主16. 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后,越南工贸部特别要求中文版协议优先于英文版核对。这一细节反映( )A、中文成为区域合作的关键工作语言 B、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文化认同 C、中国在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导性地位 D、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的转移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第17题18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6分,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为2015-2023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与占GDP比重变化表
年份
数字经济规模
(万亿元)
占GDP比重
(%)
关键技术突破(示例)
2015
18.6
27.5
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启动
2020
39.2
38.6
5G技术商用化
2023
56.1
41.5
人工智能大模型(如ChatGPT对标技术)
材料二 表2为2012-2024中国数字经济政策迭代与核心技术突破关联性表
政策阶段
代表性政策
对应技术突破
学术评价(出处)
跟跑期
(2012-2016)
“宽带中国”战略
4G技术普及
“奠定网络基础”(《管理世界》2023年第4期)
并跑期(2017-2020)
《新一代AI发展
规划》
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占比达37%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郭贺铨,《新型举国体制下人工智能发展路径》2024)
领跑期
(2021-)
“东数西算”工程
量子计算原型
机“九章”问世
“构建数字生态”(乌镇智库,《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推动因素。(2)、假设你是《中国科学院院刊》特约作者,请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科技自立自强”栏目投送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历史脉络清晰,完整呈现三个历史阶段;史论结合,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史实支撑;历史视角独特,结论升华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们必须记住,殖民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统治,更是一种文化侵略。它试图摧毁我们的历史记忆、语言和传统,让我们忘记自己是谁。独立不仅仅是旗帜的更换,更是灵魂的解放。”
——几内亚民族主义者塞古·杜尔(1960年)
材料二 二战后部分亚非拉国家独立时间及独立方式
国家
独立时间
独立方式
印度
1947年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阿尔及利亚
1962年
武装斗争
加纳
1957年
宪政改革与和平谈判
古巴
1959年
革命战争
材料三 “在拉丁美洲,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外部的殖民者,还有内部的寡头统治。1950年代,占人口2%的大庄园主控制着70%的可耕地,而70%的农民没有土地。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独占香蕉贸易,其利润超过部分国家全年财政收入。真正的独立必须包括社会革命,否则只是换了一群主人。”
——古巴革命领袖切·格瓦拉(1965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民族解放运动中“灵魂的解放”的理解并加以分析。(2)、对比材料二中印度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方式,分析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面临的困境,并说明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开始推行激进的“去工业化”政策。1984年,英国国家煤炭局宣布关闭20座无利可图的煤矿,直接导致20万矿工失业。全国矿工工会随即发起大罢工,持续长达362天,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劳资冲突之一。政府动用警察镇压,最终罢工失败。据有关经济数据显示,1981-1991年间: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680万锐减至450万,金融服务业就业人数从110万增至200万,北部工业城市谢菲尔德失业率达18%,而伦敦仅为7%。时任财政大臣劳森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不得不打破‘英国病’的恶性循环,即便这意味着要摧毁整个工业社区。”1990年,英国工业产值占比已从1979年的30%降至20%,同期金融业占比从5%跃升至15%。
——摘编自《撒切尔回忆录》、英国国家统计局《20世纪经济转型报告》
材料二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锈带州”(Rust Belt)成为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地区。在密歇根、威斯康星、宾夕法尼亚等传统工业州,特朗普以微弱优势击败希拉里·克林顿,而这些州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是民主党的票仓。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2000-2016年间,“锈带”核心区制造业岗位减少超过30%。俄亥俄州扬斯敦市曾是全美钢铁生产中心,其人口从1970年的16万锐减至2016年的6.5万。当地居民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父辈在工厂工作一辈子就能买房养家,现在年轻人要么去亚马逊仓库,要么靠阿片类药物度日。”特朗普团队精准捕捉到这种情绪,在竞选广告中展示废弃工厂画面,承诺对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但经济学家普遍指出,这些措施难以逆转自动化带来的岗位流失。2018年,尽管美国钢铁产量回升12%,就业人数仅增长1.5%。2020年大选时,虽然特朗普在“锈带”仍获得46%的白人工人支持,但未能复制2016年的胜利。
——综合《纽约时报》与美国劳工部数据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根源及其社会代价。(2)、根据材料二分析,2000-2016年美国“锈带”地区发生了哪些结构性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方国家产业转型的历程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