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观念;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据此可知,清朝的外贸管理理念(   )
    A、对社会转型产生不利影响 B、有利于扭转贸易逆差的局面 C、纠正了明代"海禁"弊端 D、直接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 2、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指出:“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科举制度盛行冲击门阀政治 B、理学兴起改变了世人的婚俗观 C、奢靡之风逐渐取代勤俭节约 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习俗
  • 3、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如西向及西南方向通往矢、散;东向通往成周、桧、谭、齐;南向通往鄂、申、曾;东南向至坯、蔡、(胡);北向通往晋、邢、燕等。主要干线的设立(   )
    A、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B、促进了各地之间经贸往来频繁 C、有利于周王室对地方加强控制 D、进一步推动儒家文化圈的扩展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生在煤资源比较丰富的英国北部不完全是偶然的……政治本身的内在价值和贸易的兴起,两者结合使商人的政治力量大大加强,他们对规则加以干预和改变的力量也大大加强,而这些规则的改变就带动了17世纪英国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改革。工业革命把英国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一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同时,在乔叟与莎士比亚文学中造就的仅六七百年的现代英语,通过殖民等渠道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

    ——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时间项目

    1870年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离开卡迪兹后第33天,……最后,我向我们最最战无不胜的君王们承诺:如果我能得到他们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以及尽可能多的沉香木和陛下们想要的尽可能多的异教徒奴隶都奉送给他们。”

    ——哥伦布写给布热沃·桑切斯的信(1493年)

    材料二:15世纪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哥伦布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而葡萄牙人认为前往东方的最使之路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越大西洋,为此拒绝了哥伦布资助的请求。两年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朝廷,起初也遭到拒绝,但最后赢得了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材料三:这幅木雕最先出现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它可能是欧洲第一幅描绘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绘画。图中,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艘船驶向一个小岛。几乎全裸的土著人似乎正纷纷逃离。

    木雕: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 材料一、二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哥伦布远洋航行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哥伦布远洋航行开拓带来的影响。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1)、 材料体现的是时期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的主要内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的主要影响。
  • 7、为了巩固中国革命胜利的果实,“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并且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睦邻友好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8、南宋时期形成多个不同的货币区,流通不同的纸币,形成不一样的铸币。四川地区延续使用钱引和铁钱,出现了关外银会子和小铁钱会子等纸币;长江以南使用铜钱和东南会子;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使用铁钱和淮交;京湖地区使用铜钱和湖北会子。这表明当时( )
    A、政府丧失货币主权 B、货币管理制度混乱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D、经济区域差异较大
  • 9、考古学证明,距今约五千年左右,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能反映这一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是( )
    A、河姆渡文化 B、半坡文化 C、仰韶文化 D、龙山文化
  • 10、18世纪末,秘鲁一位耶稣教会教士在《致西班牙美洲人的信》中宣称: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还有一批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当地的历史、疆界和自然环境。这表明拉美的( )
    A、独立运动走向成熟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民族独立意识觉醒 D、民族革命任务艰巨
  • 11、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雅加达。这些占领行为旨在( )
    A、抢占市场资本输出 B、种植并走私鸦片以掠夺财富 C、控制商路掠夺财富 D、结束欧亚大陆彼此隔绝状态
  • 12、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纸杂志的思想传播中。“八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马克思主义话语已经变成很多国家老百姓的大众文化内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深刻影响人类现代世界发展 B、推动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 C、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地创新 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13、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使英国成为工业大国,为了保护技术,英国政府通过了禁止出口纺纱机械的法律,规定出口纺纱机械或者图纸是非法行为,同时还禁止掌握纺纱技术的人员向海外移民,否则将受到罚款或监禁的惩处。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本国垄断组织的利益 B、维护英国纺织业霸主地位 C、封锁技术以压制美国发展 D、保持大西洋贸易中的优势
  • 14、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意大利的统一
  • 15、发生于17-18世纪的欧洲的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启蒙思想( )
    A、为全球航路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 B、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产生 D、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重要原因
  • 16、研究表明,中世纪后期的香料贸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垄断,“其他欧洲人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据此可知,欧洲人旨在( )
    A、打破商业垄断 B、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C、开辟新的航路 D、推动世界走向整体
  • 17、12世纪后期,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间发动战争,将英王的诺曼底及安茹并入王室领地。同时积极争取小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支持,大力扩展城市自治权,并且将市政宪章实行到诸侯领地内的城市中。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巩固庄园经济 B、推动城市发展 C、动摇教会地位 D、实现王权强化
  • 18、中古时期,巴格达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B、巴格达是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中心 C、巴格达的商品价廉物美且种类繁多 D、巴格达有沟通世界贸易的桥梁作用
  • 19、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分地组成。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
    A、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高 B、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 20、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上一页 685 686 687 688 6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