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可溶于乙醇、乙醚和石油中,且在95%的乙醇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熔点为156~157 , 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如下所示:

    下列有关此工艺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的主要过程为加95%的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 2、已知某芳香族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8H8O2 , 则X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图符合下图的物质种数为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 3、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溶液显酸性,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B、可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D、1mol该分子最多与9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B

    CH3CH2OHH2O

    CaO

    蒸馏

    C

    溴苯(溴)

    NaOH溶液

    分液

    D

    (Br2)

    CCl4

    萃取

    A、A B、B C、C D、D
  • 5、已知甲醛分子的所有原子共平面,某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下列关于该芳香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有4个 B、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8个 C、碳原子存在3种杂化方式 D、1mol该物质含19NA个σ键
  • 6、下列有机物命名错误的是
    A、   2,4-二甲基己烷 B、 3-异丙基戊烷 C、3-甲基-4-乙基己烷 D、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 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B.制备乙酸乙酯

    C.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

    D.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A、A B、B C、C D、D
  •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 C、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CH3COOC2H5+H2OΔCH3COOH+C2H5OH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 9、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业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基态溴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104s24p5 B、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C、COS的电子式为 D、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油可作护肤保湿剂 B、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C、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D、乙烯是水果催熟剂,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11、含氮化合物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1)、工业上常用NH3CO2合成尿素CONH22 , 利用该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温室效应。该反应可分两步进行,其能量变化和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一定温度下,将NH3CO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一容积恒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总反应。1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15min时,CONH2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gmin-1

    ②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选项字母)。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NH3CO2的浓度之比为2:1

    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D.NH3的消耗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25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 NH31molCO22molH2O , 则此时平衡(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再次平衡时总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存在大量NO。中国科学家在以H2为还原剂清除NO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   ΔH<0。当固定比例的NO(g)H2(g)的混合气体,以相同流速分别通过填充有两种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新型催化剂优于传统催化剂的理由为

    ②M、N、P、Q四点中一定未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 12、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 还含有少量Fe2O3)和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 , 还含有少量SiNi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四钼酸铵晶体NH42Mo4O132H2O和硫酸锰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pKsp=-lgKsp , 常温下,NiSMnSpKsp分别为19.4和12.6;lg2=0.3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高温焙烧时MnO2MoS2转化为MnMoO4MnSO4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除铁”过程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溶液的pH至2,生成难溶于水的黄钠铁矾NaFe3SO42(OH)6 ,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除铁”后的溶液中cMn2+=0.5molL-1 , 当溶液中可溶组分浓度10-5molL-1时,可认为已除尽,则“除镍”应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已知cS2-=-lgcS2- , 该溶液中pcS2-pH的关系为pcS2-=15.1-pH;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4)、硫酸锰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范围内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图所示。从过滤所得的滤液中获得较高纯度MnSO4H2O的操作是:控制温度在80~90°C之间蒸发结晶, , 使固体MnSO4H2O与溶液分离,用80~90°C的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

    (5)、“萃取”的原理为2R3N()+2H++MoO42-R3NH2MoO4 , 则“反萃取”中的试剂X最适宜选用(填标号)。

    a.稀硫酸          b.NH42SO4溶液          c.NaOH溶液          d.氨水

    从“母液”中回收的副产品主要是(填名称)。

  • 13、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I.实验室按如下实验流程提取海带中的碘。

    (1)上述实验流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氧化时加入3molL-1H2SO4溶液和3%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海带灰中含有的其他可溶性无机盐,是在(从以上流程中选填实验操作名称)中实现与碘分离。

    Ⅱ.测定反应I2(aq)+I-(aq)I3-(aq)的平衡常数K

    常温下,取2个碘量瓶分别加入下表中的药品,振荡半小时,均有少量固体不溶。取一定体积的上层清液,加入淀粉作指示剂,用c1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测定I2I3-的总浓度,进而可以测得K。(注:在本实验中,认为碘在水中和KI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它们的碘分子浓度cI2相等)

     

    碘量瓶(实验I)

    碘量瓶(实验II)

    药品

    0.5g研细的碘,100mLc2molL-1KI

    0.5g研细的碘,0.5g100mLH2O

    I2I3-的总浓度

    c3molL-1

    c4molL-1

    (4)Na2S2O3溶液也可以滴定I3-的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回答);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

    (5)实验中,反应I2(aq)+I-(aq)I3-(aq)的平衡常数K=。(用含c1c2c3c4的式子表示,下同)

    (6)若所加的碘偏少,导致实验I中碘量瓶振荡半小时后无固体剩余(不饱和),而实验Ⅱ的碘量瓶中仍有固体不溶,则测得的K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4、

    水资源的处理和利用是环境化学的重要课题。

    I.NH4AlSO42常作食品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作净水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作净水剂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几种均为0.1molL-1的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符合0.1mol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填罗马数字),判断的理由是

    Ⅱ.高铁酸钾是绿色、环保型水处理剂。

    (2)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C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pH=2.4时,溶液中主要含铁形体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已知H3FeO4+电离常数分别为:K1=2.51×10-2,K2=4.16×10-4,K3=5.01×10-8 , 当pH=4时,溶液中cHFeO4-cH2FeO4=

    (4)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所示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产生Fe(OH)3 , 正极电极反应为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 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填“左”或“右)移动。

  • 15、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Zn-CO2电池,将两组阴离子、阳离子复合膜反向放置分隔两室电解液,充、放电时,复合膜层间的H2O解离成H+OH- ,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 B、放电时正极区pH升高 C、充电时Zn与外接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当放电时,复合膜层间有1molH2O解离时,正极区溶液增重23g
  • 16、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H2Cl2 ,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反应:CH4-8e+4O2-=CO2+2H2O B、A、C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a极上通入标况下2.24L甲烷,阳极室Ca2+减少0.2mol D、阳极室有氯气产生,阴极室中有氢气产生且NaOH浓度增大
  • 17、常温下,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一元碱BOH溶液。溶液中,pHB+的分布系数δ随滴加盐酸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B+的分布系数δB+=cB+cB++c(BOH)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时,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BOH的电离常数Kb=1.0×10-6 C、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n<m<p D、p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为cCl->cB+>c(BOH)
  • 18、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H<0。若按照nCO2:nH2=1:3的投料比充入容器,测得平衡时n(H2)和n(H2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线表示平衡时n(H2O)随温度的变化 B、由图可知,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x=5.16mol D、在等温相同体积下,通入1molCO23molH2与通入2molCO26molH2达到平衡时,C2H4的体积分数一样
  • 1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少许溶液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未发生原电池反应

    B

    NaHCO3溶液中加入NaAl(OH)4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H)4-结合H+的能力比CO32-

    C

    向浓度均为0.1mol/L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

    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色

    NaHCO3水解,而NaHSO3不水解

    D

    向2支均盛有2mL1.0mol/L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浓度均为1mol/LAlCl3FeCl3溶液

    一支无明显现象,另一支试管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 Fe(OH)3<Ksp Al(OH)3

    A、A B、B C、C D、D
  •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cNH4+=cCl-NH4Cl-NH3H2O混合液:Al3+Fe3+SO42-NO3- B、cH+cOH-=1.0×10-12的溶液:Na+AlO2-NO3-S2-SO32- C、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Fe2+Cl-Mg2+SO42- D、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c(H+)=10-12mol/L的溶液中:Na+Cl-CO32-SO42-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