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O4中阴离子的VSEPR模型: B、基态Mg原子能量最高的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 C、硼氢化钠(NaBH4)的电子式: D、CO2、SiCl4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 2、八桂大地,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广西壮锦的原料之一是蚕丝 ,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桂林腐乳由豆腐制作而成,由豆浆制成豆腐涉及胶体的聚沉 C、三月三制作五色糯米饭时,糯米由生到熟的过程为蛋白质的变性 D、陆川青砖青瓦呈现青色的原因是含有二价铁
  • 3、天然氨基酸AHPA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之一如下:

    (1)、化合物I的官能团名称为
    (2)、化合物II化学名称是
    (3)、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化合物I易溶于水,可能是因为其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B、由化合物I到III的转化中,有π键的断裂和形成 C、化合物III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V中只有2个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VI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4)、对于化合物IV,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H2、催化剂、加热

    加成反应

    COONH4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HP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②红外光谱显示含氧官能团只有OHCONH2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4:2:2:2:2:1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苄基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原料、试剂任选)。

    ①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②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 4、硫酰氯及1,4-二(氯甲基)苯是重要化工原料,可通过氯化反应制备。
    (1)、硫酰氯常用作氯化剂和氯磺化剂,工业上制备原理如下:

    SO2g+Cl2gSO2Cl2gΔH<0

    SO2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②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akJmol1 , 逆反应的活化能bkJmol1 , 则ΔH=。(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进料比充入SO2gCl2g , 测定其T1温度下体系达平衡时的Δp(Δp=p0p , 初始压强p0=240kPa,p为体系平衡压强),结果如下图1。

    ①根据M点坐标计算T1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图1中能准确表示T1温度下Δp随进料比变化的曲线是(填序号)。

    ③若T2>T1 , 请在图2中画出ΔpT2温度下随进料比变化的示意图

    (3)、1,4-二(氯甲基)苯(D)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可由对二甲苯(X)的光氯化反应合成。对二甲苯氯化过程如下图3,某温度下,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保持体系中氯气浓度恒定(反应体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定不同时刻相关物质的浓度如图4。

    ①反应ii和反应iii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E2E3。(填“>”“<”“=”)

    ②此反应条件下,进行至时,停止反应,及时分离出1,4-二(氯甲基)苯(D)。

    A.22min       B.30min       C.60min       D.100min

  • 5、碲(Te)元素在可穿戴柔性热电器件领域有广泛应用,硒(Se)元素在光电材料中有广泛应用。从电解精炼铜阳极泥(主要成分是CuPbSO4、金属碲化物、金属硒化物等)中分离碲、硒元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KspPbSO4=1.6×105KspPbCO3=7.4×1014

    ②碲单质不易与H2发生反应,硒单质高温下可与H2生成H2Se气体。

    (1)、34Se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转化”时,使PbSO4转化为PbCO3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欲使该反应发生,应控制cCO32:cSO42大于。(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蒸硒”时,Cu2Se等金属硒化物在315C下反应,产生的烟气主要成分为SeO2
    (4)、盐酸浸碲液经浓缩后,碲以TeOOH+形式存在,可使用电化学还原法获得碲单质,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5)、利用杂质在固态碲和液态碲中溶解度不同,可通过区域熔炼将杂质富集到特定区域。如图所示,加热使熔化模块(熔融区)所在位置的碲棒熔化,模块移动后碲棒凝固。

    杂质在碲单质中的分配系数(K=)数据如下表。

    杂质

    Se

    S

    Cu

    Au

    As

    分配系数

    0.44

    0.29

    0.000013

    0.10

    0.0023

    熔炼过程中碲纯度最高的区域为(填“前端”、“末端”或“熔融区”)。为提高碲棒中硒的去除率,可在(填化学式)气氛中进行熔炼提纯。

    (6)、硒的化合物在半导体和电池研发领域有重要用途,如Li2Se可用于提升光电器件性能。Li2Se晶体结构可描述为Li+填充在Se2构成的正四面体的体心,形成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Se2在晶胞中的位置为

    ②设两个Se2的最短距离为anm , 立方晶胞的密度为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

  • 6、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Fe3+/SCN平衡体系的影响因素,并用色度计检测离子浓度变化。

    I.配制FeCl3溶液

    (1)用FeCl3晶体配制FeCl3溶液时,用浓盐酸溶解晶体的原因是

    (2)用0.1molL1FeCl3溶液配制100mL0.005molL1FeCl3溶液,需用量筒量取0.1molL1FeCl3溶液mL , 配制过程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II.探究影响Fe3+/SCN平衡的因素

    20℃时,在烧杯中将25mL0.005molL1FeCl3溶液与25mL0.01molL1KSCN溶液混合,发生系列反应Fe3++nSCNFeSCNn3nn=16 , 其中FeSCNn3n都显红色。反应得到红色混合溶液,用色度计测得溶液透光率为T。各取3mL红色混合溶液分装于若干试管中备用。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透光率

    i

    试管①:加热至40℃

    T1

    ii

    试管②:加入少量铁粉

    T2

    iii

    试管③:加入0.1mL0.04molL1KCl溶液

    T3

    已知:有色离子浓度越大,颜色越深,透光率(T)越小;T1、T2、T3均大于T。

    (3)Fe3+SCN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ii中发生反应(写离子方程式);用低浓度FeCl3溶液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4)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存在反应a:FeSCN2++4ClFeCl4(浅黄色)+SCN , 并依据实验iii得出结论:反应a可导致透光率升高。丙同学认为推断依据不严谨,为证明该结论的正确,进一步完善实验,实验方案为:

    (5)已知:Fe3+SCN的系列反应分6步进行,反应i:Fe3++SCNFeSCN2+;反应ii:FeSCN2++SCNFeSCN2+……,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逐渐减少,其中K2=26.9 , 平衡时cSCN1×104molL1。甲同学认为决定透光率测定结果的是反应i , 其余反应影响可忽略。请结合计算证明该观点

    (6)学习小组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可产生盐效应,使离子运动受到牵制,离子有效浓度降低。若往装有3mL红色混合溶液试管中加入少量NaNO3固体,测得透光率为T' , 则T'T。(填“>”、“<”或“=”)

  • 7、有机电化学合成法反应条件温和,可在电解池两极同时合成有机化合物,经济效益高。已知合成苯酞和铃兰醛前体化合物装置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H+从右室移向左室 B、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甲醇 C、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右室消耗1molCH3OH D、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8、丙烯与HCl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CHClCH3CH3CH2CH2Cl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与HCl的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3CHClCH3 B、合成CH3CH2CH2Cl的反应中,第一步为反应的决速步 C、生成1molCH3CHClCH3的焓变大于生成1molCH3CH2CH2Cl的焓变 D、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加成产物中CH3CH2CH2Cl比例
  • 9、部分含Na、Cl或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a与单质硫混合加热,生成物为f B、若d是酸,其性质稳定,可做漂白剂 C、新制g与乙醛溶液混合加热可以得到b D、f的溶液蒸干并灼烧一定可得固体f
  • 10、某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已知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Z原子核外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阳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B、YX4ZX4+的空间结构相同 C、单质Y和单质Z2的晶体类型不相同 D、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在Y与Z之间的元素只有1种
  • 11、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晶体具有自范性

    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

    B

    冠醚空腔的直径与碱金属离子的直径接近

    冠醚可用于识别碱金属离子

    C

    石油裂解可得到饱和烃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D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

    H2O2中加入MnO2分解反应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 12、已知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 ,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ClCaOH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滴加红色石蕊溶液的棉花团逐渐变成蓝色 C、K2Cr2O7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 D、装置中的气球可以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 13、药物奈玛特韦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脂环烃 B、含有3种官能团 C、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D、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sp2sp3
  • 14、下列有关的实验装置、试剂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NaCl晶体

    B.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

    C.收集NH3

    D.制备Cl2

    A、A B、B C、C D、D
  • 1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2σ键的数目为2NA B、1molKNO3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5NA C、1L1molL1K2S溶液中S2的数目为NA D、每生成2.24L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 16、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MgSO4 , 可选用BaOH2HClK2CO3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剂ABaOH2BK2CO3 B、加热煮沸可以促进盐酸的挥发 C、操作I为过滤,操作II为蒸发结晶 D、调换试剂A、B加入顺序不影响实验结果
  •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酒中加适量的SO2 , 可起保质作用 B、制作餐具使用的不锈钢,其熔点比纯铁高 C、油条制作过程中加入的小苏打,可增加蓬松度 D、在腌制腊肉时加入的氯化钠,可作为调味剂和防腐剂
  • 18、春节童谣朗朗上口,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十三,糖瓜粘”:制作糖瓜粘的原料麦芽糖与果糖属于同分异构体 B、“二十四,扫房子”:清洁地板时使用的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二十五,冻豆腐”:制作豆腐过程中加入石膏、氯化镁等可促使胶体聚沉 D、“二十六,炖猪肉”:炖猪肉常用的桂皮(含肉桂醛)久置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
  • 19、近年我国科技发展迅猛。以下关于我国科技进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揭示光感受调节血糖代谢机制”,其中葡萄糖属于单糖 B、“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及应用”,所有的盐和碱均属于强电解质 C、“新方法实现单碱基到超大片段DNA精准操纵”,DNA属于高分子 D、“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20、五邑传统美食名扬四方。以下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糖类的是

    A.古井烧鹅

    B.恩平濑粉

    C.台山生蚝

    D.荷塘鱼饼

    A、A B、B C、C D、D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