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过硫酸钾K2S2O8中因含有过氧键而具有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K2S2O8和NaI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1)配制250mL0.20molL1的NaI溶液,需要称取NaI固体g,该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量筒和烧杯外,还需要下图中的(填写仪器编号)。

    A.  B.  C.   D.

    (2)K2S2O8与NaI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82+2I=2SO42+I2①,该过程中,(填元素符号)被还原。

    【查阅资料】反应①的速率方程为v=kc S2O82acIb , 其中v为化学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仅仅与温度有关),a和b为对应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反应级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为了测出一定时间内反应①的平均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已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反应①进行的同时,也会发生反应:2S2O32+I2=S4O62+2I(反应速率极快)②。

    (3)反应体系中加入淀粉溶液的目的是

    (4)若反应体系中Na2S2O3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 , 记录淀粉变蓝的时间为t s , 则反应①中以K2S2O8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 K2S2O8=(用含c和t的式子表示)。

    【实验内容】室温下,用浓度均为0.20molL1K2S2O8、NaI、NaNO3K2SO40.01molL1Na2S2O3以及0.2%的淀粉溶液,按下表配制一系列溶液,全部加入烧杯中并混合均匀,当最后加入K2S2O8溶液时立即计时,记录淀粉溶液变蓝的时间,并计算对应的v¯ K2S2O8。已知SO42NO3对上述反应没有影响。

    序号

    V K2S2O8/mL

    VNaI/mL

    V K2SO4/mL

    VNaNO3/mL

    VNa2S2O3/mL

    V/mL

    v¯ K2S2O8/molL1s1

    I

    20

    20

    0

    0

    8

    2

    17.06×106

    II

    10

    m

    10

    0

    8

    2

    8.46×106

    III

    5

    20

    15

    0

    8

    2

    4.19×106

    IV

    20

    10

    0

    n

    8

    2

    8.57×106

    V

    20

    5

    0

    15

    8

    2

    4.21×106

    (5)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m= , n=

    (6)上述实验(填序号)是探究NaI物质的量浓度对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

    (7)若反应级数多为正整数,请在表中选取合适数据,将下图补充完整(若描点,需在旁边写出该点纵坐标的值)并根据选定的数据计算出该反应中cI反应级数b的数值

    (8)通过数据分析,该反应中c S2O82对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填写“>”“<”或“=”)cI

  • 2、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时(各物质均为气态),甲醇与水在铜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和反应Ⅱ相比,反应Ⅱ速率更快 B、反应Ⅱ是放热反应,但是反应Ⅰ和Ⅱ总的反应过程是吸热的 C、铜催化剂不参与反应过程,但是会影响反应速率 D、CO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但CO并不是催化剂
  • 3、前四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不在同一周期。X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xnpx+1 , Y的最高能级单电子数是W的3倍,Z与W的单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均相同,但两者族序数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其相邻元素 B、X和Y与氯原子都可以结合成五氯化物 C、Y原子核外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 D、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ⅠB族
  • 4、球磨-点击化学在氧化铝负载铜表面高效进行,具有缩短时间、降温并减少催化剂的作用,产率高达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a通过水解反应得苯酚 C、b的名称是苯乙烯 D、c中有2个碳原子具有手性
  • 5、某班级同学在学习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讨论。结合他们的学习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刺眼的白光,可应用于照明弹和烟火制造 B、钠和钾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直接应用 C、钙是建筑材料水泥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且钙离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D、铜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力、电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6、尘埃落在平整的铁制品的表面上,水蒸气在尘粒下形成薄水层,尘粒覆盖的中心部分供氧较少,而在尘粒的边缘有较多的O2 , 实际腐蚀情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有CO2SO2会加快腐蚀 B、铁制品被腐蚀的最终产物是FeO C、铁制品的溶解主要发生在尘粒的中部 D、边缘区反应为O2+2H2O+4e=4OH
  • 7、以下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NH3分子呈三角锥形结构,其中的N原子采用sp3杂化 B、NaCl晶体中,Na+Cl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晶胞中 C、金刚石和石墨的不同性质源于它们有相同的原子排列方式 D、H2O分子呈V形,分子间有氢键,沸点比H2S的低
  • 8、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应用与高分子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A、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 B、人工合成塑料材料 C、金属氧化物制作电子元件 D、普通玻璃的制造
  • 9、“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采集的样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水合矿物,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H4,K,Cs,RbMgCl36H2O。关于这种矿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矿物中的水分子与地球上的液态水形态相同 B、该矿物属于碱式盐 C、该矿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之比为1:1 D、该矿物中Cl3735Cl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 10、广东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粤绣、剪纸、陶瓷、藤编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粤绣用的“线”是由蚕丝纤维制成的,属于天然高分子蛋白质纤维 B、剪纸的“纸”是由植物纤维经过加工制成的,是人工高分子化合物 C、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烧制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藤编使用的藤条是由植物的茎部组成的,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 11、一种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主要含ZnOZnSPbS及少量FeGe的氧化物)中分离回收锌、锗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Fe3++3H3LH3FeHL3+3H+

    ②废电解液中主要含H+SO42和少量Zn2+

    回答以下问题:

    (1)、“酸浸”时,烟尘中硫化物转化为硫单质。

    ①可提高“酸浸”效率的措施有(写一种即可)。

    ②从“滤渣1”中可回收的金属主要有

    ③该温度下,KspZnS=2.0×1024H2SKa1=1.0×107Ka2=1.0×1013。反应ZnSs+2H+aqH2Saq+Zn2+aq的平衡常数K=。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酸浸”过程通入O2的目的是

    (2)、“中和还原”时,溶液中Fe3+ZnS反应生成S,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锗”时,H3LGe4+结合生成的沉淀中含有GeHL32(结构简式如图)。

    32Ge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H3L(单宁)的结构简式为

    (4)、“滤液4”经电沉积回收锌,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经电沉积后的液体可以在循环利用(填流程操作)。
    (5)、一种锗晶胞结构如下左图,与锗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锗原子有个,锗原子C的原子坐标为0,0,0[或1,0,0],锗原子B的原子坐标为。将该晶胞沿图中体对角线投影,下左图中锗原子B投影的位置是下右图的号位(填数字)。

  • 12、“诺氟沙星”(化合物G)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的药,其工业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条件略去):

    (1)、A的化学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4)、从结构角度分析,D能与HCl反应的原因是
    (5)、由D到E的化学方程式为
    (6)、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7)、具有相同官能团的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还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2组峰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是
  • 13、铋(Bi)及其化合物在医药、电子、量子材料等高精尖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一种从电解铜的副产物阳极泥熔炼渣(主要含Bi2O3AgAsAu和少量的PbCa等元素)中提取铋及贵金属银和金的工艺如图。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Bi3+

    (1)、B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VA族,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酸溶”时,Bi2O3BiCl4形式进入浸出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BiCl4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BiCl4+H2OBiOCl+2H++3Cl ,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沉铋”时NaOH的作用:
    (4)、经过“酸溶”后,AuAg在滤渣中进一步富集,“溶金”的过程中Au转化为HAuCl4 , “操作I”之后可以重新得到金粉,则X可能是_______。
    A、SO2 B、H2C2O4 C、NaOH D、NaCl
    (5)、“脱砷”时,As2O3会转化为可溶的Na3AsO4 , 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用Fe“还原”时,并没有隔绝空气。一定温度下,Bi的沉淀率随反应进行会先增大后减小。解释一段时间后Bi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
  • 14、

    碘酸钙可用作防臭剂、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等。实验室制备六水合碘酸钙CaIO326H2O并测定碘酸钙的Ksp方法如下。

    I.六水合碘酸钙的制备

    已知:2KClO3+I2+HCl85°C__KIO3HIO3+Cl2+KCl

    ①按图组装好仪器,加入试剂,加热,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

    ②将反应液转移至烧杯并置于冷水浴中,搅拌下依次滴入KOHC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③过滤,用冷水、无水乙醇依次洗涤白色沉淀,干燥,重结晶得到产品。

    (1)仪器a的名称为 , 装置b的作用是
    (2)步骤①中加热方式是 , 判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③中用无水乙醇洗涤滤渣的优点是

    Ⅱ.测定碘酸钙的Ksp

    称取mg样品并配成饱和溶液,取10.00mL该溶液于碘量瓶,加过量KI溶液和稀H2SO4 , 加入指示剂,用0.0500molL1Na2S2O3 ,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4.40mL。测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IO3+5I+6H+=3I2+3H2O,2S2O32+I2=S4O62+2I

    (5)指示剂为(填试剂),滴定终点现象为
  • 15、CO2合成甲醚的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 , 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在相同容器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投料比nH2/nCO2分别为1.5、3.0时,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代表投料比为1.5的是曲线I C、图中A、B、C、D各点,不可能同一时刻到达平衡 D、反应平衡常数:KI500K>K600K
  • 16、寿山石的主要成分为Z4W4Y10YX8 , X、Y、Z、W为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不同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原子,基态Y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W的L层电子数是M层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 C、电负性Z>X D、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 17、“价-类-途”体现了元素化合物的内在联系和应用价值。氮及其化合物的三维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铵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直接得到X或W B、工业制硝酸的基础是X到Y C、雷雨天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转化:N2+O2NOxH2OHNO3 D、汽车尾气处理中可能涉及反应:2NO+2CO__ΔN2+2CO2
  • 18、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铋基有机复合框架(BiZMOF),ZnCO2电池用其做电极能大大提高放电效率,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双极膜能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将膜复合层间的H2O解离成H+OH并移向两极。

    A、锌片为负极 B、放电时,BiZMOF电极上发生的反应:CO2+2H++2e=HCOOH C、该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每消耗6.5g锌,双极膜内将解离0.4mol H2O D、铋基有机复合框架在电池中主要起吸附CO2、催化CO2转化为HCOOH的作用
  • 19、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氯化铜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沉淀

    Cu2+能与氨水反应生成络合离子

    B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金属钠表面变暗

    C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烟雾

    铜丝质量增加

    D

    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可用加热法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铵

    A、A B、B C、C D、D
  • 20、SO2Cl2两种气体的制备和性质一体化探究实验装置(已省略夹持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氯气可以采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 B、A-2/B-2两处的品红溶液变色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其氧化性 C、A-3/B-3两处的实验现象是一样的,都是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试剂瓶C中的溶液若是氯化钡溶液,则会出现白色沉淀
上一页 329 330 331 332 3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