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铋酸钠(NaBiO3)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某同学设计实验制取铋酸钠,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部分物质性质如表。

    物质

    性质

    NaBiO3

    不溶于冷水,浅黄色

    BiOH3

    难溶于水,白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用于除去Cl2HCl B、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iOH3+3OH+Cl2=BiO3+2Cl+3H2O C、拆除装置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关闭K1K3 , 打开K2 D、装置D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 2、利用下列实验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药品

    A

    检验加碘盐中的IO3

    加碘盐、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白醋

    B

    判断淀粉是否水解

    淀粉溶液、20%硫酸溶液、银氨溶液

    C

    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

    MgCl2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K2CrO4溶液、HNO3溶液、NaOH溶液

    A、A B、B C、C D、D
  • 3、亚氯酸钠(NaClO2)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其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KaHSO4=1.0×10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错误的是

    A、NaClO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lO2+H2OHClO2+OH B、用足量氨水吸收含SO2的尾气:SO2+2NH3H2O=2NH4++SO32+H2O C、反应①中主要发生的反应:2ClO3+SO2+H+=HSO4+2ClO2 D、反应②中主要发生的反应:ClO2+H2O2+OH=ClO2+H2O+O2
  • 4、利用绿矾(FeSO47H2O)制备电极材料LiFePO4的前驱体FePO4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过程中H3PO4可抑制Fe2+的水解 B、可以用KSCN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 C、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5、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一步转化,且甲和丙反应不能直接生成乙的是

    选项

    A

    NaOH

    NaHCO3

    Na2CO3

    B

    C

    CO

    CO2

    C

    NH3

    N2

    HNO3

    D

    Fe

    FeCl2

    FeCl3

    A、A B、B C、C D、D
  •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01×105Pa时,4g氦气所含分子数为NA B、4.48L由乙烯、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4N C、100mL2.0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均为0.2N D、1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 7、下列实验装置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NaOH溶液 B、制备乙酸乙酯 C、从碘水中萃取并分液提取碘 D、制备溴苯并证明发生取代反应
  •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基态铁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B、电子式表示NaH的形成过程: C、CO2p键电子云轮廓图: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 9、“扑热息痛”是重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7NO2 B、含有2种官能团 C、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10、福建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其雷达射频微波器件所用的碳化硅材料能实现电信号的可控改变。下列关于碳化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A、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熔点高、硬度大 D、属于半导体材料
  • 11、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③的有机产物的官能团名称是
    (2)、反应①、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3)、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4)、反应④得到的产物聚乙烯用来制造塑料,其单体是乙烯,而比乙烯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也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高聚物,也可以用来制塑料,该同系物的结构简式是 , 其聚合反应方程式是
    (5)、石油通过分馏、裂化都可以得到C4H10 , 其分馏、裂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4H10一氯取代有种。
  • 12、硫化氢大量存在于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中,近年来发现H2S可用于制取氢气、合成硫醇等。回答下列问题:
    (1)、D.Berk等学者设计的用FeS催化分解H2S包括下列反应:

    I.FeS(s)+H2S(g)=FeS2(s)+H2(g)ΔH1

    Ⅱ.FeS2(s)=FeS(s)+12S2(g)ΔH2

    Ⅲ.2H2S(g)=2H2(g)+S2(g)ΔH3   

    ΔH3=(用ΔH1ΔH2表示)。

    ②已知单质硫气态时以S2形式存在(结构为S=S)。键能E(HS)=339kJmol1E(HH)=436kJmol1E(S=S)=225kJmol1 , 则ΔH3=kJmol1

    (2)、恒温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开始至5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已知N2(g)+2O2(g)=2NO2(g)Δ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 , 根据盖斯定律写出N2H4(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4)、化学能与其他能量间的转换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以反应N2H4+O2=N2+2H2O为原理设计成利用率高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

    M极为电池的(填“正”或“负”)极,N处电极反应式为

  • 13、

    I.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和试剂进行NH3的制备及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关闭K2,K3打开K1K4 , 加热甲处试管。甲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乙处瓶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丙处烧杯中的试剂为稀硫酸,丙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K1 , 打开K2 , 丁处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2K4 , 打开K3 , 挤压胶头滴管,己处圆底烧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Ⅱ.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SO2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C2H4

    (3)装置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能说明SO2C2H4气体存在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

    (5)下列操作中,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是_______。

    A. 将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中
    B. 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中
    C. 将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中
    D. 将气体通入盛有硫酸的洗气瓶中
  • 14、基于Na2S2O3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会出现浑浊,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水浴温度/℃

    Na2S2O3溶液

    H2SO4溶液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1

    40

    2

    0.1

    2

    0.1

    0

    2

    20

    2

    0.1

    2

    0.1

    0

    3

    20

    1

    0.1

    2

    0.1

    a

    4

    40

    1.5

    0.1

    2

    0.1

    1

    A、通过比较出现浑浊所需时间的长短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B、该实验探究了温度、Na2S2O3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在实验1、2、3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实验2 D、若实验2和3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1
  • 15、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 B、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5 kJ·mol-1 ,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 =285.5 kJ·mol-1 C、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 则Fe(s)+S(s)====FeS(s)   ΔH =-95.6 kJ·mol-1 D、已知2C(s)+O2(g)=2CO(g)ΔH =-221 kJ·mol-1 , 则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为110.5 kJ·mol-1
  • 16、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Δ2SO3(g) , 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2vO2>vSO2 B、t2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反应已经停止 C、温度升高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实际生产中温度越高越好 D、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1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氨气极易溶于水 B、制取并干燥氨气 C、蒸发结晶 D、可以形成喷泉,且充满烧瓶
  •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2NA个氢原子 B、16g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C、1.0molL1K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K+总数为2NA D、0.1mol的14C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6NA
  • 19、某反应由两步构成A+BCD , 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比C稳定 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A+BD的反应热E1+E2+E3E4kJ/mol D、反应A+BC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钠可用作食品增味剂 B、75%的乙醇与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同 C、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清洁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 D、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上一页 330 331 332 333 3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