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核心元素价态分析,亚硝酸盐(如NaNO2)、亚铁盐(如FeSO4)都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亚硝酸盐对应的酸为亚硝酸(HNO2),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
    (1)、H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请用“双线桥”表示NaNO2与HI反应时的电子转移情况 , 2NaNO2+4HI=2NO↑+I2+2NaI+2H2O。
    (3)、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毒性很强,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 , 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亚硝酸钠的氧化性强于Fe3+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 D、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HCl , 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eSO4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制备原理为

    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②Na2FeO4+2KOH=K2FeO4 + NaOH

    ③4K2FeO4+H2O=Fe(OH)3(胶体) +___________+KOH

    已知K2FeO4的氧化性很强,还原产物一般为Fe3+。反应①中氧化剂为(写化学式),还原剂为 (写化学式);写出并配平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2、某食品膨松剂起作用物质为NaHCO3 , 某兴趣小组研究加热情况下该膨松剂放出气体的量,设计实验的装置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 C装置内所盛试剂是 , 若没有E装置,测定的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分解产物Na2CO3是重要化工原料,研究其性质:分别取少量Na2CO3溶液。

    ①与碱反应: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为

    ②与盐反应:滴加X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写其中一种的名称)。

    ③与酸反应: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泡,反应产生两种盐,推测两种盐的化学式

    (3)、取a克Na2CO3与NaHCO3混合物进行下列三组实验,其中能测定Na2CO3质量分数的是(填序号)。

    A.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克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氯化钙吸收,增重b克

  • 3、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取少量Na2O2粉末放在脱脂棉上,往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

    Na2O2与CO2的反应放出O2

    B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马上产生大量气泡

    C

    往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

    NaHCO3溶液红色较深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样品,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为紫色

    溶液中含有K+ , 不含Na+

    A、A B、B C、C D、D
  • 4、向新制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的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

    加入物质

    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A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l-+Ag+=AgCl

    B

    石蕊试液

    显红色

    氯水中有H+HClO

    C

    CaCO3

    有气体放出

    CO32-+2H+=H2O+CO2

    D

    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褪色

    Cl2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 5、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Na2O2与CO2反应,CO2作还原剂 C、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O的价态不同 D、Na2O与Na2O2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
  •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各组物质最适合与C2O3划分为同一类物质的是
    A、Fe(OH)3Fe(OH)2 B、H2CO3HCl C、SO2NO D、Na2O2H2O2
  • 7、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下列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离子反应
  •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2H++2OH+Ba2+=BaSO4↓+2H2O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O+2H+=Fe2++H2O
  • 9、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Na+H+CO32HCO3Cl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数目相等。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检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K+ B、原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 C、气体WCO2 , 白色沉淀XAgCl D、向原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
  • 10、阿扑西林是世界上第一个注射用氨基酸型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其某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条件略去)。

    已知:HClRNH2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是
    (2)、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B→D的反应类型为
    (4)、G→I的化学方程式为
    (5)、K的结构简式为。设计E→G的目的是
    (6)、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化合物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路线以丙醛、CH3OHCH3NH2为原料合成 (其他无机原料任选)。
  • 11、钌(Ru)为重要的稀有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某含钌的废渣主要成分为Ru、Pb、SiO2Bi2O3 , 回收钌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滤液1”中Ru元素和Bi元素存在形式为RuO42BiO2

    (1)、碱浸前对含钌废料进行粉碎研磨的目的是
    (2)、“氧化碱浸”时,两种氧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钌浸出率和渣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适宜选择的氧化剂为;最佳反应温度为

    (3)、已知甲酸的化学式为HCOOH,反应后产物为CO32。则“还原”过程中每生成1molRuOH4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蒸馏”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吸收”过程产生的气体X经Y溶液吸收后,经进一步处理可以循环利用,则X和Y的化学式分别为
    (6)、可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产品的纯度,其原理为2RuCl2+3H2=2Ru+6HCl。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表,则产品的纯度为

    实验序号

    产品质量/g

    固体Ru质量/g

    5.000

    2.0210

    5.000

    2.0190

    5.000

    2.0200

  •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不同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

    浓度的CuSO4FeCl3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率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B

    两支试管,都加入2mL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

    再同时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1mol/LH2C2O4

    溶液和2mL0.05mol/LH2C2O4溶液,观察高锰酸钾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C

    在锥形瓶内各盛有   2 g   锌粒   (   颗粒大小基本相同   )   ,然后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   40 mL 1 mol / L   和   40 mL     18 mol / L   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   10 mL   氢气所用的时间

    探究硫酸浓度对应速率影响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 13、为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测定0.1molL1醋酸溶液的pH B、测定0.1molL1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C、比较浓度均为0.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同体积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mol-1 , 则含0.5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等于28.65kJ C、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D、反应NH2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 1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完成,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反应A→B比反应B→C速率快 C、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 D、反应A→C的ΔH=E5kJ/mol
  • 16、在某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内,v>v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Z D、再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减小
  • 17、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ΔH , 加快反应速率 B、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 ,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 则H2g+12O2g=H2Og  ΔH=-285.8kJ·mol-1 D、稀盐酸与稀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 18、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碳中和的是
    A、鼓励乡村光伏发电 B、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CO2人工合成淀粉 C、将煤炭通过煤液化技术转化为甲醇燃料 D、利用“空气捕捉”法实现从空气中捕获CO2
  • 19、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其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已知:

    CO2g+H2gCOg+H2Og   ΔH=+41kJ/mol

    2COg+4H2gCH2=CH2g+2H2Og   ΔH=210kJ/mol

    CO2H2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研究表明CO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 往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3molCO0.4molH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p1p2的大小关系是p1p2(填“>”“<”或“=”)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由大到小关系是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vH2=vCH3OH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同一时间内,消耗0.04molH2 , 生成0.02molCO

    ③上述投料在T2℃、p2压强下,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是;平衡常数是;平衡后再加入1.0molCO2molH21molCH3OH , 则化学平衡会(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

    ④在T2℃、p2压强时,若p2压强恒定为p,则平衡常数Kp=(Kp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整理出含p的最简表达式)。

  • 20、

    Ⅰ.COCO2的应用和治理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CO工业上可用于高炉炼铁,发生如下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 ,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及时吸收或移出CO2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D.粉碎矿石,增大接触面积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铁和CO2发生反应:Fes+CO2FeOs+COg   ΔH>0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Ⅱ.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s+H2Og   ΔH<0。一定条件下,在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H31molCO2 , 反应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CO2的浓度为0.05mol/L。完成下列填空:

    (3)05min内,NH3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2υNH3=υH2OB.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 NH3CO2的比例保持不变D. 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上一页 183 184 185 186 1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