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A(3,2) , 若AB=(2,3) , 则B点的坐标为(       )
    A、(1,5) B、(5,1) C、(5,1) D、(1,5)
  • 2、已知函数f(x)=(xa)exx,(aR).
    (1)、若曲线y=f(x)(0,f(0))处的切线为x轴,求a的值;
    (2)、在(1)的条件下,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
    (3)、g(x)=x2ax+1ex12x2+x+1 , 若1g(x)的极大值点,求a的取值范围.
  • 3、学校师生参与创城志愿活动.高二(1)班某小组有男生4人,女生2人,现从中随机选取2人作为志愿者参加活动.
    (1)、求在有女生参加活动的条件下,恰有一名女生参加活动的概率;
    (2)、记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为X , 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EX
    (3)、若志愿活动共有卫生清洁员、交通文明监督员、科普宣传员三项可供选择.每名女生至多从中选择2项活动,且选择参加1项或2项的可能性均为12;每名男生至少从中选择参加2项活动,且选择参加2项或3项的可能性也均为12.每人每参加1项活动可获得3个工时,记随机选取的两人所得工时之和为Y , 求Y的期望EY.
  • 4、已知F1 , F2分别为椭圆W:x24+y2=1的左、右焦点,M为椭圆W上的一点.
    (1)、若点M的坐标为(1,m)(m>0),求△F1MF2的面积;
    (2)、若点M的坐标为(x0 , y0),且∠F1MF2是钝角,求横坐标x0的范围.
  • 5、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 , 底面ABCD是正方形,PA=AB=2 , 点E是棱PC上一点.

    (1)、求证: 平面PAC平面BDE
    (2)、当EPC中点时, 求二面角ABED的正弦值.
  • 6、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 已知S5=85 , 且a6=7a1
    (1)、求anSn
    (2)、设bn=5anan+1 , 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 7、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过点F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若2sinABF2=3sinBAF2cosABF2=18 , 则C的离心率为
  • 8、已知fx=mexx2 , 若f'x为奇函数,则m=.
  • 9、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线段AD1上的点,点E是线段CC1上的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E,使得A1E平面AB1D1 B、当点E为线段CC1的中点时,点B1到平面AED1的距离为2 C、点E到直线BD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2 D、当点E为棱CC1的中点,存在点P , 使得平面PBD与平面EBD所成角为π4
  • 10、已知甲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1个白球,乙口袋中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这些球只有颜色不同. 先从甲口袋中随机取出1个球放入乙口袋,再从乙口袋中随机取出1个球. 记从甲口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分别为事件A1A2 , 从乙口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为事件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A1=34 B、PBA2=14 C、PA1B=916 D、PA2B=211
  • 11、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 前n项和为Sn , 若a1+a3=5,a4+a6=135 , 则(       )
    A、a1=14 B、q=3 C、an=14×3n1 D、Sn=143n1
  • 12、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2,APB=90,BPC=APC=60,MBC的中点,QAM的中点,则线段PQ的长度为(       )

    A、2 B、52 C、32 D、62
  • 13、学校食堂的一个窗口共卖5种菜,甲、乙2名同学每人从中选一种或两种,且两人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
    A、20 B、25 C、225 D、450
  • 14、某学校对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5名女生,25名男生调查,结果形成以下2×2列联表,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喜欢课外阅读与学生性别之间(       )
     

    喜欢课外阅读

    不喜欢课外阅读

    合计

    男生

    5

    20

    25

    女生

    15

    10

    25

    合计

    20

    30

    50

    参考数据及公式如下:K2=n(adbc)2a+bc+da+cb+d

    PK2k0

    0.050

    0.010

    0.001

    k0

    3.841

    6.635

    10.828

    A、不能根据小概率的α=0.05χ2独立性检验认为两者有关 B、根据小概率的α=0.01χ2独立性检验认为两者有关 C、根据小概率的α=0.001χ2独立性检验认为两者有关 D、根据小概率的α=0.05χ2独立性检验认为两者无关
  • 15、若圆C:(xa)2+(y4a)2=4被直线l:3xy+2=0平分,则a=(       )
    A、12 B、1 C、32 D、2
  • 16、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一组数据xi,yi(i=1,2,3,4,5,6)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x+3 , 若i=16xi=30 , 则i=16yi=(       )
    A、11 B、13 C、63 D、78
  • 17、过2,00,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是(  )
    A、1 B、1 C、π4 D、3π4
  • 18、当ABC的三个内角均小于120°时,使得AMB=BMC=CMA=120°的点MABC的“费马点”;当ABC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ABC的“费马点”.已知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P是ABC的“费马点”.
    (1)、若acosC+3asinCbc=0a=23B<C.

    ①求A

    ②设ABC的周长为23+6 , 求PA+PB+PC的值;

    (2)、若cos2B+cos2Ccos2A=1PB+PC=tPA , 求实数t的最小值.
  •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AD//BC , 且AD=2BCPA=PB=AD=8CD=5 , 点E,F分别为棱PDAD的中点.

    (1)、若平面PAB平面ABCD

    ①求证:PBAD

    ②求三棱锥PABE的体积;

    (2)、若PC=8 , 请作出四棱锥PABCD过点BEF三点的截面,并求出截面的周长.
  • 20、甲、乙两人进行象棋比赛,已知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35 , 乙获胜的概率为25 , 且各局比赛的胜负互不影响.有两种比赛方案供选择,方案一:三局两胜制(先胜2局者获胜,比赛结束);方案二:五局三胜制(先胜3局者获胜,比赛结束).
    (1)、用抛掷骰子的方式决定比赛方案,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两枚骰子向上的点数,若两枚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则选择方案一,否则选择方案二.试判断哪种方案被选择的可能性更大,并说明理由;
    (2)、若选择方案一,求甲获胜的概率.
上一页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