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展示了一个由区间(0,1)到实数集R的映射过程:区间(0,1)中的实数m对应数轴上的点M(如图1);将线段AB围成一个圆,使两端点AB恰好重合(从AB是逆时针,如图2);再将这个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其圆心在y轴上,点A的坐标为(0,1)(如图3),图3中直线AM与x轴交于点Nn,0 , 则m的象就是n , 记作fm=n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f14=1 B、fx是奇函数 C、fx在其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D、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 2、二项式2x1x8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1792 B、-1792 C、1120 D、-1120
  • 3、A=1,aB=2,3,4 , 且AB={1,2,3,4} , 则实数a取值的集合是(       )
    A、{1,2,3,4} B、{2,3,4} C、{2} D、{3}
  • 4、已知空间向量a=(1,2,3)b=(2,2,0)c=(1,1,λ) , 若c(2a+b) , 则λ=
  • 5、为了研究学生每天整理数学错题的情况,某课题组在某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调查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和平时整理数学错题情况,并绘制了下列两个统计图表,图1为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2为学生一个星期内整理数学错题天数的扇形图.若本次数学成绩在110分及以上视为优秀,将一个星期有4天及以上整理数学错题视为“经常整理”,少于4天视为“不经常整理”. 已知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中,经常整理错题的学生占70%.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不优秀

    合计

    经常整理

     

     

     

    不经常整理

     

     

     

    合计

     

     

     

    (1)、求图1中m的值;
    (2)、根据图1、图2中的数据,补全上方2×2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数学成绩优秀与经常整理数学错题是否有关?

    附:χ2=n(adbc)2a+bc+da+cb+d.

    α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xα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 6、已知函数f(x)=ex+axeaR(注:e=2.718281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a=1时,求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
    (2)、若fx只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7、已知6件产品中有4件合格品和2件次品,现从这6件产品中分别采用有放回和不放回的方式随机抽取2件,设采用有放回的方式抽取的2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X , 采用无放回的方式抽取的2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Y
    (1)、求P(X1)
    (2)、求Y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Y)
    (3)、比较数学期望E(X)E(Y)的大小.
  • 8、已知集合A=x|2x3x+5<0B=x|x2+ax+b0且满足AB=AB=x|5<x2 , 求实数ab的值.
  • 9、已知函数fx=ex+ex2cosx , 则不等式f2x1<fx2的解集为.
  • 10、如图,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60° , 其棱l上有两个点A,B , 线段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l.若AB3,AC2,BD2,C,D两点间的距离为

       

  • 11、若x>0,y>0 , 且1x+y=2 , 则yx的最大值为.
  • 1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现有一如图所示的“暂堵”ABCA1B1C1 , 其中ABBC , 若BB1=AB=2,BC=1 , 则(       )

    A、该“堑堵”的体积为2 B、该“堑堵”外接球的表面积为9π C、若点P在该“堑堵”上运动,则|PA|的最大值为22 D、该“堑堵”上,AC1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55
  • 13、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A、xRx2+3<0 B、xNx2>1 C、xZ , 使x5<1 D、xQx2=3
  • 14、某地区有8000名学生参加某次考试,考试后数学成绩X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110,σ2 , 若P90X110=0.45 , 则估计该地区学生本次考试数学成绩在130分以上的人数为(       )
    A、300 B、400 C、600 D、800
  • 1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在棱DD1上,直线AC1平面A1BM , 则点M的位置是(       )
    A、点D B、D1 C、DD1的中点 D、不存在
  • 16、“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数学界尚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之一.其内容是:“任意一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质数)之和.”若我们将10拆成两个正整数的和,则拆成的和式中,在加数都大于2的条件下,两个加数均为素数的概率是(       ).
    A、25 B、35 C、27 D、37
  • 17、设函数f(x)=x3+(a1)x2+ax , 若f(x)为奇函数,则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y=4x1 B、y=5x2 C、y=4x2 D、y=5x3
  • 18、已知函数fx=2sin2π4+x3cos2x.
    (1)、求函数y=fx的单调减区间;
    (2)、若fxm<2xπ4,π2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y=fωx1ω>00,π2上恰有3个零点,求ω的取值范围.
  • 19、某校选拔若干名学生组建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要求选拔过程分前后两次进行,当第一次选拔合格后方可进入第二次选拔,两次选拔过程相互独立.根据甲、乙、丙三人现有的水平,第一次选拔,甲、乙、丙三人合格的概率依次为0.5,0.6,0.4;第二次选拔,甲、乙、丙三人合格的概率依次为0.6,0.5,0.5.
    (1)、求第一次选拔后甲、乙两人中只有甲合格的概率;
    (2)、求甲、乙、丙经过前后两次选拔后,恰有一人合格的概率.
  • 20、已知a=2b=1ab的夹角为45°.
    (1)、求a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
    (2)、求a+2b的值;
    (3)、若向量2aλbλa3b平行且方向相同,求实数λ.
上一页 416 417 418 419 4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