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某校从高三年级中选拔一个班级代表学校参加“学习强国知识大赛”,经过层层选拔,甲、乙两个班级进入最后决赛,规定回答1道相关问题做最后的评判选择由哪个班级代表学校参加大赛.每个班级4名选手,现从每个班级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2人回答这个问题.已知这4人中,甲班级有3人可以正确回答这道题目,而乙班级4人中能正确回答这道题目的概率均为 , 甲、乙两班级每个人对问题的回答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1)、求甲、乙两个班级抽取的4人都能正确回答的概率.(2)、设甲、乙两个班级被抽取的选手中能正确回答题目的人数分别为 , , 求随机变量 , 的期望 , 和方差 , , 并由此分析由哪个班级代表学校参加大赛更好.
-
2、已知在处取得极小值 .(1)、求的解析式;(2)、若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
3、如图,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最多使用3种颜色且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
4、如图,在数轴上,一个质点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原点O出发,每次等可能地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共移动6次,则质点回到原点的概率为.
-
5、计算:.
-
6、已知(a+b)n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n的值可以为( )A、7 B、8 C、9 D、10
-
7、若对于任意正数 , 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8、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4本赠送给4位朋友,每位朋友1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A、4种 B、10种 C、18种 D、20种
-
9、已知函数 , 不等式的解集为.(1)、求实数的值;(2)、函数的最小值为 , 若正实数满足 , 求的最小值.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为曲线上任意一点,将逆时针旋转得到 , 求线段中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
11、已知函数 .(1)、当时,判断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2)、若存在 , 使得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12、已知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 右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 且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两点,求证:以为直径的圆经过轴上的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
13、如图,在正四面体中,是棱的两个三等分点.(1)、证明:;(2)、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中最大角的余弦值.
-
14、某省举办了一次高三年级化学模拟考试,其中甲市有10000名学生参考.根据经验,该省及各市本次模拟考试成绩(满分100分)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1)、已知本次模拟考试甲市平均成绩为65分,87分以上共有228人.甲市学生的成绩为76分,试估计学生在甲市的大致名次;(2)、在该省本次模拟考试的参考学生中随机抽取40人,记表示在本次考试中化学成绩在之外的人数,求的概率及的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
参考公式:若 , 有 ,
-
15、已知函数 .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②存在 , 使得;
③对于任意的 , 都有;
④对于任意的 , 都有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
16、平面四边形中, , 则的最大值为 .
-
17、已知函数 , 若 ,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以是.(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即可)
-
19、已知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若过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记为 , , 则劣弧长度的最小值为( )A、 B、 C、 D、
-
20、在所有棱长均相等的直四棱柱中, , 点在四边形内(含边界)运动.当时,点的轨迹长度为 , 则该四棱柱的表面积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