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某市为了了解人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程度,对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举办了一次“一带一路”知识竞赛,满分100分.现从参赛者中抽取了x人,按年龄分成5组,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有6人.(1)、求x;(2)、求抽取的x人的年龄的第80百分位数(保留小数).
-
2、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该正四棱台的体积为时,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3、已知一组数据1,2,4,5,m的平均数为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4、已知(),若方程在区间上恰有3个实根,则的取值可能是( )A、 B、1 C、 D、
-
5、如图,一块三角形铁片ABC,已知 , , , 现在这块铁片中间发现一个小洞,记为点D, , .如果过点D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E,F,并沿直线EF裁掉 , 则剩下的四边形EFCB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
6、坡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安装灯带可以勾勒出建筑轮廓,展现造型之美.如图,某坡屋顶可视为一个五面体,其中两个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两个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若 , , 且等腰梯形所在的平面、等腰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D的夹角的正切值均为 , 则该五面体的所有棱长之和为( )A、117m B、120m C、127m D、135m
-
7、已知 , 则( )A、 B、 C、 D、
-
8、已知菱形的边长为2, , G是菱形ABCD内一点,若 , 则( )A、 B、1 C、 D、2
-
9、在以下调查中,适合用普查的是( )A、调查一批小包装饼干的卫生是否达标 B、调查一批袋装牛奶的质量 C、调查一批绳索的抗拉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D、调查一个班级的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
10、已知复数 , 若的共轭复数为 , 则( )A、 B、5 C、 D、10
-
11、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 其长轴长为6,离心率为e且 , 点D为E上一动点,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过的直线 , 分别与椭圆E交于A,B两点(异于点P),与直线交于M,N两点,且M,N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11.过坐标原点O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H.(1)、求椭圆E的方程;(2)、问: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Q,使得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2、已知函数 , .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若关于的不等式在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13、已知数列 , , 满足 , , , , 成等差数列.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数列满足 , 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 求 .
-
14、如图,为圆锥的顶点,是底面圆的一条直径, , 是底面圆弧的三等分点, , 分别为 , 的中点.(1)、证明:点在平面内.(2)、若 , 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
15、已知函数 , 且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
16、已知函数 , , 若关于的方程有6个解,则的取值范围为 .
-
1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 , 则.
-
18、已知 , 则.
-
19、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 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A,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若 , 则( )A、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B、 C、 D、
-
20、新高考模式下,化学、生物等学科实施赋分制,即通过某种数学模型将原始分换算为标准分.某校在一次高三模拟考试中实施赋分制的方式,其中应用的换算模型为: , 其中x为原始分,y为换算后的标准分.已知在本校2000名高三学生中某学科原始分最高得分为150分,最低得分为50分,经换算后最高分为150分,最低分为80分.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学生甲本学科考试换算后的标准分为115分,则其原始得分为100分 B、若在原始分中学生乙的得分为中位数,则换算后学生乙的分数仍为中位数 C、该校本学科高三全体学生得分的原始分与标准分的标准差相同 D、该校本学科高三全体学生得分的原始分的平均分低于标准分的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