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若fx为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2x3为奇函数,f2=1 , 则f3+f8=.
  •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n,Sn为其前n项和,bn=2an.则S985=b1+b3+b5++b2n+1=.
  • 3、已知向量AB=1,3,AC=1,tanα,A,B,C三点共线,则tanα+3π4=.
  • 4、拋物线C:y2=2px(p>0)的焦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1,经过点Pm,0的直线lC交于A,B两点,则(       )
    A、m=1时,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2,22 B、当点P与点F重合时,1FA+1FB=2 C、m=2时,FAFB的夹角必为钝角 D、m=2时,AOB为定值(O为坐标原点)
  • 5、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A1B1的中点,则(       )
    A、BC1A1D B、四面体BEC1B1外接球的表面积为6π C、A1C//平面BEC1 D、直线AA1与平面A1CD所成的角为60°
  • 6、在n个数码1,2,,nn9,nN*的全排列j1j2jn中,若一个较大的数码排在一个较小的数码的前面,则称它们构成一个逆序,这个排列的所有逆序个数的总和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记为Tj1j2jn.例如,在3个数码的排列312中,3与1,3与2都构成逆序,因此T312=2.那么T87542136=(       )
    A、19 B、20 C、21 D、22
  • 7、将函数fx=4sin3x+π62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gx在区间π12,θ上的最大值为0 , 则θ=(       )
    A、π3 B、π6 C、π9 D、π12
  • 8、若函数fx=log2x2ax+a(a>0)的值域为R.则fa的取值范围是(       )
    A、,4 B、,4 C、4,+ D、4,+
  • 9、2024年3月,甲、乙两人计划去贵州旅游,现有梵净山、黄果树大瀑布、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青岩古镇、肇兴侗寨六个景区供他们选择,甲去两个景区,乙去三个景区,且甲不去梵净山,乙要去青岩古镇,则这两人的旅游景区的选择共有(       )
    A、60种 B、100种 C、80种 D、120种
  • 10、下列四组数据中,中位数等于众数的是(       )
    A、1,2,4,4,1,1,3 B、1,2,4,3,4,4,2 C、1,2,3,3,4,4,4 D、1,2,3,4,2,2,3
  • 11、椭圆x25m+y23m=1(m>0)的离心率为(       )
    A、105 B、35 C、225 D、25
  • 12、设集合A={x2<x<0},B=x1x1 , 则AB=(       )
    A、x1x1 B、{x2<x<1} C、{x1x<0} D、{x2<x1}
  • 13、已知函数f(x)=sinx+ln(x+1)ax , 且y=f(x)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
    (1)、求实数a的值及f(x)的最大值;
    (2)、证明:当xπ6,π时,f(x)+2x>12
    (3)、判断关于x的方程f(x)+x=0实数根的个数,并证明.
  • 14、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点P1,32C上,且到F1,F2的距离分别为m,n , 满足mn=3 , 过点P作两直线l1l2分别交CA,B两点,记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 , 且满足k1+k2=0.
    (1)、证明:mn=134
    (2)、求AB的最大值.
  • 15、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AC的中点,EB1C1的中点,BAC=30AB=BC=23,AA1=3.

    (1)、证明:B1C平面A1BD
    (2)、求平面A1BD与平面EBD夹角的余弦值.
  • 16、2024年1月5日起,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让大家对冰雪文化进一步了解,激发了大家对冰雪运动进一步的热爱.为了调查不同年龄层的人对“冰雪运动”的喜爱态度.某研究小组随机调查了哈尔滨市M社区年龄在20,70的市民300人,所得结果统计如下频数分布表所示

    年龄a(单位:周岁)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频数

    30

    81

    99

    60

    30

    持喜爱态度

    24

    65

    75

    30

    12

    (1)、求该样本中市民年龄的7500分位数;
    (2)、为鼓励市民积极参加这次调查,该研究小组决定给予参加调查的市民一定的奖励,奖励方案有两种:

    方案一:按年龄a进行分类奖励,当a<30时,奖励10元:当30a<50时,奖励30元:当a50时,奖励40元;

    方案二:利用抽奖的方式获得奖金,其中年龄低于样本中位数的可抽1次奖,年龄不低于样本中位数的可抽2次奖.每次抽中奖励30元,未抽中奖励10元,各次抽奖间相互独立,且每次抽奖中奖的概率均为23.

    将频率视为概率,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若该研究小组希望最终发出更多的奖金,则从期望角度出发.该研究小组应采取哪种方案.

  • 17、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3n5,nN*.
    (1)、设bn=ann+2 , 证明:bn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 18、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它和“立方倍积问题”“化圆为方问题”并称为“古代三大几何难题”.公元六世纪时,数学家帕普斯曾证明用一固定的双曲线可以解决“三等分角问题”.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借用帕普斯的研究,使某锐角AOB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点B在第四象限,且点B在双曲线T:x2y2=a(a>0)的一条渐近线上,而OAT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A.以点A为圆心,2OA为半径的圆与T在第四象限内交于点P , 设AP的中点为Q , 则QOB=13AOB.若OA=5,OQ=6 , 则a的值为.
  • 19、过点P5,0且斜率为12的直线l与圆C:(xm)2+y2=m2m0交于A,B两点,已知AB=25 , 试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圆C的标准方程.
  • 20、某班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其中有数学家生平介绍环节.现需要从包括2位外国数学家和4位中国数学家的6位人选中选择2位作为讲座主题人物.记事件A=“这2位讲座主题人物中至少有1位外国数学家”,事件B=“这2位讲座主题人物中至少有1位中国数学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A,B不互斥 B、事件A,B相互独立 C、PAB=PBA D、C=AB , 则PCA+PCB>2PC
上一页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