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承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
- 四川省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
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 , 为上一点且纵坐标为4,轴于点 , 且.(1)、求的值;(2)、已知点 , 是抛物线上不同的两点,且满足.证明:直线恒过定点.
-
2、如图,在三棱锥中,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D为的中点.

(1)证明:;
(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
3、已知圆过点和点 , 圆心在直线上.(1)、求圆的方程,并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值;(2)、若直线经过点 , 且被圆截得的弦长为4,求直线的方程.
-
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 , .(1)、若 , 求的通项公式;(2)、若 , 求.
-
5、正三棱锥 , , 点为侧棱的中点,分别是线段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6、已知抛物线和圆 , 若抛物线与圆在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实数.
-
7、设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和 , 且 , 则.
-
8、如图,直平面六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 , 为的中点,点是四边形(包括边界)内,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过点的截面是直角梯形 B、若直线面 , 则直线的最小值为 C、存在点使得直线面 D、点到面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9、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发现,用一个不垂直于圆锥的轴的平面截圆锥,其截口曲线是圆锥曲线(如图).已知圆锥轴截面的顶角为2θ,一个不过圆锥顶点的平面与圆锥的轴的夹角为α.当时,截口曲线为椭圆;当时,截口曲线为抛物线;当时,截口曲线为双曲线.在长方体中, , , 点P在平面ABCD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点P到直线的距离与点P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 B、若点P到直线的距离与点P到的距离之和等于4,则点P的轨迹为椭圆 C、若 , 则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 D、若 , 则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 -
10、对于两条不同直线和两个不同平面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 , 则 B、若 , 则或 C、若 , 则或 D、若 , 则或
-
11、设椭圆的两个焦点是 , 过点的直线与交于点 , 若 , 且 , 则椭圆的离心率( )A、 B、 C、 D、
-
12、已知等腰直角的斜边分别为上的动点,将沿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且平面平面.若点均在球的球面上,则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D、
-
13、在正方体中,过作一垂直于的平面交平面于直线 , 动点在直线上,则直线与所成角余弦值的最大值为( )A、 B、 C、 D、1
-
14、若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5、已知分别是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点是线段的中点,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则( )
A、 B、 C、 D、 -
16、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B、 C、 D、
-
17、直线经过两点,则的倾斜角是( )A、 B、 C、 D、
-
18、函数和具有如下性质:①定义域均为R;②为奇函数,为偶函数;③(常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求函数和的解析式;(2)、对任意实数 ,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19、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目前,数据量已经从TB(1TB=1024GB)级别跃升到PB(1PB=1024TB),EB(1EB=1024PB)乃至ZB(1ZB=1024EB)级别.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起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
2020
数据量(ZB)
0.49
0.8
1.2
1.82
…
80
(1)、设2008年为第一年,为较好地描述2008年起第年全球生产的数据量(单位:ZB)与的关系,根据上述信息,试从( , 且), , ( , 且)三种函数模型中选择一个,应该选哪一个更合适?(不用说明理由);(2)、根据(1)中所选的函数模型,若选取2009年和2020年的数据量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预计到哪一年,全球生产的数据量将达到2020年的100倍? -
20、已知函数(且),且.(1)、求函数的定义域;(2)、判断并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3)、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