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2)、《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赶快择主而事的诗句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的句子是:“。”
  • 2、《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2)、《短歌行》中,引用修辞表明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表现自己想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是
  • 3、《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2)、曹操《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
    (3)、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4、《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曹操《短歌行》中的“”被唐代立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北则灵”这一千古名句。
    (2)、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 5、《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怀与抱负:《短歌行》中的“ , 天下归心”,体现了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3)、(原创题)歌曲《我们的新时代》中,歌词“天下归心相拥第一百个春天”,“天下归心”用的是曹操《短歌行》里“”的典故。
  • 6、《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诗人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2)、曹操《短歌行》中“”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3)、曹操《短歌行》中“”两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 7、《短歌行》理解性默写
    (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曹操《短歌行》中“”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 8、《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穿着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与出行工具的诗句“”令人叹为观止。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9、《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了铺垫。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
  • 10、《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些古典诗词都曾流露出某种消极情绪。当感到失落,想发泄内心的愁苦时,我们可以吟咏“”。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李白性格的句子是: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11、《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句子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四句写仙境的石门訇然打开,放眼望去,天空广阔,不见边际,在日月光辉的照耀下,金银筑成的楼台发出夺目的光彩。
    (3)、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 12、《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別》中,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句子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是“”。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句子是“”。
  • 13、《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月”烘托意境的句子是“”。
    (3)、《梦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 14、《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3)、《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句子是“”。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 15、《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 16、《无题》(李商隐)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终于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17、《插秧歌》(杨万里)
    (1)、《插秧歌》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2)、《插秧歌》中,“”两句,描写了农夫忙着插秧顾不上休息。 
    (3)、《插秧歌》中,“”两句,表现了插秧的繁忙,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情景。
  • 18、《芣苢》理解性默写
    (1)、《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
    (2)、《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
    (3)、《芣苢》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是:
    (4)、《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到“”,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 19、《芣苢》理解性默写
    (1)、《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3)、《芣苢》中,写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的两句是“”。
  • 20、《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2)、《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