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联考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考试试卷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B卷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适应性考试试卷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古代一些战争的规模很大,死伤人口很多,持续不断的战争更是如此。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老弱妇孺下田,加上畜力往往被征用,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战场或军队的驻地往往离粮食产地很远,需要大量人力、畜力从事运输,有时沿途的消耗比运达数量要高好几倍。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因缺少赡养或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战争造成的物质破坏,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河道水系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影响。战争期间对死亡人畜不能及时掩埋,往往会引起瘟疫流行,增加新的死亡。战争期间如果同时发生自然灾害,后果就更不堪设想。由于行政机构解体、交通受阻、缺乏必要的物资和人力以及统治者无暇旁顾等原因,灾民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济,灾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从而造成比平时严重得多的损失。而在缺粮的条件下,俘虏和平民生存的希望更小。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材料二:
我在第一章里已说过社会结构应有一定的人口容量。这其实是一切有结构的体系的通性。所谓结构,所谓体系,就是指各分子的存在依赖着别的分子的存在。它们各自据有一定的地位,互相关联,互相维持。社会有结构,因为各个人的生活是互相依赖的,所有的行为是须和别人的行为相配合的。一个结构所能容纳的分子必须有地位安置,不然就格格不入了。社会里的个人并不是堆积而是组合。因之社会的容量受着结构的限制。
社会有一定的容量在战时最为明显。战时的动员就是调动社会各部门人口数量的配合。战争是一件临时发生的社会大事,有关生死存亡。每一种战争都需要一种能担负这事务的社会结构。战争里要多少作战人员依着战争的性质、战场的广阔而决定。一定数目的作战部队必须有多少补充的预备部队。这也决定了每一时期要训练多少壮丁。要维持这个数目的军队能在战场上依着计划作战,就得有一定数目的工人在工厂里制造军火和装备,有一定数目的农民在田地上耕种、生产粮食,有一定数目的矿丁在矿山里发掘原料,有一定数目的司机在公路上开汽车,在铁路上开火车,在海面上开轮船,在天空里开飞机。……现代的战争必须有详尽的统计和计划。人数的调遣是最高统帅部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战争结束就有所谓复员,这是要把社会结构改弦更张,各部门的人数必须重新加以分配。若是不预先计划,就很容易发生失业的恐慌。这里我们最容易看得明白每一个不同的社会结构有它适当的容量。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出毛病,所谓出毛病就是社会上有许多人不能得到工作,生活发生困难,或是人手不够,社会事业发生停滞。
以往论人口的学者很少注意到人口数量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早年的马尔萨斯就是个接受“将错就错”论的人。在他看来,生育是自然现象,人像苍蝇一样会不断地繁殖。人多了食料不够,吃不到饭的人因穷困营养不良而死去,为争食料,大家抢饭吃,发生战争。他于是主张积极性地限制人口,使大家能安居乐业,不必在饥荒、战争中去解决人口问题。但是他理论的出发点是把人类视同其他动物,也就是说他忽略了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社会结构。人口的消长并不是自然的生物现象,也不是取决于食料的多寡,而是决定于社会结构的性质。马尔萨斯对于人口的预测没有实现。在十九世纪人口增长极快,而到了二十世纪,在经济发达、食料日增的情形下,西欧各国反而闹人口降落。而中国和印度却始终保持着庞大人口,虽则他们的生活程度已近于生存线。依马尔萨斯的说法,好像人口在可以得到食料的时候,必然会增加,和苍蝇一样;因之人口必然在最低的生活程度上过日子。依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看法则不然。人口的数目是依当时当地的社会结构的需要而决定的。若是一个结构里需要的人数多、物资少,这结构中的人甚至可以在半蛰的状态中过着不得饱食的生活;相反,若是一个结构只需少数人口就能维持,尽管食料丰富,也不会依几何级数的速率去生孩子的。
我在《禄村农田》一书里曾特别重视农作里劳力的需要和分配。在以体力来耕种的技术下,在农忙的季节里即使动员全村的劳力还是不够。换一句话说,为了维持农作的劳力的需要——虽则这需要只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期间——农村里不能不养着大量的人口。在这种人口就是生产动力的经济结构中,地狭人众的现象是避免不了的。在以蒸汽和电气等作动力、以机械作工具的经济结构中,如现代的西洋,社会结构所需人口的数目降低了,人口渐减的趋势也日渐显著。我在这里固然不能用数字来说明每种社会结构的容量有多少,但是若从这个观点去研究这问题是可以有结果的。
(摘编自费孝通《生育制度·社会继替》)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直接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尤其是古代一些规模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给人口带来的伤害就更为巨大。 B、士兵都出身于农民,他们从军后不但不能生产粮食,反而还要消耗商品粮,这给国家的粮食储备带来了很大影响。 C、复员是指战争结束之后将社会结构改弦更张,并把各部门人数重新分配。复员引起失业恐慌,以至于无法制定计划。 D、马尔萨斯一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人会不断繁殖,最终因食物缺少而导致饥荒与战争,所以他主张积极性地限制人口。(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结构中个人的行为必须与别人的行为相配合,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B、战时社会各部门人口数量配合极为密切,人数调遣十分得当,就可赢得战争。 C、纵观历史,可知马尔萨斯的人类因食物不够而引发战争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 D、在科技进步、以机械耕种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中,较难出现地狭人众的现象。(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比较全面,体现出作者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的特点。 B、材料二驳立结合,既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马尔萨斯的观点,也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C、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突出战时作战人员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简要论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结构的关系。(4)、材料二第三段画横线句子中使用了“很少”“必然”两个词语,请分别简析其作用。(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但论点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针对用户需求生成文本、影音等内容,那是不是意味着人只要学会使用人工智能就可以不用培养自己在写作、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能力素养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见过农村空置的老房子吗? 如果长时间没人住,它们会坏得特别快,有的甚至不出几年就房倒屋塌。 ( 甲 ) ,没人住的反而先坏掉呢?
不难想到人对房屋的日常维护。在农村,很多老房子是用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的,这种房子要想经久耐用,日常的维护至关重要。在云南,村民用泥或石灰抹面保护土坯房的墙面,覆以维护得当的小青瓦屋顶遮风避雨,土房子或可用上100年。①但屋顶的小青瓦如果受损得不到及时修补,②那么,③雨水在下雨天将沿着土墙持续冲刷,④损伤墙体,⑤威胁房屋安危。
如果( 乙 ) ,建筑可能受其它生物影响而老化。譬如,植物的种子容易掉落在屋顶或墙体的缝隙里,生根发芽。无人清理的灰尘、鸟类的粪便等,会成为植物生长的基质。久而久之,植物壮大的根系会破坏屋顶和墙体,损坏建筑。而在很多传统木构建筑中,人们生火取暖产生的烟气会持续熏烤建筑内部构件,保持干燥的同时形成黑黑的保护层,防止构件发霉、虫蛀,形同维护。长期无人居住,自然也就没有了这层“烟火气”,建筑构件会更快地腐朽。
农村的老房子受限于建筑材料,难免有磕磕碰碰,小病小灾,需要细心照顾。城市里的现代建筑材料、设备早已 A , 没人住的话也坏得快吗?
其实,除了检修维护,人的居住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让屋内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比较舒适的范围内。当然,房子本身不会感觉到是否舒适,但如果长期无人居住,室内环境会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而大幅度波动。夏天闷热潮湿,冬天寒冷干燥,反复的干湿循环、热胀冷缩,会导致室内装修材料、管道产生霉变、开裂、脱落等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恰如一位科学家所言,没有了人类,水和火会慢慢摧毁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这样看来,“水泥森林”在没有人的使用维护时,也并非 B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文中第四段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老房子”拟人化。请用相同的手法改写第三段画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描述贴切,表达流畅。(5)、为了表述的简洁,逻辑推理过程中的部分前提可能会被省略。请根据文中第三段的内容,为画波浪线句子的两个结论补充隐含的前提。前提① : 。
结论①:自然也就没有了这层“烟火气”。
前提②: 。
结论②:建筑构件会更快地腐朽。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小兰拍摄了一张远山飘云、鸟儿归巢的照片,很多同学建议他配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中“ , ”的名句,能使照片更有意境。(2)、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感叹道“”,那么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 苏洵《六国论》中也指出“”,齐人不依附秦国,刺客不前行,良将还在,也可与秦国较量。(3)、 在古诗中:酒常被赋予特殊的文化意蕴,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如带有“酒”字的诗句“ , ”就是诗人借酒抒发愁情。
-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后观潮行 (节选)
黄景仁①
海风卷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
怪底山川忽变容,又报天边海潮②入。
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
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江流不合几回折,欲折涛头如折铁。
一折平添百丈飞,浩浩长空舞晴雪。
星驰电激望已遥,江塘十里随低高。
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
注:①黄景仁,清代诗人。作此诗时,客游杭州。②海潮从杭州湾进入钱塘江,潮波受浅狭的河口约束而形成涌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行云凝滞侧面烘托海潮声威。此一写法与李贺诗句“空山凝云颓不流”不同。 B、诗中多用比喻描摹海潮,以鹅毛喻形,以雷霆绘声,以星电状速,描写生动而又传神。 C、“晴雪”一句意境开阔,景象壮观,营造的氛围特点与苏轼词“卷起千堆雪”相似。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语言平易晓畅,笔力豪迈,生动描绘出钱塘潮撼山动地的声势。(2)、本诗与柳永词作《望海潮》中均提及钱塘潮,其对表达情意的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潮之有韩祠①非一日矣。昌黎②有德于潮,民思之不忘,故合山川草木皆号之以韩,而祀昌黎于韩山之麓,以云报也。时代既殊,修废不一。而揆厥所由,莫不时平政理而兴,时乱政窳而坠。然则一祠之兴革,固世道盛衰之攸关,吏治得失之所系也。迩年以来,狼烟频炽,民宇荡然,而祠亦与之俱荒。向之鸟革翚飞,俱变为窜狐牧马之所矣。岁在丁巳,果庵林公祖③下车伊始,即叹曰: “予今者实牧兹土,而令先贤之榱桷④弗光,谁之责也? ”乃以庚申秋涓吉鸠工,至今春告成。植之蠹者易之,垣之圮者饬之。堂宇门庑,莫不次第修举。
至潮之东鄙,密迩闽漳,韩江一线,实为之限。其间旌轺往来,商旅辐辏,惟广济桥是赖。自经寇焚兵躏,桥之梁坏石崩,行人惴惴。公更其腐材,理其颓石。驺舆声喧,行旅踵接。至于量费庀材,一木一石,皆出诸俸入之余,不至累吾民。公之功绩,更仆难数,此特见其一班耳。
慨自古治既远,循良之风不作。吏于其土者,大率以官为传舍,视民若路人。其谁能家视官、子视民,谋民之利,而不以扰民。吾于是叹公之造潮也深,而潮之邀惠于公也厚矣夫祛弊兴利而不尸其功者贤牧守之事也颂德铭勋,以永声施于勿谖者,乡士大夫之责也。是安可以无纪? 晚生曾华⑤盖⑥拜撰。
(节选自曾华盖《重修韩公祠及广济桥碑记》,有删改)
材料二:
刺潮八月,兴学范民。存恤孤茕,逐远恶物。去潮之日,潮人怀思,于东山建祠塑像,永寓不忘。
源以菲才,叨守潮郡,景仰先哲,动息如之。正统元年,巨飙作挠,韩祠瓦木尽拔,几成废墟。源廓其规制,海阳丞江仪凤又益泰山北斗亭于当途。潮之士民佥谓:韩子去今六七百载,民之顷刻不忘。庙或中废,民实以忧。幸得君侯复其庙貌,宜有所述。
源谓韩子拨伪反真,以兴典宪; 进谏陈谋,秋霜凛冽。使人道益明,儒道益尊。岂惟六七百载潮人之不能忘,千万载天下人之所不能忘也!
(节选自王源⑤《增修韩祠记》,有删改)
注:①韩祠,韩愈治潮,勤政爱民,潮民建祠纪念。②昌黎,指韩愈。③果庵林公祖,指林果庵,其时任潮州知府。④榱桷,屋椽,此处指祠堂。⑤曾华盖,人名。⑥王源,曾任潮州知府。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而潮之邀惠A于公也B厚矣C夫D祛弊兴利而不尸E其功者因贤G牧守之事也H颂德铭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成语有“唯才是举”,其中的“是”字与此用法相同。 B、子,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名词作状语,与《过秦论》“云集响应”的“云”用法不同。 C、宜,应当、应该,与《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宜”字意思相同。 D、岂惟,难道只是。其中的“惟”与《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惟”意义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篇立论宏远,将韩祠的修废提至与世道、吏治相关联的高度; 材料二则起笔追溯往昔,历叙韩愈治潮政绩,突出潮民对韩公的怀思之深。 B、两篇材料均提及潮州官员修缮韩祠的事迹,但修祠缘起迥然相异,前者是兵灾战乱以致韩祠荒废,后者则是自然灾害导致韩祠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C、广济桥,连通潮闽两地,便于车辆往来、经商营业。后遭毁坏,幸得林知府拿出自己多余的俸禄,予以整修。此举为民谋利,而又不会侵扰民生。 D、曾华盖为林知府撰文作记,既如实记录知府在某次下车寻访潮祠时的言行,还写出后辈对贤者的敬重; 王源则是自述任官经历,语辞谦和而得体。(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植之蠢者易之,垣之圮者饬之。堂宇门庑,莫不次第修举。
②源廓其规制,海阳丞江仪凤又益泰山北斗亭于当途。
(5)、两篇文章写法相似,多是“叙事之后,略作议论以结之”。请分别概括两篇材料文末议论内容的侧重点。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记游洞庭西山
叶圣陶
洞庭西山周围一百二十里,山峰重叠。我们的目的地是南面沿湖的石公山。
上午八点,我们出胥门,到苏福路长途汽车站候车。八点三刻,汽车到站,开行半点钟就到了木渎,票价两毛。开往洞庭东山的裕商小汽轮正将开行,我们买西山镇夏乡的票,每张五毛。轮行半点钟出胥口,进太湖。亲身在太湖的波面,左右看望,昏黄的湖波似乎尽量在那里涨起来,远处水接着天,间或界着一线的远岸或是断断续续的远树。晴光照着远近的岛屿,淡蓝,深翠,嫩绿,色彩不一,眼界中就不觉得单调,寂寞。
十二点一刻到达西山镇夏乡,我们跟着一批西山人登岸。码头上有人力车,我们不认识去石公山的路,就坐上人力车,每辆六毛。和车夫闲谈,才知道西山只有十辆人力车,一般人往来难得坐的。车在山径中前进,两旁尽是桑树茶树和果木,满眼的苍翠,不常遇见行人,真像到了世外。果木是柿、橘、梅、杨梅、枇杷。杨梅干枝高大,屈伸有姿态,最多画意。路就围在山腰间,我们差不多可以抚摩左边山坡上那些树木的顶枝。树木以外就是湖面,行到枝叶茂密的地方,湖面给遮没了,但是一会儿又露出来了。
十二点三刻,我们到了石公饭店。这是节烈祠的房子,我们选定靠西的一间地板房,有三张床铺,价两元。节烈祠供奉全西山的节烈妇女,门前一座很大的石牌坊,密密麻麻刻着她们的姓氏。隔壁石公寺,石公山归该寺管领。除开一祠一寺,石公山再没有房屋,惟有树木和山石而已。这里的山石特别玲珑,从前人有评石三字诀叫做“皱,瘦,透”,用来品评这里的山石,大部分可以适用。人家园林中有了几块太湖石,游人就徘徊不忍去;这里却满山的太湖石,而且是生着根的,而且有高和宽都达几十丈的,真可以称大观了。
饭店里只有我们两个客,饭菜没有预备,仅能做一碗开洋蛋汤。一会儿茶房高兴地跑来说,从渔人手里买到了一尾鲫鱼,而且晚饭的菜也有了,一小篮活虾,一尾很大的鲫鱼。问可有酒,有的。本山自制,也叫竹叶青。打一斤来尝尝,味道很清,只嫌薄些。
吃罢午饭,我们出饭店,向左边走,大约百步,到夕光洞。洞中有倒挂的大石,俗名倒挂塔。洞左右壁上刻着明朝人王鳌所写的寿字,笔力雄健。再走百多步,石壁绵延很宽广,题着“联云嶂”三个篆字。高头又有“缥缈云联”四字,清道光间人罗绮的手笔。从这里向下到岸滩,大石平铺,湖波激荡,发出汩汩的声音。对面青青的一带是洞庭东山,看来似乎不很远,但是相距十八里呢。这里叫做明月浦,月明的时候来这里坐坐,确是不错。我们照了相,回到山上,从所谓一线天的裂缝中爬到山顶。转向南往下走,到来鹤亭。下望节烈祠和石公寺的房屋,整齐,小巧,好像展览会中的建筑模型。再往下有翠屏轩。出石公寺向右,经过节烈祠门首,到归云洞。洞中供奉山石雕成的观音像,比人高两尺光景,气度很不坏,可惜装了金,看不出雕凿的手法。石公全山面积一百八十多亩,高七十多丈,不过一座小山罢了,可是山石好,树木多,就见得丘壑幽深,引人入胜。
回饭店休息了一会儿,我们雇一条渔船,看石公南岸的滩面。滩石下面都有空隙,波涛冲进去,作鸿洞的声响,大约和石钟山同一道理。渔人问还想到哪里去,我们指着南面的三山说,如果来得及回来,我们想到那边去。渔人于是张起风帆来。横风,船身向右侧,船舷下水声哗哗哗。不到四十分钟,就到了三山的岸滩。那里很少大石,全是磨洗得没了棱角的碎石片。据说山上很有些殷实的人家,他们备有枪械自卫,子弹埋在岸滩的芦苇丛中,临时取用,只他们自己有数。我们因为时光已晚,只在岸滩照了几张照片,就迎着落日回船。一个带着三弦的算命先生要往西山去,请求附载,我们答应了。这时候太阳已近地平线,黄水染上淡红,使人起苍茫之感。湖面渐渐升起烟雾,风力比先前有劲,也是横风,船身向左侧,船舷下水声哗哗哗,更见爽利。渔人没事,请算命先生给他的两个男孩子算命。听说两个都生了根,大的一个还有贵人星助命,渔人夫妻两个安慰地笑了。船到石公山,天已全黑。坐船共三小时,付钱一块二毛。饭店里特地为我们点了汽油灯,喝竹叶青,吃鲫鱼和虾仁,还有咸芥菜,味道和白马湖出品不相上下。九时熄灯就寝。听湖上波涛声,好似风过松林,不久就入梦。
1936年
(节选自《叶圣陶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文本二:
写作者自己的行动是动的,是叙述; 写所游境地的光景是静的,是记述。游记在性质上属于叙述文,目的在借文字“引人入胜”,生命全在流动的一点上。最好的方法是将作者的行动和所游境地的光景合在一处写; 这就是说,写作者行动的时候要和境地的光景有关联,写境地的光景的时候也要和作者的行动有关联。……写所游境地的光景,都是从作者眼中看到或是心上感得的,这就把作者的行动和境地的光景打成一片了。
(节选自叶圣陶、夏丏尊《文话七十二讲》,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夫提到的西山人力车很少,与下文“不常遇见行人”呼应,人少而桑树茶树果木却多,给读者描绘了西山世外桃源的景象。 B、文章除了记游写景外,将交通工具、中转站点、主要景点及各项花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可以为后来的游览者提供详细的参考。 C、秀美的山水安抚了作者的心灵,他淡然平和的笔调下,既饱含着对祖国山水的深沉热爱,也隐藏着对战乱时局的愤懑之情 D、本文文风严谨、平实,文字有时凝练雅致,有时平白如话,变换自如,笔法舒徐从容,,给人纯熟老到、凝重隽永的感觉。(2)、关于文中游船的这个段落,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波涛冲击滩石的鸿洞声响而联想到石钟山,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求实精神和审美情趣。 B、渔人夫妻因为孩子算命的结果很好而高兴,对于他们的迷信思想,作者十分不以为然。 C、黄昏时分太阳西下,黄水染上淡红,湖面烟雾渐起,风力渐劲,使作者顿生苍茫之感。 D、将湖上波涛声比作风过松林,不但细腻生动地表现出涛声的柔和舒缓,更丰富了联想。(3)、文本一是山水游记,却不乏写“人”的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文本二中提到,写作游记要“把作者的行动和境地的光景打成一片”。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 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简言之,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记载之间的互证。王国维的《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利用甲骨卜辞证明《史记》记述殷商世系的可信度,是运用二重证据法的典范。
二重证据法的提出,与当时的学术情势有关。1923年,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批评传统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由此引发古史大讨论,一度形成声势浩大的“疑古派”。顾颉刚借用西方从神话史诗到信史的模式考察中国上古史,认为古史是后人不断构造出来的。这些意见有西方“科学”背景,对中国古史研究造成很大冲击,导致中国文化不可信的观念盛行。有鉴于此,王国维希望从二重证据法的微观考证中衍生出宏观论题:古史是可证而可信的。王氏的理想是要利用以二重证据法证明的古史,重建学界对古史系统及中华文明的信仰。
时至今日,许多学者以此为基础方法。但学界中也有异议。李幼蒸对王国维“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的论断提出批评: “如按‘不能证伪,即应视为真实’原则,则可为任何虚假话语的制作大开方便之门。”
这种看法并非全无道理,但其实王氏此话是有个人的偏向的。他提出二重证据法,是为了“古史新证”,用证古抗衡疑古。王氏的“否定”是指“抹杀”,他曾说: “经典所记上古之事,今日虽有未得二重证明者,固未可以完全抹杀也。”王氏的意思是:不能证伪,则不能被疑古派否定或抹杀。因为疑古派对于古书古史的态度多是存疑、否定或认为晚作,抹杀了很多。王氏的理想是相信“容有可证明之日”。
(摘编自李锐《“二重证据法”界定及规则探析》)
材料二:
顾颉刚的层累说强调古史中包含后人的虚构、想象甚至是编造。王国维也意识到传世文献关于古史的记载不可一概而论,他说“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不过,相较于层累说关注对“非信史”的“破”和“疑”,王氏则强调在“破”和“疑”的基础上,还应有对信史的“立”和“信”:既要清理古史记载中的缘饰附会之成分,还要证明其确实性之原型。而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取未经后人篡改、相对可信的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比较,去伪存真,这便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其既可证明,也可辨伪,具有“疑”与“信”、“破”与“立”两方面的功用。不过,出于对当时学界疑古风气的拨正,王国维在使用二重证据法时主要局限在“证明”或“立”与“信”上,而对补正或证伪则基本没有涉及或重视不够。
从近年的出土文献研究来看,二重证据法的运用已大太超越王国维的时代,既被用来释古、证明,也被用来疑古、辨伪。首先,当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指向一致时,前者作为证据证明后者。出土文献一般没有经过后人的改动,保持着较为原始的面貌,同时又有相对确定的考古年代,故其作为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其次,当传世文献存在错讹、附会或后人篡改的情况时,出土文献证明其有伪或不可靠,王国维称之为“纠正”,近年的出土文献研究中不乏此例。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传世文献的记载有缺失、遗漏,出土文献对其作出补充。
人们往往认为二重证据法与疑古是对立的,疑古派的最终“破产”是大量考古发现与二重证据法应用的结果。但结合近年的出土文献研究情况,我们不应将二重证据法与疑古、辨伪对立,而应将其发展为具有更广阔应用范围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方法。
(摘编自梁涛《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以近年出土文献研究为例》)
材料三:
西山尚志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者没有设想出土文献的记载可能有“伪”。这触及了问题的要害。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都是文本,均包含着撰述者的主观性和建构性,未必是完全客观的历史实录。如甲骨文的商王世系是当时的官方历史陈述,是商王室建构的自我发展、走向辉煌的历史,是否具有神话附会的部分?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是一种早期文本和晚期文本之间的关系。杜勇说: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一样,其真实程度和史料价值如何也是需要认真加以鉴别的。文字的错讹自不必说,而史事的可靠与否尤须分辨。如果认为凡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都高于传世文献,可以照单全收,或者遇到史事与传世文献相异或矛盾之处,即以出土文献为依归,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因此,即使地下出土文字资料与流传千年的文献记载一致,也不等于是历史真相的再现,只是说明后世文本流传有序,较好保存了原初文本的面貌。也许我们将早期文本与晚期文本都视为史家建构的历史叙述文本才更合理。
(摘编自徐良高《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关系再审视看二里头文化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期望扭转疑古学风,恢复学界对中华文明的信仰,有着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B、“有个人的偏向”是指王国维用证古抗衡疑古,李幼蒸没有考虑这一点,对王国维的批评失之偏颇、 C、材料一突出展现王国维和疑古派的分歧,而材料二则认为两者的学术观点除了对立,另有共通之处。 D、相较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同样可能出现文字错讹,其中记载的史事也并不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顾颉刚用西方理论考察中国上古史,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背景。 B、王国维并未认识到二重证据法在补正和证伪方面的功用,窄化了其使用范畴。 C、材料二和材料三均着重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但对比的用意不同。 D、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不一定高于传世文献,这启示我们应以传世文献为依归。(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中“二重证据法” “破”和“疑”的功用的一项是( )A、古史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后世怀疑两人是同一人。银雀山发掘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 B、《荀子》中提到“五行”,但又没有具体说明,后人不得其解。郭店出土的竹简中记载五行是指“仁义礼智圣”。 C、《史记》载,契是作为“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出土的楚简中却记载子羔向孔子询问契之父亲是否“贱而不足称”。 D、徐旭生认为“周秦民族迁移之地,由史传所言迁都之地,略可考知。”他依据文献的线索,在陕西进行考古调查。(4)、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以下材料中的反驳者列举出恰当的理由。上海博物馆现藏的战国楚竹简中有记载周朝始祖后稷的诞生传说。简文大意谓,后稷之母踩足迹,祈祷,而后诞下后稷。而《史记》中记载,后稷之母姜原踩巨人足迹,而后生子。两种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有人据此判定后稷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但亦有反驳者认为这两种文献可靠性不足。
(5)、三篇材料对读者了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有哪些帮助? 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说明。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柿饼是用柿子制成的饼状食品,也是冬季最让人期待的美食之一。吃过柿饼的人都知道,①____,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层白霜到底是什么,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是人工添加的防腐剂。
对此,天津农学院教授田淑芬表示,柿饼上的白霜被称为柿霜,是柿饼在制作过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并不是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在制作柿饼的时候,首先需要给柿子削皮,然后将削好皮的柿子进行晾晒。在晒干的过程中,柿子会析出果糖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②____,这些营养物质会慢慢积累并结晶,最终形成了柿霜。
一般来说,柿饼外层的柿霜多少,③____。天气越冷、晾晒时间越长,柿饼就会越甜,柿霜也就会相对多一些。在存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所处环境温度升高,柿霜可能会融化而变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霜。
不过,消费者没必要过度追求柿霜的多少,倒是需要警惕不良商家为了提升柿饼“颜值”而人工在柿饼上洒面粉、淀粉等物质。经过人工“美白”的柿饼看上去白得比较均匀 , 但是只要轻轻一抖,它上面的白色粉末就会掉落,其口感也不是柿霜那种清甜的感觉。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线句的引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百合花》) B、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哦,香雪》) C、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卢老师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提出转导师。(《“探界者”钟扬》)(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5字。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室内到户外,从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到地铁、公园、商场,艺术正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①____的地铁车厢,可能变身穿行在地下的流动艺术展;熙熙攘攘的商场中庭,也能举办一场“小而美”的展览活动;历经沧桑的历史街区,在艺术的装点下,碰撞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别样韵味……区别于传统的美术馆、画廊等展厅空间,这些艺术新空间与工业遗存、创意园区、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公共空间叠加,营造出生活化的艺术展示,让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享用一顿艺术便餐。如今,漫步城市街头,或许就能在下一个转角与艺术②____。
城市之美,美在都市风光,美在自然山水,也美在内涵品质,美在艺术人文。艺术融入城市,更新了城市的外在面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注入更多人文气息。
(1)、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D、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闻一多《红烛》)(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文中画框的部分,如果写成“城市之美,美在都市风光、自然山水、内涵品质、艺术人文”,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房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用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来指出学生描述中秋夜“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错误。(2)、韩愈为自己的弟子写了一副对联,下联是“德之所立,范之所立焉”,请你用《师说》里的句子对一个上联,即“ , ”。(3)、古人认为“鸡鸣”是光明到来的信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古诗中就有不少写到“鸡鸣”的句子,例如“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怀仙歌
李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骑鹤一路东飞而去,直飞过沧海,任情适性,不去在意到底飞往何处。 B、诗人一路放歌,飞临仙人所在之处,仙人盼望诗人到来,应已攀上仙树等待多时。 C、诗人借助想象直抒胸臆,直言尧舜之事不足为奇,还要到仙山之巅去走一走。 D、诗人借仙人、玉树、巨整、三山、蓬莱等意象照应标题,表明这是首游仙诗。(2)、有人说,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胡安定公瑗,字翼之,患隋唐以来仕进尚文辞而遗经业,苟趋利禄,其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初与孙明复、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为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
其在湖州学,置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者,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斋者,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民、治兵、水利书数之类。其在太学亦然。其子弟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知为先生弟子。
明道、景祐间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人以师道自任,而先生之徒独盛。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间,建太学于京师,有司下湖州学,取先生学法,行之太学。皇祐、至和间,以先生判国子监,执经座下生徒千余人。每讲罢,或引当世之事以明之。
(节选自《言行龟鉴·学问门》,有删节)
材料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
(1)、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标号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坐A十年不归B得家书见C上有平安D二字E即投之涧中F不复展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患,指“以……为患”,与《劝学》“非能水也”中的“水”用法相同。 B、为,指写作,与《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中的“为”词义相同。 C、固,指本来,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词义相同。 D、师,指学习,与《登泰山记》“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瑗对待学生既能言传身教又能严格教导,讲解经书能够抓住要点,写文章能够以理取胜。 B、胡瑗的学生,无论贤能还是愚笨,都能守规矩,恭敬严谨,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胡瑗的风范。 C、庆历年间,朝廷派官员到湖州学习胡瑗的教学方法,并在国子监加以推行,培养了很多学生。 D、韩愈认为疑惑是人们难以避免的,领会道理的时间不分先后,因此选择老师应不限于年龄大小。(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材料一中,胡瑗在教学中的哪些做法值得学习与推广?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念北平
林海音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春光明媚,一骑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我常常念叨“鬼见愁”那块地方,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春天的下午,有时风沙也很大,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从蒙古那边吹来的吗?从居庸关外那边吹来的吗?春风发狂,把细沙送进了你的眼睛、鼻子和嘴里。出一趟门,赶上风,回来后,上牙打打下牙试试,咯咯吱吱的,全是沙子,真是牙碜。“牙碜”是北平俗话,它常被用在人们的谈话里。比如说:
“瞧,我这两天碰的事儿都别扭,真是,喝凉水都牙碜!”——比喻事不顺心。
“大姑娘哪兴这么说话,也不嫌牙碜!”——比喻言语粗鄙。
“别用手指甲划玻璃好不好,声儿听着牙碜!”——形容令人起寒战的感觉。
“这饭怎么吃着这么牙碜!掺了沙子啦!”——形容咀嚼不适的感觉。
春天看芍药牡丹,是富贵花。中山公园的花事,先是芍药,一池一畦地开,跟着就是牡丹。灯下看牡丹,像灯下观美人一样,可以细细地品赏,或者花前痴望。一株牡丹一个样儿,一个名儿,什么“粉而金刚”“二乔”“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无雨不怕,就是怕春风。有时一夜狂风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样子。几阵狂风就扫尽了春意,寻春莫迟,春在北平是这样短促呀!
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各人拿一本心爱的书看吧,或者起来走走,去看看那几只随着季节而来的灰鹤。不是故意到太庙来充文雅,实在是比邻中山公园的情调,有时太嫌热闹了,偶尔也要躲在太庙里享受清福。但是太庙早早就要关门了,阵地不得不转移到中山公园去,那里有同样的松林,同样的茶座,可以坐到很久,一直到繁星满天,茶房收拾桌椅,我们才做最后离园的客人。
最不能忘怀的是“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西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骤雨洗净了世间的污浊,有时不到一小时的工夫,太阳又出来了,土的气息被太阳蒸发出来,那种味道至今还感到熟悉和亲切。我喜欢看雨后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雨后赶到北海划小船最写意。转过了北池子,经过景山前的文津街,是到北海的必经之路。文津街是北平城里我最喜爱的一条路,走过那里,令人顿生怀古幽情。
虽然北平的春天稍纵即逝,但秋日却长,从树叶转黄到水面结冰,都是秋的领域。秋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水果上市。枣,像桂圆一样普遍,但是花祥却多,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却不是单调的桂圆可以比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掰两截,水都不流,才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无渣。鸭儿广,赛豆腐。秋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合不上嘴。它们都是秋之果。
北平的水果贩最会吆唤,你看他放下担子,一手叉腰,一手捂着耳朵,仰起头来便是一长串的吆唤。婉转的唤声里,包括名称、产地、味道、价格,真是意味深长。
西来顺门前,如果摆出那两面大镜子的招牌——用红漆一面写着“涮”,一面写着“烤”,便告诉人,秋来了。从那时起,口外的羊,一天不知要运来多少只,才供得上北平人的馋嘴咧!
北平的秋天,说是秋风萧索,未免太凄凉!如果走到熙熙攘攘的西单牌楼;远远地就闻见炒栗子香。向南移步要出宣武门的话,一路上是烤肉香。到了宛老五的门前,不由得你闻香下马。胖胖的老五,早就堵着房门告诉我:“还要等四十多人哪!”羊肉的膻,栗子的香,在我的回忆中,是最足以代表北平季节变换的气味了!
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觅秋的先知先觉者,大半是青年学生,他们带来西山红叶已红透的消息,我们便计划前往。星期天,海淀道上寻秋的人络绎于途。带几片红叶夹在书里,好像成了习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吧!
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弹去灰尘,擦亮它,静待生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
这时,正是北平的初冬,围炉夜话,窗外也许下着鹅毛大雪。买一个赛梨的萝卜来消夜吧。“心里美”是一种绿皮红瓤的,清脆可口。有时炉火将尽,夜已深沉,胡同里传出盲者凄凉的笛声。把毛毯襄住腿,呵笔为文,是常有的事。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牙碜”这一北京俗语的描写,和《故都的秋》中的“一层秋雨一层凉”有异曲同工之妙。 B、文章在对北平夏季的描写中选择了蝉这个意象,简洁生动,与“蝉噪林逾静”一样具有以声衬静的作用。 C、文章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抒写了北平的夏季,充满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息与生活情趣。 D、作者运用一连串动词描写北平的水果贩,写出了他们吆喝时动作的娴熟,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艰难。(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总领全文,以比喻、感叹等方式,定下了全篇深沉悲凉的感情基调。 B、文章写北京的春夏秋冬,详略得当,含蓄又磅礴,含有一种特别的京味儿。 C、文章在抒写琐事时饱含温情,结尾直抒胸臆,强化了对北平最深切的怀念。 D、文章语言平易明白,情切自然,读来不费劲,平常的情感与写实的描述相得益彰。(3)、林海音的散文一线串珠、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由哪些线索串联。(4)、同样写在北平闲坐喝茶,林海音在《苦念北平》中用的人称是“我们”,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用的人称是“你”“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
自古而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成就无数工匠大师。如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没有其儿时就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一直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大师。
像过去,一个学徒工,要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
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意大利的一些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的流水线上,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谧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
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更为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有时能静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扎实、有力些。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孕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在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里,其实正磨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在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中,其实成功正在一步步逼近……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迭出,成就更多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如果大家都能多一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更为从容淡定;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让我们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摘编自陈怀瑜《“安静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底色》)
材料二: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翻译、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的新境界谓之“离”。我们也可以将其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祥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住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更为从容淡定,工作更为细致入微,梦想飞得更高更远,都要在安静中坚守工匠精神,这证明了坚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B、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技艺出神入化的工匠,能够赢得人们的尊崇,这体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C、跟着师傅修业,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并开创自己的新境界,也能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可见“守破离”的重要意义。 D、齐白石认为,“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仅仅模仿我是没有出路的”。只要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就能迎来事业的灿烂春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难补天赋不足。 B、现实生活中,快节奏是常态,而一些想静下来、慢一点、走稳点的人,却在一念之间,就再也赶不上了。 C、匠心之道的“离”很重要,要想达到“离”的境界,必须不断创新,文中麦克林托克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 D、匠心之道的“守破离”中,“守”是关键,没有“守”,“破”就是无源之水,“离”就是空中楼阁。(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观点的一项是( )A、孔夫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风霜雨雪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饥饿贫寒没有扑灭他胸中的热情,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B、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即使只有5微米公差,也要“执拗”返工。 C、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D、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4)、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作用?(5)、“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新形势下,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寒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动善时。”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A)。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B)。
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①在“诺奖”颁奖典礼上,②马尔克斯成为文学界最闪亮的一位,③不仅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④而是因为他把现实的拉美大陆融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⑤世界文学界对马尔克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⑥中国作家莫言、陈忠实、路遥、余华……也深受其启发。莫言当年读完《百年孤独》后,立刻开始写作。他写了几十年,直到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逸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的魔幻笔法,贾平凹说他从来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____;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承认自己从来没有品尝过。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 , 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但____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于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____。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画框线的句子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两句话都含有“是”,但表达效果却并不相同,请结合句子分析二者的区别。(3)、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5)、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材料画线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一浸,就算作她们难得的佳肴。 C、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D、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 ”。(2)、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影响深远。《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蝉”是古诗词(文)中常见的意象,因其生活习性,在古诗文中常常用来表情达意,古诗词(文)中带“蝉”字的诗句很多,如“ , ”。
-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裴十四①
李白
朝见裴叔则② , 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③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②裴叔则:晋朝裴楷,人称裴令公,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③骑白鼋(yuán):语出《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白鼋,白色的大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使用了关于裴叔则的典故,由此可推测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B、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风骨。 C、尾句以景结情,诗人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担忧。 D、本诗一改赠别诗抒写离情别绪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友人的形象和品格的刻画上。(2)、同样写黄河,请比较本诗三、四句与《将进酒》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异同。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伐木。大开苑囿,起土山、楼观,穷极伎巧,功役之费以亿万计。中书丞华覈上疏曰:“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厝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今大敌据九州之地,有太半之众,欲与国家为相吞之计,非徒汉之淮南、济北而已也,比于贾谊之世,孰为缓急!今仓库空匮,编户失业;而北方积谷养民,专心东向。又,交趾沦没,岭表动摇,胸背有嫌,首尾多难,乃国朝之厄会也。若舍此急务,尽力功作,卒有风尘不虞之变,当委版筑而应烽燧,驱怨民而赴白刃,此乃大敌所因以为资者也。”时吴俗奢侈,覈又上疏曰:“今事多而役繁,民贫而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兵民之家,犹复逐俗,内无甔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上无尊卑等级之差,下有耗财费力之损,求其富给,庸可得乎!”吴主皆不听。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一》)
材料二 帝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诏。
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帝尝出射雉,顾群臣曰:“射雉乐哉!”毗对曰:“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
(1)、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侍中A辛毗与朝臣B俱求见C帝知其欲D谏E作色以待之F皆莫G敢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指占据,与《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据”意思相同。 B、委,指丢下,与《琵琶行并序》“委身为贾人妇”中的“委”意思不同。 C、计,指计谋、计策,与成语“千方百计”中的“计”在词性上均属于名词。 D、“无以食也”与《谏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中的“以”用法不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主兴建昭明宫,在工程、劳役上花费了亿万钱财,他要求凡是俸禄低于二千石的官吏,都要亲自上山督促伐木。 B、华覈指出吴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如国库空虚匮乏,百姓失去谋生的常业。交趾陷落,岭南一带不稳固,等等。 C、文帝在听到蒋济给出的回答后,非常生气,脸上变了颜色,但听完蒋济的分析后,他知道了其中的利弊,及时追回了诏书。 D、文帝曾以打猎为乐,辛毗认为文帝的快乐是建立在大臣的痛苦之上的,于是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取消了打猎这项活动。(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盾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②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
(5)、华覈和辛毗在进谏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