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情境一:课下有的同学总是说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不雅语言,我听到后感觉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去做。
情境二:在公交车上,我发现有个男青年不停地往我身上挤,我感到很害怕,不断往旁边躲避,男青年随即又挤了过来,我和小倩不知所措。 材料二:近几年,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鸡”难题愈演愈烈。2025年4月,汕头市市场监管局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隐患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活动。
当谈及“拆改限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时,有店主认为:“我只是帮忙车主的电动自行车提个速而已。对快递员、外卖员和上班族来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相关链接:《汕头经特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六条【禁止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下列行为:(三)拆除或者改变电动自行车限速装置、提示音等部件;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针对以上情境,请谈谈她们应该怎样做?(2)、请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对店主的言行进行评析。 -
2、《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2025年)》明确要求突出宣传民法典。某校组织开展了下列宣传活动:
法治副校长运用案例,以案说法宣传民法典
学校团委开展民法典知识竞赛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民法典进社区”宣讲活动
以上活动能起到的宣传效果有( )
①让民法典走进校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②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杜绝民事违法行为
③强化学生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民法典的重要性
④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校园法治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相关部门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开展了调研。根据调查统计图,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重点注意( )
①发挥法律的保护作用
②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③引导青少年抵制诱惑,谨慎交友
④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4、“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的这一规定( )
①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违公平正义,应该修改
③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 ④有助于将中华传统美德上升为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朱某多次从自家窗户往楼下扔垃圾,瓜子壳、水果皮、硬纸盒、塑料袋等。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多次劝阻教育朱某,但在工作人员离开后,朱某又继续从楼下抛掷杂物。被起诉后,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朱某拘役3个月,缓刑4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本案中( )
①朱某的抛物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②朱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
③朱某被法院处以罚金1000元是主刑 ④朱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就难免作出违法的事情。下列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是( )A、陈某非法收购走私穿山甲 B、赵某辍学后在社会游荡并吸毒 C、李某在学校期末考试中作弊 D、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
7、李某因病住院,子女们不但不照顾反而为了父亲名下的财产如何分配一直争吵。李某见状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并在出院后办理了公证。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李某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权 B、李某所立遗嘱有效,属于遗嘱继承的方式 C、子女没有尽孝,依法剥夺其继承权 D、李某的遗嘱因侵犯了子女的继承权而无效
-
8、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除维护公共安全必要外,严禁在公共场所随意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隐私的区域安装,下列做法符合条例要求的是( )A、不少商场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 B、在自家门口对着楼道安装摄像头 C、某学校在学生宿舍内安装摄像头 D、某健身房在更衣室内安装摄像头
-
9、筑牢法治根基,护航青春成长,某校七年级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
①张某因未带头盔被交警罚款20元
②李某因在网上散布谣言辱骂他人,被法院要求赔礼道歉
③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④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小郑养了一只秋田犬,为了狗狗能快乐地玩耍,出门时就没有拴狗绳,邻居小张见秋田犬非常可爱,就想摸一摸,没想到被秋田犬咬伤。同学们针对“小郑是否需承担赔偿责任”展开讨论。结合以下法律规定,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①李丽:不用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后果是小张逗狗导致的
②张斌:应承担民事责任,需要进行赔偿
③王刚:不用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小郑遛狗不拴绳是正常的行为
④刘强:应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小郑遛狗时未对犬只采取安全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根据下面“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图,可以推断出( )A、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B、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C、有一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 D、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法律责任不相同
-
12、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快速兴起,部分主播不仅没有严于律己发挥榜样作用,还心存侥幸偷逃税款,不仅冲破了道德的底线,更不知耻辱。这对我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是( )A、践行诚信廉耻的荣辱观念 B、践行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践行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D、践行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
13、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将大宋美学与传统韵味带入奇幻山水之间。 “乐中有画,画中有乐”,让人体验穿越千年的诗情画意;“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让人体验经典艺术IP与实景山水的绝妙合璧;“千里江山,展卷入梦”,让人体验别具一格、余味不绝的文化旅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
14、以下名言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B、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
15、2024年,一位来自潮汕的阿姨——如姨,因其独特的英文歌演唱视频在网络平台发布后迅速走红。如姨从未正式学习过英语,但是她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示“潮普英文歌”,获得了广大网友赞许。她的故事是个人追梦的传奇,从潮汕如姨传奇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她的( )A、自爱 B、自信 C、自尊 D、自强
-
16、班级篮球比赛输了,同学们都很沮丧。小秦说:“虽然比赛输了,但是比赛让班级更加团结融洽,这才是我们收获的最好的礼物!”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注意转移 B、合理宣泄 C、放松训练 D、认知调节
-
17、七年级要进行卫生大扫除,某班卫生委员要求男生负责提水、搬运垃圾等任务,女生负责擦教室窗户、课桌等任务。大家齐心协力,一会就完成了大扫除任务。该班卫生委员安排的合理性在于( )A、男生比女生更优秀,可以承担更繁重的工作 B、没有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C、男女生各有优势,应各尽其能,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D、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
18、在中国文化中,“青”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在人的成长阶段中青春期介于儿童期和成长期之间,如春天草木蓬勃生长呈青葱色,正是茂盛时期,称之为青春。下列关于青春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往往比生理变化大 B、青春期要追求外在美还要追求内在美 C、青春期各种矛盾心理阻碍着我们成长 D、青春期既一味追求独特也要追求创新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不断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机和企业家权益,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制和提振市场信心。
材料二:对权力进行规范,
案例1
南京市源水区原书记薛某沙垛滥用职权罪,被提起公诉,其滥用职权,致使田家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案例2
针对香坊区排水不畅问题,对工作不作为的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科科长刘某给予政务源职处分。
案例3
杨某成立公司后,政府在事先表经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直接对他的厂房进行拆除,导致机器设备受损。经审判认定政府程序严重违法,应给于拓策赔偿。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2)、根据材料二的三则案例提供的信息判断:对权力进行规范的分别涉及哪个国家机关?请写出你判断的理由。(3)、材料二中的案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有何警示?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国两会上,众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维护社会公平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发先生说: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社会要撑好“保障命”,让他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睡,让8400万新业态就业者受关心,更安心。
全国人大代表方女士说:老年人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怎么解决?如何让失能老人“老有所养”?
如何进一步重视学生营养餐和心理健康教育?我将持续关注“一老一小”问题,更多地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发声,让社会更和谐。
材料二:八年级学生小丽的故事:
(1)、结合材料一,从公平的价值角度分析支持这两位委员代表说法的理由。(2)、请你运用“自由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帮材料二中的妈妈说服小帮把手机放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