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的成功申遗( )
①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②能有力促进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使其成为主流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居世界第一。“春节”申遗成功( )
①表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能进一步坚定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③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融合统一
④有利于我国春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3、【改革扬帆风正劲】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逐步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注:专家预测未来中国生育率将逐年下降,2050年中国人口将下滑至11亿左右。
材料二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需要,着眼长远,经过长期酝酿、充分研究、审慎决策作出的重大改革,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必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请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的人口现状。(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材料,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必要性。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材料一 民政部关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据情况
类别
2023年
2035(预测)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亿人)
2.97
超4亿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21.1%
超30%
老龄化阶段
中度老龄化
重度老龄化
注: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材料二 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这将有助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能稳定劳动力市场供给,是政府针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能适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增加的情况,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能满足部分人继续工作意愿,实现老有所为等多重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信息?(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意义。 -
5、2025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实施,依据该办法,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女职工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逐步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渐进式延迟退休( )
①能遏制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②适应了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③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劳动权益
④有利于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主要任务有: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等。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旨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B、一定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 C、侵犯劳动者权利,不利于提高生产力 D、彻底解决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就业问题
-
7、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以下关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连锁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A、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B、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减轻老龄化影响 C、提升养老金保障水平→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8、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的决定》。其中规定: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由原60周岁逐步提高至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由原50、55周岁逐步提高至55、58周岁。这一规定( )
①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重大举措
②保证了青壮年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举措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④有利于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缓解人口压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标志着“延迟退休”将由此前研究层面变成现实。延迟退休( )A、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B、表明我国无力支撑沉重的养老负担 C、侵犯劳动者权利,损害人民的利益 D、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
10、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引发关注。请分析以下关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
相关链接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人,占总人口34.9%。
当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①有效提高劳动供给量
②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③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⑤从根本上提升养老金保障水平
A、②→①→④ B、①→④→③ C、⑤→④→③ D、③→②→④ -
11、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主要任务有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等。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旨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B、是为了缓解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 C、侵犯劳动者权利,不利于提高生产力 D、可以彻底解决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就业问题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春晚,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次亮相,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尽显文化自信与艺术创造力。
主舞台以“如意”为形,寓意吉祥和谐,融合虚拟现实、裸眼3D、超高清视觉投影技术,打造“如意幻境”。分会场中重庆的热辣风情、武汉的英雄气概、拉萨的民族风情、无锡的江南雅韵,让观众领略各地独特魅力。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2)、某同学说:坚定文化自信,只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必要学习外来文化。请评析这一观点。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春晚西藏拉萨分会场以及《格桑花开》节目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格桑花开》节目中,特别设置环节,将镜头聚焦定日县乡亲们的安置与生活,主持人和演员真挚的祝福,传递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与力量,展现各族群众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守望相助的动人情谊。对此小吉发表了看法:
(1)、你赞成小吉的看法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铸牢怎样的意识? -
14、在2025年春晚无锡分会场的展示中,惠山古镇通过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如龚琦泥塑工作室)、打造沉浸式演艺和元宇宙作品《万相归塑》等创新形式,推动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等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非遗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A、彰显了非遗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C、丰富了非遗项目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化认同感 D、融通中外文化资源,释放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15、2025年春晚李子柒整件长裙由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制作而成,衣服上身的纹路运用了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背后舒展的蝴蝶翅膀融合了潍坊风筝和织金工艺,这彰显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C、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
16、2025年春晚小品《借伞》邀请赵雅芝、叶童等作为特邀嘉宾,引发观众对经典影视作品的回忆热潮,同时赋予小品新的看点。这一现象说明( )
①传统文化只有借助现代传媒和明星效应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②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不会随时间流逝而降低,具有永恒魅力
③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明星效应是小品成功的因素之一,其带来的热度直接决定小品质量的高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7、2025年春晚小品《花架子》讽刺“层层加码”现象,莫让形式主义成基层负担。在小品中,李总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大搞形式主义,却忽视了实际问题的解决。下列举措能有效克服这一问题的是( )
①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维护人民一切利益
②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厉行法治,追究搞形式主义者的刑事责任
④落实监察委员会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8、2025年春晚《格桑花开》节目将镜头聚焦定日县乡亲们的安置与生活,主持人和演员真挚的祝福,传递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与力量,展现各族群众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守望相助的动人情谊。传递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怀。这体现了我国( )A、只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已无差异 C、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D、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19、“用最浓的情,写一封长信,写给这江山,写给了人民…”2025年春晚《伟业》3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代表演唱了歌曲《伟业》,唱响了他们奋斗着、拼搏着、创造着,将个人人生的波澜壮阔,融入祖国家园的大江大河中心声。这启示我们( )
①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人民共同建设 ②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
③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 ④每一个人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在2025年春晚中,《秧BOT》节目里机器人与传统秧歌跨界融合,重庆分会场的新能源汽车智控灯阵与无人机光影交织,还运用了超大8K地面显示系统、裸眼3D等技术。这些科技成果在春晚的应用表明( )A、创新只是个人的创意行为 B、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D、创新让生活美好,丰富了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