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新年伊始,位于上海青浦金泽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已基本建成,厂房建筑楼宇倒映在河畔水面上景色如画。研发中心整体用地面积约2400亩,包含百余栋建筑,其中为人才量身设计了单身公寓、家庭式公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华为这样做是源于(     )
    A、科技创新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我国已成功挤进科技创新强国行列 C、创新是企业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D、创新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情境体现一“转变”的是(     )

    ①2024年1月1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天行一号02星

    ②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现实问题有待解决

    ③小政调查发现,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④2024年“十一”假期,我国实现国内旅游创收共计7008.17亿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改革开放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已经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下列能够体现这条道路正确性的是(     )

    ①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成为新的世界强国

    ②我国人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我国已经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4、某校举办以“学习2020两会,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林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适合作为他演讲标题的是(     )
    A、改革开放富民路,生活水平大提高 B、改革开放强国路,创造奇迹心自豪 C、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致富已实现 D、多种经济齐发展,同步富裕促和谐
  • 5、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为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某校初二(一)班开展了以“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守法公民”的议题式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总议题: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守法公民

    子议题一:以案说法,了解罪与罚

    案例再现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审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I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法律链接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

    (1)根据上述案例与法律链接,分析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请说明理由。

    子议题二:与法同行,加强自我防范

    (2)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请你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发出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正处在花季的年华,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梦想。然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时威胁着我们的生活。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一日不绝,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就一日不止。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我在此倡议:

    做守法的中学生,要:

    在思想上:①________

    在行动上: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倡议人:××

    日期:××年×月×日

  • 6、李某家与吴某家是邻居关系,双方多次因建筑物拆除、杂物乱放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其间,李某擅自拍摄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含有吴某肖像的视频内容,侵害了吴某的肖像权。吴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李某因此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李某与吴某有地缘关系,关系亲密,所以李某的行为并不违法 B、上述诉讼是行政诉讼,通过该诉讼,吴某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依据李某被判赔偿损失等处罚,可推断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D、因在网上发表作品扰乱公共秩序,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 7、元代大学者许衡,夏日外出,天热,众人口渴难耐,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人吗?”下列行为与故事寓意相符的有(     )

    ①在深夜无人的街头仍遵守交通规则

    ②考试时即便没有老师监考也绝不作弊

    ③捡到他人遗失的财物,将其据为己有

    ④小明要在父母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鉴于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新修订的《刑法》第十七条将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至12岁,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说明(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原有的规则总是不合理的

    ③要坚定地维护好规则

    ④规则因社会的需要而改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禁燃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严禁酒后驾车”、“禁止驾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这是因为(     )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 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下列属于合理利用网络的做法的有(     )

    ①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

    ②随意将未经证实的消息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③利用网络,销售家乡特产

    ④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随心所欲发表自己的言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年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通过故意使用错字、滥用谐音指代词、恶意曲解文字含义等方式传播违法不良信息问题。开展此项专项整治活动有利于(     )

    ①净化网络风气,根除违法不良信息

    ②优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③建设网络强国,提高网络文明程度

    ④维持网络生态,杜绝滥用谐音代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2、2024年8月,国产大型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网络。该游戏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游戏技术相结合,带火了外国人研究《西游记》,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带给了我们无数惊喜。这说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B、网络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网络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
  • 13、“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目前这方面的评估并不在我们的体检范畴内。”“多数社区没有配备社区图书馆,不能有效解决到省、市图书馆出行时间长、距离远”等问题。针对这些社会问题,西安某中学的学生通过走访调研,形成提案,其提案连续七年被带往全国两会。他们这样做(     )

    ①有利于他们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③坚定了他们乐于助人的决心

    ④获得了物质财富,体现了青年的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4、2024年8月12日,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是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对外宣布的重要倡议,其宗旨是号召世界青年助力全球发展,倡导全球共促青年发展。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看,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宗旨体现了(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5、北京时间2024年8月9日晚,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乒男团以3:0战胜瑞典队,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金。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国乒男团的这种社会关系属于(     )
    A、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 C、朋友关系 D、业缘关系
  • 16、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主题班会。同学们热议二十大精神、二十大内容,为祖国的伟大成就,宏伟蓝图感到振奋。站在新时代眺望标志着一个个历史进步节点的逐梦征程,我们充满信心;未来,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做自信的中国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请问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 17、【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实现中国梦】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实力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站在新时代,眺望标志着一个个历史进步节点的逐梦新征程,我们充满信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

  • 18、【绿色发展   和谐共生】

    2024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主席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文章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文章指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文章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文章指出,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文章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1)、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2)、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学校准备开展以“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的系列官传教育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
  • 19、

    【厚植文化自信   传承中国精神】

    材料一   2024年“五一”假期,主题为“袍行闽苑·礼兴巴蜀”的第二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闽中汲服记将推出以礼仪为重心,涵盖朝代嘉年华、传统婚礼展示、汉服走秀、礼仪展示、舞台剧、传统文化展览、游客互动体验等特色活动20余项。让来訚游客、本地市民,以及汉服爱好者在千年古城沉浸式体验到最民族、最传统、最潮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阆中“‘袍行阆苑·礼兴巴蜀’的第二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阆中汉服纪”活动,不汉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更不断擦亮了文化自信的“底色”。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延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些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 20、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下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主要制度     

    ②“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一国两制”下港澳政府拥有全面管治权            

    ④“一国两制”为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下一页 跳转